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生活漫步 窮人的孩子上大學難

上不起大學這種現象本來已經消亡了許多年,怎麼又死灰復燃起來了?

於是,「決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輟學」的口號不得不由高校自己喊了。但大家很快注意到,喊這些口號的大多是北大、清華、復旦等著名學府,他們完全可以喊得響噹噹的,因為他們的經濟實力強,少數窮人家的孩子在學校里一般都會得到校方堅強有力的支持,減免學費一般都不成問題。另外還有社會各界「捧星」般的主動要求幫助這些名校的狀元們。所以這類學校的校長們高喊「決不讓一個學生因窮困而輟學」的口號,就像喊自己的名字一樣輕鬆。但像農大、林大等專業學校的校長們就不敢輕易喊這類口號了,因為越來越多的學生交不起學費就進入了學校,給學校的正常教學開展帶來了困難,如果再輕易答應減免的話,就會從教師的口袋裡硬掏錢了,惹出的問題恐怕就更複雜了,於是在全社會一致反映要求下,本來就貸款貸不出去的廣大銀行家們做出了一個姿態:向貧困大學生貸款上學。

聽起來很好聽,1999年9月、10月,這個消息在電視新聞上很常見,效果卻出人意料的不好。原因是操作起來仍然無法解決窮人的實際問題,那就是貸款是需要抵押和擔保的。後來抵押這一條放鬆了,可擔保仍保留著,銀行從不做虧本生意,特別是已經成熟了的商業銀行。他們笑眯眯地向大學生走來,原來也想開拓一條「生意新路」,結果此路不通,凡想貸款的學生都是貧困生,而窮人想找人做擔保沒有人願意。如今越是有錢人借錢越容易,而越窮的人越借不到錢,這是世界性的規律。中國人的素質確實有待提高,特別是中國的一些百姓,他們都經歷過大鍋飯的「美好時代」。「吃飯不要錢,上學不要錢」,在新中國前幾十年的具體形勢里,「孩子上大學後就是國家的人了,既然是國家的人了,還要我們掏什麼錢?」好多人今天還這麼想。再者,借錢容易還錢難是一些人的習性,你不得不承認。

中國金融方面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前十幾年大批資金出銀行後再也找不回來。現在不行了,銀行收不回貸出去的款,就先砸自己的飯碗。對大學生也不例外,你沒有擔保人給你擔保,銀行就把臉別過去了。許多貧困大學生對擔保貸款一事意見很大,說這等於是紙上給他們畫了一個餅,想吃又根本吃不著。我就收到了一個採訪過的貧困大學生的信,她已經幾個月口袋裡沒有錢了,聽說銀行到他們學校里辦貸款一事很高興,可當銀行說必須有擔保人時,她無所適從了,因為在北京她舉目無親,找老師和同學們,他們說我怎麼給你擔保?你再過兩年畢業了,你貸的款到時還沒有還,銀行找我怎麼辦?言外之意是誰也不情願當這樣的擔保人。

這個學生把心中的苦楚告訴了我,她說:「現在,人與人之間沒有最基本的信任感,他們一點也不相信我,難道我是那種賴著不認賬的人嗎?我可以用人格擔保呀!」我看後既為她抱不平,同時又覺得無可奈何,在商業行為和法律範疇里,人格擔保在我們中國好像不能成立。因為現實生活中誰敢對一個並不是親人的外人做金融性質的擔保呢?我叩問自己,想想也確實不敢。因為中國之大、人的情況之複雜,許多事能想得到嗎?辦好事得不到好報,反而咬你一口的事太多了。「貧出無賴」,此話雖有損廣大貧困者的心,但現實中確有這類人。對此我想,廣大的貧困大學生,也應該對平常人的平常心有所理解。一切幾乎又回到了原位:窮人難上大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