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生活漫步 視別人為弱者其實是弱者的表現——訪蒙古國隨感

在我們的印象中,鄰居蒙古國實在是不值一提:二百多萬人口,幾乎聽不到任何可以像一部「韓劇」就叫我們十三億人昏頭昏腦那樣的事情,更不用說像日本那樣天天跟我們較勁比胳膊和肌肉,也沒有像印度那樣太在乎在軍事的航母和導彈的遠程上超過我們,自然也沒有聽說它像越南或偷偷摸摸或明目張胆地在海上搶走我們幾個寶島那樣的咄咄怪事。它與我們的邊界線長達四千多公里,卻一直安分守己地做著自己的事、吃著自己的飯,平靜得好像我們沒有這樣一個鄰居似的。

二百多萬人,沒有航母,更沒有原子彈、遠程巡航導彈,與擁有龐大的軍隊、原子彈、巡航導彈和高鐵及十三億人的中國相比,蒙古國太弱,弱得常常被我們忽略……

在計畫訪問俄羅斯前,我對作協外聯部的劉憲平主任建議,能否安排一次到蒙古國的可能?憲平辦事乾脆利索,竟然辦成了,太不容易!外事上的事情難的時候,越一寸都如跨越泰山巔峰。

蒙古國能獨立成國並且有今天,這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痛,但痛之後我們就不宜一直想著那些不愉快的以往了。

我們一行六人除了劉憲平曾經途經過這個鄰國之外,都是第一次來。自然我很關心這個人口只有北京東城區那麼多、安心得從不跟我們較勁的鄰居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他們生活得如何?作家同行們又過得咋樣?一切的一切,我都很好奇。

我總以為,落後有落後的好看一面,中國發展得太快,快到今天根本擋不住一天比一天多的霧霾,我們想逃出首都其實比躲過霧霾還要難——你不可能丟下工作和事業以及你的家庭,於是只能與霧霾為伍,以縮短壽命為代價。

富有一些之後的人,內心深處有一種自大和高傲,總以為自己比別人強什麼,總以為那些不跟你出聲的人好欺。

我們就是帶著這種好奇心,掠過冰天雪地的內蒙古,來到蒙古國國境——飛機上看到的幾乎都是一樣的景象:白白的雪地與赤祼的戈壁,不見任何建築,也沒有像中國大地有那麼多城市與村莊。兩個多小時後,我從飛機窗口看到一片格子形的建築——在一片彎曲的大山溝谷內,旁邊有河流與森林。我想這可能是蒙古的首都,又覺得似乎小了一點……猶豫之間,飛機已經落地。

我們到了烏蘭巴托。

蒙古國的作家朋友來接我們。看一個國家窮與富,看路景就行。年初時我曾到希臘,一出雅典機場往酒店走,公路兩邊的廣告牌上竟然沒有一個有內容的,我立即意識到希臘的貧困,後來我把看到的這一景寫入《我想托起您的眼淚》的詩中,居然讓希臘同行感動得熱淚盈眶。

蒙古的公路,窄而坎坎多,首都的主要馬路也不寬……但我絕對不敢以看希臘那樣來對鄰國蒙古下判斷——完全的反差:大街上的蒙古人那麼有朝氣、那麼有教養(乘坐公交車排隊整整齊齊,與中國城市裡那種你爭我搶的亂鬨哄的現象形成鮮明對比)、那麼充滿自信和活力,而且小夥子個個帥氣十足,年輕的姑娘們竟然那麼美麗!呵,為什麼會是這樣?他們不是很窮嗎?他們不是很「蒙古」嗎?坐著馬車、趕著牛羊……

一路上,我注意到:只有一處臨街上的一張椅子上坐著四位長者,他們像排列的雕像,整整齊齊地一字形地坐在那裡,臉上雖沒有表情,但眼神里是幸福和安寧的。

我真的大吃一驚:原來蒙古國的人民完全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樣,他們其實並不比我們差什麼,相反卻比我們多了不少修養、不少時尚、不少精神的充實與自信,更比我們多了幾分對待生活的平靜態度和獨立、堅韌的民族力量。我特別地注意到,在首都烏蘭巴托的大街上,年輕人特別多,而且從他們的表情看,很少有那種頹廢的、消極的、不滿的和欠營養的,相反都是些充滿朝氣的、活躍的、快樂的、積極的和頗有修養的平靜的表情,這與我們中國城市大街上所看到的眾相比較,真的讓我感覺健康和精神得多!這令我十分吃驚,因為看一個民族是否強大、是否有知識和修養,從他們的表情和衣著及其走路的姿勢就足矣了。蒙古大街上這一幕幕清晰而明了的活力與修養水準告訴我:這個國家的年輕人是有修養的,心靈是非常積極向上的,從他們平靜和堅定的步履中可以看到他們對時下和未來充滿了信心與自豪,他們有說有笑的表情更說明了內心真實的幸福感……

