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眉抄拾遺あおまゆしょうそのあと 京之夏景

京都的街巷也叫作京都,就顯得徒有其名了。因為與我小時候相比,京都街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簡直變成了其他國家。隨著時代的進步,電車、小汽車各色交通工具車水馬龍,白色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這些都是從前不可想像的。就連加茂川上的橋也大體改建成了近代橋樑的風格,只有三條的大橋還保留著以前的形狀。對比擬寶珠的橋和水泥的四條大橋,任誰都會感嘆時間飛逝的駭人力量。無疑在我眼中,像三條大橋那樣古色古香的景緻讓我十分懷念,不過總有一種今非昔比的傷感。五六歲的時候,我盤的是後蜻蜓髮髻,現在已經看不到梳著這種髮型的女孩兒了。最近人們流行剪娃娃頭、穿半裙,打扮得非常可愛,人人都很活潑又漂亮。每當看到這樣的女子,我就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不禁訝異:梳著後蜻蜓髮髻是什麼年代的事兒了?

但是感懷歸感懷,往日的美好早已不再。現在,我眼前還像展開一幅畫似的,能清清楚楚地想起幾十年前京都的大街小巷。

那年我十七八歲,傍晚去四條大橋附近納涼。從橋上往下望,能看到淺灘里擺著一長溜板凳,人們點起雪洞燈,燈火影影綽綽,映照在靜靜流淌的河水上。那真是美麗的夜色。眾多納涼的客人坐在板凳上,一邊扇著扇子一邊喝茶吃點心,還有喝小酒的人推杯換盞。橋的另一頭有家叫藤屋的飯館,飯館的女招待們就踏著河灘上搭的板橋,來來回回為顧客端送飯菜。從橋上看風景的人可不止我一個。河風的涼爽、水中的板凳、雪洞燈、河面上隨波搖曳的燈影、納涼的客人、飯店的女招待……明明場面熱鬧非凡,卻是一派清爽悠閑的夏夜景色。說起來,這是相當久遠的往事了。現在到四條大橋,再也看不到人們在橋下這樣享受夏季夜晚的短暫時光了。不過,因為四條河灘的消夏夜場是京都夏季的典型景物,所以我們還能在很多前人留下的畫作中領略當時的盛況。

另外還有一個相似的話題,傍晚時分,美人坐在淺灘的板凳上,雙腳浸泡在水中納涼的身影真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在我看來,那一刻的女子即便不是長相俊美、身材修長的年輕婦人,也散發著美麗與清新。

夏季傍晚的陣雨讓人心情舒暢。一場傾盆大雨過後,大街小巷的暑熱被沖刷得乾乾淨淨。趕上下大雨,連御所的池塘都蓄滿了水,池水漫出來,我家門外的小路就變成了一條小河,小町的孩子們圍著那邊的御所池塘,看到大鯉魚躍出水面就發出驚呼,啊啊啊地叫個不停。回憶起那時的往事,我都不禁莞爾。

不管怎麼說每逢舊曆的盂蘭盆節,街頭巷尾都彷彿充滿了節日的氣氛,熱鬧非凡。我小的時候,女孩子們會往買來的紅燈籠上貼自家的家徽,當天傍晚沖完澡後,不管家住東邊還是西邊,孩子們都提著各自的紅燈籠聚到一起,比一比誰的燈籠更漂亮。之後,年紀稍長的女孩會組織大家站隊,按照個頭由低到高,兩人一組站成兩列。我們的燈籠隊伍一邊遊行一邊唱可愛的兒歌:

「美麗的垂櫻,盂蘭盆節到處忙忙碌碌,賣干點心的茶鋪門口,您這邊瞧,您請進……」

對幼小的女孩來說,這是非常開心的時刻。

前文說到了後蜻蜓髮髻、煙袋髮髻,另外還有女孩盤吹髻,所謂的吹髻就是阿波的十郎兵衛中的角色弓所盤的髮式,參加遊行的孩子們頭上都插著芒草狀的銀簪,或裝有水的清涼玻璃簪。那會兒是明治初期,馬路上還沒有汽車、公共汽車,所以,女孩們就排成長長的隊伍,在路中央邊走邊放聲唱歌。

男孩們也有自己的一套玩法,他們手裡提著的是更大的燈籠,白底上繪有家徽。領頭人說「讓我們唱起嗨喲喲吧」,男孩們就聚在一起邊走邊唱:

「嗨喲喲,嗨喲喲,從江戶到京都,了不起喲……」

那時還有白鬼遊戲,孩子們歡蹦亂跳,自由自在地玩耍。這種遊戲配有這樣的歌謠「跳起來,舞起來,讓我們舉杯……」

從前的街道全部是孩子們的運動場,可現在,孩子已經不太出來玩耍了,就連與大馬路相通的橫街也車水馬龍,自行車、汽車往來不斷。所以就這一點而言,從前的孩子們過得更幸福。

我從前很喜歡夏天。朝氣蓬勃、陽光明媚的夏景讓人心情舒暢,不過耐不住現在氣溫太高,有些苦夏乏力。

十月左右是舒適的時節,那會兒丹桂正好開花,芳香馥郁,我頭腦最清醒,感覺身體也輕盈起來。(談話)

昭和十四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