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修身養性 生命的道理

求生是本能,生命的道理還要學習嗎?是的。雖然求生是生命的本能,但許多人並不知道愛護生命,甚至可能不自覺地做出一些殘害生命的事情。

幾年前,我認識了一位晚期肝癌患者。此前,他已歷經多種醫學治療但效果不明顯,特意從南方來到北京繼續求醫。他希望我推薦一些好的養生健身方式。

見面後,我們先聊起他從小的經歷:他說自己小時候很苦,母親帶大他非常不容易,所以,他從小就埋下要耀祖榮宗的強烈願望,名牌大學畢業後,一直拚命地做事,也拚命地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如願以償,比起同年齡人,他算成功者。

然而,代價也很大。近幾年他經常是帶著吊瓶去開會,身體越來越差。

我說:「一般人會把這樣帶病工作當作美德來讚揚。」

他承認,這樣玩命地做事,在他工作的系統內,一直是被當作模範看待的。

我卻搖頭說:「我不贊成這樣的『模範』。這裡暴露出兩個問題。第一,你掛著吊瓶帶病工作,是為了耀祖榮宗。但這樣做的結果卻殘害了自己的生命,會讓母親多麼失望。這說明你對生命的態度本身是錯誤的。第二,為什麼要把帶病工作當作美德呢?這裡有多少是合理的,又有多少是誤區呢?為什麼不把健康地工作當作美德呢?」他有些激動:「我的同學中有人都當到了部長級幹部,而我離他們還差好幾級。我不能沒有壓力啊!」我說:「你病成這樣了還這樣講話,不糊塗嗎?你說拚命工作是為了事業,但這個事業說穿了是什麼呢?無非是人生的功利。你為什麼到今天還執迷不悟呢?」

他嘆了口氣:「有時看到自己坐的車不如人家,心裡就很難平衡。」

這樣我們就談到了他的病,包括他正在進行的治療。我鼓勵他:「你很清醒,也很有勇氣,了解自己患病的真實情況。肝癌晚期的確很難治,但現在醫學技術發達,再輔以各種養生健身手段,國內外也不乏康復的例子,因此你不要放棄希望。但有一點,這希望唯在你自己手中掌握著。如果你今天還執迷於別人的官有多大,坐的車多豪華,看不到自己生命的寶貴,那麼,任何治療手段都不可能奏效。」

他低下頭想了想說:「我的生活方式有問題……我要改變自己。」

我於是送給他一句話,《孫子兵法》中的「陷之死地而後生」。我說:「你現在沒有別的選擇,只有一個出路,從今天起,要放下心頭的各種執著,什麼地位了,級別了,房子了,汽車了,都不要在乎,要下決心丟掉一切折磨自己的事情,去尋找被掩埋的生命力。這是一場生死決戰,你必須下定決心,使自己心頭沒有任何破壞生命的污染,要脫胎換骨。」

他十分激動,表示要痛下決心,要找回自己的健康來。

然而,這位朋友的疾病已到晚期,幾十年的思維模式也不是很容易變的,那種「比上不足」的「相對貧困」感總像鞭子一樣每天抽打著他,到了生命的最後時刻也難徹底擺脫糾纏他的慾望與不平衡心理。幾個月後這位朋友病逝,終年五十多歲,我替他惋惜。

人為什麼得病,除了許多自然原因,如自然災害、病毒傳播、先天遺傳等,也和自身對生命的態度有關。伍子胥「一夜愁白頭」的故事在中國婦孺皆知,而「人逢喜事精神爽」、「笑一笑十年少」更是日常生活中的口頭禪。人是會思想的動物,精神和肉體有一定的關係,這個道理一般人都懂;但精神到底怎樣影響著肉體,卻是人類至今也無法完全破解的謎。

我在長篇小說《超級圈套》中曾寫過一個商海中大行騙術的過客,他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在攀登財富大山時吃力地挑著一副擔子,擔子的前面一個筐里裝著財富,後面一個筐里裝著罪惡。那麼,對於當代許多追求成功的人來說,他們常常也好像吃力地挑著一副擔子,前面一個筐里裝著「成功」,後面一個筐里裝著「疾病」。用透支生命換取成功,許多人英年早逝或疾病纏身,可能根本沒有機會享受成功。就像這位朋友。

許多人聽他的故事時會覺得其中的道理顯而易見。

但身在其中,想明白這個道理還真不那麼容易。

人只有一次生命,生命的意義是至高無上的。人們有必要重新學習生命的道理。

全社會也要建設一整套新的健康理念,要提倡健康光榮,健康而長壽地生活和工作光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