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修身養性 《論語》的讀法

朋友中不少人喜歡《論語》,彼此交流時探討的首要問題是《論語》的讀法。有兩種讀法引人注意。

一種,是把孔子「聖人」化,許多儒學大家這樣讀。「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就表達了這種推崇。「聖人」化的讀法常常能夠使人領悟到孔子學說很深刻的真諦,那是一般人領悟不到的。只是在把孔子「聖人」化的過程中,有時也會偏離歷史和人物的某些真實,看不到孔子既是聖人又是普通人,看不到孔子如何從一個普通人成長為聖人的真實軌跡。這種讀法無疑是崇尚傳統的,是尊古的。他們中的極端派別和人士有時可能表現得過於迂腐。

另一種讀法是「去聖」化,從哲學、思想和歷史的角度解構孔子和儒家學說。這種讀法打破迷信,在許多方面滌盪了幾千年來將孔子學說迂腐化的污泥,在某種程度上還原了歷史真實,使人們看到孔子普通人的一面。這種讀法也有偏頗,往往不能領會孔子和儒家學說的精神奧秘。雖然他們從社會批判的角度對儒學的歷史地位做出了種種分析,但是對其缺乏身體力行的真實體驗,在對《論語》的「解構」中,有時會把一些深刻的道理圖解得十分可笑。這個人群一般是反傳統的,薄古的。最極端的說法是:「孔子死了,中國傳統文化本該後繼無人。」

那麼,什麼是對《論語》的正確讀法呢?

我以為是上述兩種讀法的結合。既從哲學、思想和歷史的角度分析儒家學說產生的根源和背景,包括看清楚孔子本人的人生軌跡,諸如分析他成長的經歷、當時的社會現狀等(在這個意義上,讀孔子可以是「去聖」的);同時還必須看到孔子的偉大,承認他是個了不起的聖人,有著一般人遠無法企及的精神境界。孔子是從普通人中「千錘百鍊」成長起來的聖人。作為普通人,難免有他的局限;作為聖人,孔子的精神是永恆的。我贊同儒學大家陳頤的觀點,讀《論語》,如果你讀之前是那個人,讀完之後還是那個人,就從根本上不會讀《論語》。我對《論語》的讀法是,除了以歷史和思想的眼光看清孔子學說的來龍去脈,更重要的是真正領會並身體力行,化為自己的人格。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論語》開篇的第一句話,何其普通,又何其意味深長。「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包含了一種以學習為幸福的快樂情操,這是一種值得讚揚和嚮往的精神境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因為你學習了,有知識有本領了,就有朋友從遠方來交流切磋,這句話進一步豐富了以學習為幸福、為快樂的概念。接下來的話特別重要:「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你雖然有學問有本事,但不被世人和環境理解,這時怎麼辦呢?孔子的教導是,不生氣,不怨恨,這才是君子,這才是高水平的表現。

孔子的每一個教導都如同這句話,是他閱讀歷史和探究當代總結出來的,不僅是理論,更是他切身的體驗。孔子作為一個普通人,特別是從小就社會地位低下的普通人,一定經常身處不被人理解的困境,他在《論語》中也發出「莫我知也夫」的感嘆。在發出這種感嘆的同時,孔子也多次談到「人不知而不慍」,即不怕別人不理解,不怕別人不知道。「人不知而不慍」,從最低層次講,可以減少自己不被理解時的心理傷害;高一個層次,可以使自己努力提高,更有作為;再高一個層次,能帶給人完整的信仰力量。孔子把它提煉為一種時尚的美德:即使你得不到理解,也依然樂而「不慍」,於是你成長了,更堅強了,你也便有更多的朋友自遠方來了。

讀《論語》,學以致用,身體力行,才會「實受其福」,才能找到安撫自己靈魂與造福社會的精神依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