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輯 最新記憶 內在的自由

一位80後讀者來信,提了一個一直困擾他的問題。他說,他總愛用別人對他的認可度來衡量自己的價值,久而久之就成了討好型人格。處處討好別人,讓他變得極度敏感。不惜委屈自己,使他失去了內心的自由。他問:「我該怎麼處理自由與被認可的關係?我做得不夠好是不是跟我從小的經歷與極度缺乏安全感有關係?」

人格形成當然和從小的經歷有關,對於一個男孩子來說,童年缺失父母關愛,特別是缺失母愛,會讓他缺乏安全感,變得不自信。我在《破譯命運密碼》一書中曾剖析過這種人格的特點。但拋開這類特定人群,對於社會的大多數人來說,社會認可與內心自由的矛盾普遍存在。

就以作家這個職業來說,一部作品得到社會認可無疑會使作家受到鼓勵,成為創作的動力。但很多時候,好的作品也會很寂寞,得不到眾人喝彩,甚至身後才被承認,文壇這樣的例證不少。於是作家就面臨著選擇。可能最想寫的東西與當下的社會認可無法統一,那麼,或者迎合大眾,或者屈從內心。我們看到那麼多雖然喧囂一時卻很快被遺忘的作品,也有那麼多人選擇了默默耕耘,哪怕知音寥寥。

這是從事業的角度說。日常生活也不乏這樣的例子。

我有一個熟人,在周圍人眼裡她是孝順的女兒、賢惠的妻子、慈愛的母親,但她卻常常會為一些小事煩惱。比如,今天晚上丈夫下班後有一句抱怨,她會想,丈夫是不是對自己不大滿意?明天去看望父母,老人不經意流露出一點不高興,她又會反省自己是不是哪一點做得不夠好?後天兒子放學回家後不想說話,她又認為兒子對自己疏遠了。其實引起她疑慮的這些因素往往並不存在,對方的種種表現很可能根本不是針對她的,當她總為這些瑣事困擾的時候,心中便沒有了自由。

還有一個女孩,每次和朋友聚會後總是特別疲憊,又找不到原因。其實,她之所以累是總想刻意討好別人,想讓身邊的每個人都高興,而這種內心毫不自由的應酬需要很大的精神支出。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人為什麼想刻意討好別人呢?自卑恐怕是一個原因,但有時一個人太過優越,不願使周圍的人受到刺激,也會變得四面討好,諸如此類原因種種。

怎樣拿捏社會認可與內心自由之間的尺度,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也是許多人都要面對的實踐問題。社會認可與內心自由當然是一對矛盾,不僅是從小缺乏安全感才會面對這樣的困擾,社會上的絕大多數人,只要不是過分放縱自己,都需要在這兩者之間掌握平衡。

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平衡尺度。

有些人毫不考慮社會反應和他人認可,一味我行我素,無疑會碰釘子。而有些人過分注重環境和社會認可,特別在意他人與親友的感受,處處壓抑自己也不必要。

這裡,過分的放縱自我和過分的「討好」環境都是偏頗。

而在生活中,凡是受到這個問題折磨的多是後者。來信的男孩就屬此例。

究竟如何拿捏社會認可與內心自由二者之間的尺度?

首先,最好做到兩者兼顧,既獲得社會認可,又獲得內心自由。譬如選擇既有成就又自己喜歡的職業,選擇既有業績又自己愛做的項目,選擇既有合作成效又自己喜歡的合作夥伴,如此等等。這裡有很多藝術。

其次,當社會認可與內心自由不能兼顧時,要敢於在二者間做出取捨,要劃定內心自由領地不可侵犯的底線,堅決保護心靈的自由。我們要追求社會及他人的認可,但只能適度的「察言觀色」,適度的「委曲求全」,適度的「討好他人」。如若過分,整個人都崩潰了,社會認可還有什麼意義?

再次,對於社會認可本身也要取捨。前提是區分社會認可的重輕次序。如你將事業放在首位,那麼與事業無關的許多人際關係應酬就要儘可能刪減迴避。為了大的社會認可,你必須放棄處處做好人的「奢望」。如你將家庭看得特別重要,那麼,影響家庭生活的許多交際都要省略。謝絕一些邀請會使一些朋友不滿意,但你不能「討好」一切人。

至於再細下去,對他人哪種程度的「討好」是必需的,哪種程度的「討好」是多餘的,都要學會掌握其中的取捨分寸。

社會認可很重要,自由和洒脫更重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