第四輯 修身養性 人到老年

老年人也可以有事業嗎?老年人的事業是什麼呢?

重陽節前探訪一位我很尊敬的長者,見到我老人很是高興。先是談他近日讀書的心得,又拿出每日在家習練的書法。只見一頁一頁碼放整齊,有毛筆字,有鋼筆字,字跡清晰有力,看來很用了一番心思。我稱讚他書法寫得好,又進了一大步,又說習練書法本身就是修身養性的極好方式。得到真誠的稱讚,老人來了興緻,當場揮毫寫了一篇。

聊了一陣,老人神色有些凝重。他說,從表面看,他一生過得不錯,退休前有一定的職位,現在八十好幾了,身體也還算好,生活和醫療都有保障,但他還是有排遣不去的苦惱。

我關心地問他苦惱些什麼?

他沉默了一會兒,搖搖頭,說出兩個字:寂寞。

我立刻就明白了老人的心思,耐心地聽老人說下去。

老人是二十多年前退休的。剛退休的日子還算充實,在一家公司當著顧問。上班時間隨意,有事出出主意,無事有相當的自由。公司還專為他保留一間辦公室,老人每天都去班上轉轉,看看資料,也同人聊聊天,既受到尊重,又不太勞累。到了七十來歲,顧問自然不當了,回到家中也並不閑著。他開始整理多年積累的各種資料,陸續出了幾本書。那些年他和老伴身體尚好,常常一起外出旅遊,或近或遠地玩玩走走。特別是子女正當壯年,忙於工作,照顧年幼的孫子使老兩口的生活充實又有樂趣。漸漸地,孫子也長大了,上大學、工作,就離開了老人。但老兩口的日子還算不錯。逢年過節,子女們紛紛看望,大病小病噓寒問暖。平日里他們堅持鍛煉,晚飯後只要不是太熱或太冷,都要到外面散散步,碰到熟人鄰居彼此打打招呼,也有時會停下來聊一會兒天,算一種不是社交的社交。

日子就這樣幸福而平靜地過到了八十多歲。

幾年前,老伴重病撒手而去,將老人獨自留下。

老人告訴我,按照一般的眼光,他應當很知足了。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各方面都得到很好的照顧。但畢竟是兩代人,彼此沒有太多的話可說。天氣好的時候還好,能出去走走,和老人們打打牌說說話;天氣差了,颳風下雨或太冷太熱,就只能待在家裡。就說練書法吧,也只是挨時間罷了,不可能有什麼大的成就了。也想過再找老伴,又覺得並不現實,畢竟年齡不饒人。老人說,我這個歲數,已到耄耋之年,經不起風吹草動。若找個年紀相當的,首先是雙方性格能否合得來,若合不來豈不自尋煩惱。再者,若對方身體不好,到時又怎樣相互照顧?還想過住養老院,但子女們不放心,且到了那裡和子女相處的時間會明顯減少,想來想去都不妥當。老人說到這裡長嘆一聲:「但就這樣『熬』著嗎,生命還有什麼意義呢?」

說實在的,這番話讓我也沉默了。人生在任何時候都會遇到問題,即使在這樣的老年,也還要尋找生命的意義。老人的苦惱實實在在,寂寞可以理解。面對這樣明智的老人,一般的言語難以安慰,必須講真話。

我坦誠講了自己的想法:「人從出生到老年,是生命的自然過程,每個過程都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人老了,一方面會收穫很多果實,比如說人生的成就、子孫後代、恬靜的生活,要好好享受這些果實,會享受就是老年人的悟性與福氣。在這方面,該做悟性高的而不是悟性低的人。另一方面,衰老本身也是生命不可抗拒的流失,這時唯一該做的就是面對現實。許多年輕時能做的事,年老了就不能做了。對這一點要安然,要承認生命的變化。不承認,會平添不必要的煩惱。而敢承認敢平心面對,這又是老年人的悟性與福氣,因為這樣少煩惱多快樂。對於八十多歲的老人,現在最大的一個任務就是健康地活著,你健康了,子女可以少操心,你長壽了,可以給子女很大的心理支持。這意義非常重大。子孫兩三代人都能感受到它的影響。我建議老人從現在起把健康長壽當作一項『事業』,無論是散步、打牌、練字,包括吃飯、穿衣這樣一些瑣碎,都當成一種『修鍊』,總結生活中有關健康長壽的各種經驗,把它當作一門高技術含量的學問來探求總結,總結的結果既有益於自己也有益於後人。這樣想了,無論做什麼都會有好的心態。」

老人對這番話頻頻點頭,臉色明顯開朗了。

中國正在以極快的速度步入老齡化社會。過去是「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活到八十、九十都不稀罕。老年人怎樣面對老年,怎樣安排老年的生活,怎樣尋到老年生命的意義,安然而健康地度過晚年,是全社會都應當關心的大事。

那些父母還健在的子女,可以將這樣的意思轉告父母。

當老年人把健康長壽當成「事業」來做,他們會有更多快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