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評論與序言 石油人的史詩

作家周洪成堅守在勝利油田火熱的第一線,汲取鮮活的生活營養,為他的石油兄弟鼓與呼,先後創作並出版了長篇力作「血脈三部曲」:《地球之血》《共和國之血》與《國家血脈》。

十年前,我親手編髮過他的《共和國之血》,並寫了篇感悟文章,文中這樣評價:「凡生命皆由血液滋養,現代國家作為一個巨大的生命體,石油有如它的血液。民族石油工業,既是共和國經濟之血脈,更是中華民族強盛之血脈,而中國石油人身上所代代相傳的鐵人精神和科學探索精神,也正是保障我們中華民族永遠偉大強盛的『國家血脈』……」我想,這正是洪成堅持以「血脈」為題埋頭躬耕的主要因素,也是他為人為文的可貴之處。

十年後,他精心創作的《國家血脈》(作家出版社),又是一部高奏時代主旋律的重磅力作。作品以一生獻給石油科技事業的著名科學家、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工程院院士、勝利油田資深首席專家顧心懌為生活原型,真實地再現了當年石油大會戰以及從陸地向海洋石油大進軍的悲壯歷史畫面,生動地描寫了以科技工作者顧東龍為代表的一群鐵人形象,熱情地謳歌了人類對於大地與海洋的開拓精神。這部文學精品注重從宏觀上表現波瀾壯闊的時代氛圍和恢宏場景,如荒原上整拖井架、特大井噴、迎戰海洋風暴和黃河口凌汛、萬人圍海造油田、黃河入海奇觀、從陸地向海上石油大進軍、黃河三角洲壯麗景象……同時細膩地展示了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以顧東龍搞科研發明的艱難歷程為主線,熱情謳歌了中國工人階級崇高的科學創新精神和偉大情操。人物個性鮮明,血肉飽滿,鮮活地躍然紙上。這部作品體現的主題是:中國石油工人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新中國的石油工業,既是共和國經濟之血脈,更是中華民族強盛之血脈!整部作品凝重激昂,令人蕩氣迴腸,突出了世界高科技與鐵人精神凝於一體的開創式探索,讓人們信服地感到,整部作品主旋律就是傳統意義上鐵人精神和當代高科技的結晶,堪稱是「一曲中國石油人感天動地的頌歌,一部民族石油工業絢麗恢宏的史詩」。

血是什麼?血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沒有血,生命將枯竭;有血,生命就充滿活力。洪成用血比喻新中國的石油工業,是一個非常形象和充滿了激情的比喻,作品也由此展開了激動人心、引人入勝的描繪。在舊時代,當科學家們費盡心血在玉門像擠牙膏似的擠出一點點油星時,腐朽的蔣家王朝已經日落西山。新中國誕生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就立即指揮了氣勢磅礴、波瀾壯闊的一次又一次「石油會戰」。曾幾何時,幾萬名會戰大軍在王進喜那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名言激勵下,用自己熱騰騰的血汗,在枯木不留的松遼平原上掘出了共和國的第—個「血源」——我們一直引以為自豪的大慶油田,從此石油革命呈現東方旭光;接著,西部戈壁灘上又鑽機隆隆,捷報頻傳;稍後,百萬石油大軍揮師東進,再創奇蹟,一條條油龍暢流神州大地,使新中國的石油戰線涌動起勃勃生機。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黨中央繼續高瞻遠矚,集結中國石油戰線的有生力量,倡導科技先行,再創由陸地向海洋、由本土向海外進發的戰略大轉移的輝煌業績,並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打響了民族能源產業復興的重大戰役!經過半個世紀艱苦卓絕的奮鬥,新中國石油人以可歌可泣的精神,使「貧血」的神州大地不再「貧血」,為日益健壯的人民共和國注入了源源不斷的鮮活的血液,實現原油年產量1.8億噸,使我國躋身於世界十大產油國之列。

石油人,在你留下的一個個足跡處,共和國早已矗立起一座座現代化的城市與工業基地,那明珠般的城市與聳立的井架,就是你的豐碑!共和國沒有忘記你,人民沒有忘記你,歷史更不會忘記你。

一部優秀作品的產生,總是飽含了一個作者的辛勤勞動。周洪成之所以成功地為中國石油人鑄造並高聳起了一座不朽的豐碑,首先在於他自己就是一名石油人。正如他自己所說:「我是一個地道的石油人,一個石油喂大的作家,連脈管里流淌的都是石油。我知道油田外邊的天地很精彩,可我依然願意置身於油田,固守油田這個家園,默默承受無邊無際的寂寞,這是因為身邊的同事與戰友用生命與熱血在激勵我關注著一件事,那就是國家主人翁正在創造著這個時代最激動人心的樂章,人民的作家不當國家主人翁的擂鼓手,還有什麼熱忱去干其他事?」我想,《國家血脈》之所以有魅力,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