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修身養性 另類「養老」

一位自稱快要崩潰的80後女孩,寫信述說自己的困擾。

女孩是獨生女,從小家境優越,十多年前出國留學。

與那些幸運的年輕人一樣,畢業後很快找到滿意的工作,戀愛結婚,有了幸福家庭。如果說她的生活有什麼遺憾,那就是母親早逝,使成年後的她感覺沒了機會回報。當教授的父親在她出國後重組了新的家庭。繼母是知識女性,人很不錯。於是,女孩將繼母當親生母親對待。

這樣過了幾年,一對年輕人覺得具備了一定的經濟基礎,要小孩的事提上了日程。正當兩人積極備孕,並期待著接父母一起過來共享天倫之樂時,意外地聽到他們不可理喻的「養老」計畫。繼母在孤兒院看上了一個十來歲的男孩,想帶回家收為「養子」,理由是有個「精神寄託」。

此舉自然遭到了女孩反對。她說這種做法很不現實,要想精神寄託,可以種花、練書法、旅遊、看書,有一萬種省心又無掛礙的方式。父母卻覺得不然,說幹什麼事都取代不了兩代人之間的交流與快樂。女兒雖說很孝順,但遠隔千山萬水,忙了工作還要忙孩子,一旦有事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這樣彼此溝通著,繼母竟搬出了《國際歌》:要創造幸福,還得靠自己。女孩很是糾結,說父親六十五歲,繼母也快六十了,這個年齡正該頤養天年,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男孩不知會給他們的晚年添多少麻煩。

於是,女孩繼續勸導,說老人真覺得悶了,隨時可以來自己家住,她和丈夫一定儘可能給他們創造舒適的生活條件。但父親和繼母似乎主意已定,說國外的生活他們不適應也不喜歡,另外他們不想靠女兒,還說收養男孩也是為女兒減輕負擔……女孩終於明白,兩位老人要的是孩子陪在身邊,至少能有每周的探視。而這,是女孩無法做到的。

女孩深恐親友誤解自己對父母不孝。

於是寫信,讓我幫她找到勸解父母的「理由」。

其實,女孩恰恰要明白,她已經沒有這個「理由」。

在傳統觀念中,六十歲和六十五歲已邁入老年,但由於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人的壽命延長,許多六十來歲的人自我感覺精力充沛,以中年人自居。然而,由於社會就業壓力大,這個年齡的人不管多麼要強,大多數不得不退休,歸於社會的邊緣,空巢成為許多這類家庭的現狀。前些年看報道,一些發達國家的富裕人家在子女成年後,往往會領養幼童,重新體驗與孩子一起成長的樂趣,很多人覺得不好理解,覺得是花錢找累。現在中國經濟迅猛發展,我身邊就有五十多歲的人在孩子長大成人後,又領養了幼小的嬰兒——孩子是「上帝的禮物」,他們在享受這個過程。

女孩講的所謂頤養天年,應當包含天倫之樂,但她作為唯一的女兒並不在父母身邊。當父母還在工作崗位時,不會特別感覺這種缺失,一旦退休,情感的空白很難彌補。以女孩父母的年齡與文化素養,相信他們的選擇不會只是一時性起的任性所為。女孩身在國外,不可能與父母長相廝守,偶爾的探望不能取代其樂融融的天天相伴。正是為了女兒長遠的未來,父母才不提出讓她回到身邊的要求。而到了這樣的年紀,對環境也越發依賴,他們不可能為了與女兒團聚,拋棄國內熟悉的一切,包括親人和朋友。

我有一個兒時的同學,母親年紀大了總想把她接來同住,但每次超不過半個月,老太太一定要走。不是嫌兒子不孝,而是老人的同事、親友,包括熟悉的環境不可能一起帶來,所以老人還是要回自己家長住。

退休的老人看來衣食無憂,卻需要一份相對充實的生活。飽食終日卻無所事事是最令人苦惱的生活。曾經看過幾篇報道:湛江雷州的一位老教師十九年收養了十餘名孤兒;商丘市的一位退休工人自辦孤兒院收養了十三名兒童;最近,更是在許多小區里看到了居委會貼出的通知,讓領養了孩子的北京籍居民在居委會登記。收養孤兒,不僅給空巢老人帶來精神慰藉,也充分整合了社會資源,或許會成為老齡化中國社會的新時尚。

對於這種另類「養老」方式,子女們不僅要理解,還要大力支持才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