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群賢會 第七百四十一章 絕世而獨立

太后垂簾聽政近十年後,便歸政於皇帝,退居清寧宮二十餘年,這些年深居簡出,頂多也就是召見一些熟悉的命婦和千金,唯一一次出宮,還是十年前皇帝下旨建造的大慈恩寺落成,皇帝親自奉請她去上香。那一次,鹵簿車馬的盛況,老京城人津津樂道至今。

而今天,太后既沒有坐最正式出行時的二象玉輅,也沒有坐當日去大慈恩寺時上香的安車,更沒有左右夾車宮人手持行障和坐障,而是僅僅坐了一輛對於她來說非常簡肅的馬車,只有車廂罩著相對奢華的紅綃金羅車圍子,而後是一行便衣的銳騎營將士押車護送而已。

倘若不是趙國公府的門房都訓練有素,一看這陣仗就知道這一行人來歷非常,否則,居然有客人居然在婚宴已經開始時刻才過來,無疑會讓人大為嘀咕。

因為底下門房報說來的恐怕是哪家宗室女眷,因此門房管事朱安就匆匆親自出來,一看到玉泉先行下車,他就頓時喜形於色。

雖說這位清寧宮的尚宮並不常常外出,但這些年來也偶爾來過趙國公府,代表太后見太夫人又或者朱涇,當然也有頒賜,因此,朱安一見到她就認為,今日也是太后派她前來觀禮,興許還有額外賞賜。然而,等上前問清楚之後,得知太后就在車中,他就傻了眼。

茲事體大,他得知太后要去慶安堂見太夫人,連忙一面命人去通報朱涇和朱廷芳朱二兩位少爺,一面命人早一步去慶安堂知會太夫人以及興許在那兒的夫人和大小姐,自己則是畢恭畢敬打開中門,放了車馬進去。

畢竟,就算太后不想聲張,該有的禮遇卻仍然不能省。

雖說走的是避開婚宴區域的一條車馬可行的夾道,但這一日來來往往的賓客實在是人太多。哪怕大多數人沒見過太后,但朱安還是生怕出問題,派了自己的兒子親自過去,把原本散在各處防戍的護衛都召集了過來。

即便早早派人傳信,當太后到慶安堂時,原本在這兒的一群女客也並沒有散去。畢竟,前院男客多,後院女客也一樣不少,太夫人雖說有些驚疑貴為太后的親妹妹親自駕臨,但太后既然沒有吩咐所有閑雜人等迴避,她也不能太過分。

而面對太后親臨這種從未有過的情形,江都王妃、秦國夫人、楚國夫人這些頂尖的外命婦在最初的措手不及之後,當真正面對太后,行禮拜見時,卻是誰都沒有露出半點異色,問好恭維,恰是熱絡卻不雜亂。

然而,今日特意被太夫人請來慶安堂作陪的吳氏,那就沒有這樣鎮定了。

她本來就並非這等貴婦圈子的一員,若非九娘親自陪著她,縱使有什麼明刀暗箭也先幫她擋了,她很早就想要逃席離開了。而此時太后這一駕臨,她隨眾行禮時,就更是只覺得渾身上下都不自在,甚至說猶如芒刺在背也不為過。

想當初三個孩子同日降生時,她只知道其中一個是趙國公的女兒,另一個彷彿是趙國公家親戚的女兒,兩者因為那穩婆的疏失而分不清楚。當去年她終於從張壽這兒得知,那另外一個產婦竟然是宮中的裕妃,而兩個女孩子之一便是永平公主時,那才是真的心有餘悸。

想當年她擔心的不過是兩家人對於分娩結果存疑,於是想要奪去三人之中唯一的男孩,也是難產而死的娘子唯一的子嗣張壽,可後來想想,那時候宮中太后沒有因為三個孩子的身世疑雲就真的如何如何,那已經是非常開明公允了。

就她看到的那些戲文,什麼狸貓換太子,什麼五花八門的宮斗,那簡直是讓人毛骨悚然。即便現在,看看皇后被廢后這一系列事件,吳氏也覺得自己和張壽當年實在是很幸運。

因此,她只希望低調到不讓太后主意,卻沒想到太后在入座之後,對於其他人的問候也好,恭維也罷,都表現得非常平淡,最後竟是借口要去看看新娘子,讓自家人相陪,結果她就糊裡糊塗地被九娘拉著,一塊陪這位天底下最尊貴的老婦出了慶安堂。

直到被冷風一吹,她覺得腦門一涼,整個人這才一個激靈清醒了過來。尤其是低頭看見自己竟赫然攙扶著太后的左胳膊時,她簡直懷疑自己剛剛到底是怎麼會答應的。可就在這時候,她偏偏聽到了太后對自己說話。

「吳娘子,你是個很有福氣的人。」

吳氏完全不知道該怎麼答太后這話,愣在那裡足足老半天,她總算福至心靈:「已經過世的娘子把唯一的兒子託付給民婦,所以民婦這福氣,都是她的遺澤。民婦並沒有想過有今天,可如今既然有了今天,唯一的期望也就是希望阿壽能和大小姐白頭偕老,子孫滿堂。」