所有這些讓我聯想起自己國家的首都大街上看到的那種擁堵、那種互不相讓、那種一張張毫無表情的臉,即使有點兒表情的臉上也充滿著冷漠、焦慮甚至仇視的情形,相比之下,我感到內心的緊張和擔憂。這不是簡單的問題,反映了一個國家在一個時代里暴露出的問題,就像人的身體一樣,當你有病甚至病入膏肓的時候,臉上和膚色可以清晰地顯現這一切。中國社會的當下,大街上我們看到的種種表情是很好的說明。我們當警惕!尤其是那種冷淡、焦慮甚至是仇視的表情,它的背後可能是一個個即將發生的悲劇與燃燒的火焰。一個沒有修養的國民和一個沒有發自內心微笑與步履輕鬆的民族,其實是非常壓抑和危險的。

烏蘭巴託大街上深切美好和健康表情的一幕幕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國駐蒙古國大使王小龍先生聽了我的這一印象後,眼睛亮亮地驚詫道:你竟然發現了這個?到底是作家!

其實在我看來,這是個非常明顯的現象與差異。中國與蒙古國是近鄰,強弱的差異似乎也很明顯,人口的差異就更不用說了。我們常常感覺別人不如我們,與我們差得十萬八千里,哪知僅大街上我所看到的人家的修養和健康的表情,就足夠我們學習三十年了!我沒有看到在烏蘭巴託大街上的公交車站上有人在搶隊、插隊——他們都自覺地整整齊齊地排在那裡等候著車子。再看一眼北京大街上的公交車站上的那一幕幕爭搶上車的情形……簡直就如噩夢!

蒙古國只有二百多萬人口,其中一半在首都——這很獨特,有一半人據說還在草原上過著完全游牧民的生活,他們依然住帳篷、喝奶茶、放牛羊。首都附近的山坡上,成片成片的帳篷里,那些嚮往城市生活又不願失去蒙古傳統的人居住著。首都的房子已經有不少嶄新的樓房與大廈,雖然不能跟我們的北京、上海比,但如果將它收縮在一個北京東城區,那也算是「高聳林立」了。

住的酒店是「成吉思汗大酒店」,這位在中國也是人人皆知的偉大人物,是蒙古人的祖先與驕傲,烏蘭巴托市區內到處都是他的雕像和以他命名的建築物。酒店設施很好,尤其是裡邊溫暖如春。烏蘭巴托唯一有兩點不理想:一是冬天取暖燒煤,污染不亞於北京的霧霾,出門很嗆人。二是公共設施如道路等很不美麗乾淨,這與私有化有關,政府能力受到嚴重削弱,這與公共財富不充裕有直接關係。

第二天上午就有一個我在蒙古國立大學的講演。有些想不到,能坐二百多人的講堂里滿滿地擠著一屋子年輕人,甚至連走道上都站滿了學生。

我擔心用中文講有多少人聽得懂?同學們大聲告訴我:聽得懂!原來他們學的是中文專業,而且還有三四十個到蒙古國來志願教中文的中國志願者。哈,我不用怕沒有聽懂漢語的了!

第一次在國外著名大學講演,自然不能用稿子,不過我很滿意自己在一個多小時里的講演。講得如何,現場的情緒和聽眾的表情是可以看得出的。之後是近一個小時的提問與對話。蒙古學生們比較關心中國的發展和年輕作家們的創作方向。中國留學生提的問題就像是在國內參加一場文學對話,氣氛非常好。

結束講演,我們就到了首都廣場去參觀博物館,長了不少見識,對蒙古的歷史有了更深的了解。總體感覺這個民族了不起,尤其是先人成吉思汗。在以馬為戰器的時代,蒙古人一往無前的戰鬥精神以及他們的馬上兵法,高超神奇,所向披靡,令世人無不敬佩。先人留下的歷史版圖和勇敢精神永遠流淌在這個民族的每一個人的血脈里,你無法改變這一點。

但蘇聯人把蒙古國的民族文化來了個徹底的改變——他們把舊蒙文字母全部變成了俄羅斯字母,儘管讀音仍是蒙語,但拼寫的字母與今天我們在內蒙古看到的蒙文完全不同。雖然蒙古國現在有人力圖在恢複舊蒙文,可難度之大很難實現,因為已經有幾代人習慣用現在的俄羅斯字母拼寫出的新蒙文了。可見,一個國家對另一個國家的佔領,其實不用槍炮,改變他們的文字就足夠了。但在東方世界有些特別,你看看像日本、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用我們祖先創造的文字的國家還少嗎?但他們幾乎都不太願意當我們的親朋好友。東方文化里到底有哪些值得我們反思的陰暗心理,其實很值得研究。

蒙古也有作家協會,主席還是位非常年輕漂亮的女士,叫孟克其其格。她來過中國,我們代表團的徐坤說孟克其其格是長著一雙媚眼的美女,我看也是。蒙古作家多數是詩人,他們的生存情況與其他國家差不多,幾乎沒有人能靠稿費養活得了自己的,更不用說出書掙錢了。一本本精美的詩集,都是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