「哦?只是白頭偕老,子孫滿堂就夠了?你難道不希望張壽青雲直上,官運亨通?」

微微一怔之後,吳氏不大明白太后這問題是善意還是惡意,索性直言不諱地說:「官場險惡,如果不是阿壽一到京城就一不留神一頭撞進了官場,民婦更希望他平平淡淡地過日子。趙國公府本來就已經富貴綿長,想來也會庇護他這個女婿的。」

見九娘頓時笑了,太后雖說從前並不太喜歡這個性格執拗的外甥媳婦,但此時還是忍不住問道:「九娘,你笑什麼?覺得吳娘子太小富即安,還是覺得我這問題太過功利?」

別人在太后面前謹小慎微,九娘卻早就知道太后一貫對自己的態度,因此並不在意這有些尖刻的反問,也並沒有任何畏縮。

她對吳氏眨了眨眼睛,示意對方不用驚懼,更不用擔心,卻是氣定神閑地說:「我是覺得吳娘子這想法和我差不多。小富即安挺好的,只要瑩瑩喜歡阿壽就夠了,趙國公府並不需要女婿在仕途上拚命鑽營。只不過……阿壽那個孩子做不到。」

「當然,他不是做不到不鑽營,而是他這個人,不鑽營也會光彩奪目。」

她沒有在意太后此時那面色微微一變,自顧自地說:「都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但有些樹木卻很難低調掩藏自己,假裝只是一棵不起眼的平凡小樹。他生來就當立於人上,哪怕不願意去與人爭鬥,卻會因為太過優秀而引人覬覦。」

說到這裡,她就笑了一笑:「這話我說的可不僅僅是阿壽,還有瑩瑩。」

吳氏隱隱聽出九娘這話語中彷彿有反駁太后的意思,一時不禁捏了一把冷汗,因此,聽到九娘說這話也能用在瑩瑩身上,她這才如釋重負,慌忙幫腔道:「瑩瑩漂亮大方,凡事從來不人云亦云,最有主見,阿壽一直都說,所謂絕世而獨立的女孩子,就應該是她這樣的。」

她不過是急中生智這麼一說,沒想到太后和九娘全都看向了她,一時她被看得後背冒汗,好半晌才結結巴巴地說:「阿壽看似隨和閑淡,其實卻眼高於頂。他常常說,功名利祿無所謂,只要能做出一番對天下蒼生有益的事情就好。可這漫漫一生,難求一知己。」

「所以,民婦一向覺得,如果他真的遇到一個彼此知心知意的女孩子,是比宦途有成更難得的事。因為那意味著他有什麼話可以隨心所欲地對她說,有事情可以毫無顧忌地和她商量,力往一處使,勁往一處用。」

這都是前些天,吳氏非常偶爾地聽到張壽教育阿六千萬別打單身主意的話,而且,還是拿朱瑩當作舉例,讓阿六好好地在全天下那無數女子的叢林中用心尋覓一下……此時,她也顧不得這麼多,全都搬到了太后和九娘面前,只希望把話題轉到朱瑩身上。

因為吳氏不止一次聽太夫人乃至於聽別人說,太后很喜歡朱瑩。

果然,她就只見太后那臉上明顯流露出了幾分欣悅之色,而九娘也同樣是笑容滿面地輕聲吟道:「得成比目何辭死,只羨鴛鴦不羨仙。阿壽對瑩瑩確實很好,要知道,從前我一直都擔心瑩瑩這樣性格鮮明的姑娘,得是什麼樣的夫婿才能容得下她,好在有阿壽。」

儘管太后並不是想從吳氏口中聽到這些,但從這位朱瑩未來必須當成正經婆婆一般禮敬的民間婦人口中聽到這樣的話,她還是舒了一口氣。朱瑩那樣驕傲而剛強性格的女孩子,若是真的要被什麼庸婦俗夫束縛在後宅,硬生生折斷羽翼,她想想都覺得惋惜。

畢竟,哪怕她貴為太后,也不可能去插手管人家的家務事。

接下來的一路上,太后沒有再出言探問,也沒有再故作輕鬆閑話家常,顯得相對沉默。然而,對於平常也話不多的九娘,以及本來就心裡戰戰兢兢的吳氏來說,這反而顯得更加輕鬆。而後頭跟隨的玉泉以及太夫人派來的李媽媽,以及其他僕婦,那自然誰也不會出聲打攪。

因此,當這一行人悄無聲息地來到朱廷芳那新房所在的璇璣院時,門前守著的僕婦嚇了一跳,等認出是九娘時方才忙不迭讓路,卻是在慌亂之下完全沒注意到太后和吳氏,只以為是自家夫人親自來看未來的長媳。

而當太后九娘和吳氏這一行人來到正房門前時,恰是迎面遇到了匆匆從門裡出來的幾個年紀不一的女子。

為首的婦人四十齣頭,珠翠滿額,乍一看彷彿是個有品級的命婦,然而,太后見慣了那些內外命婦,只一眼就看出,那誥命頭冠上的金飾只是表面風光,不少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