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早上陳三這三個少年來了一出長跪請罪,如果不是張壽到得還算及時,不是阿六幫著他們推宮活血,又讓廚房燒了薑湯灌了他們,他們十有八九真的要多多少少病一場。
當時面對那幅光景,張壽正尋思是不是該留著三個人,等家裡三個熊孩子睡醒之後,再把他們揪過來當面解釋說明一下,可陸綰和劉志沅剛巧趕到,而劉志沅更是帶來了原本應該在家補覺的扮鬼熊孩子一枚——蕭成。
蕭成是個死腦筋,只覺得是自己扮鬼,就應該承擔後續的責任。
在小花生和四皇子睡著之後,他就偷偷爬了起來,隨即假傳張壽的吩咐,到馬廄弄到一匹坐騎後匆匆出門。他本來打算偷偷到公學找阿六帶路,再去陳方高三家人那兒,說清楚那份所謂學徒工作的貓膩,如果人家非要追責,他就把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
結果,蕭成在半道上撞見了劉志沅。劉志沅和他當了那麼多年鄰居,對他熟得不能再熟了,發現人之後就親自下車攔下了他,隨即又把小傢伙拎上了馬車詢問。老謀深算的劉老大人深知小傢伙性格,三言兩語就誑出了事情原委始末,於是立馬命車夫加快速度趕到了公學。
此時,張壽在「負荊請罪」一事之後,對朱瑩等人言簡意賅地介紹了一下蕭成趕到公學的經過,這才繼續說道:「我和陸祭酒還有劉老大人商量了一下,最後覺得,當初除了那些技術班之外,簡簡單單地在公學中分了初中高三級,實在是有些想當然了。」
張琛今天特意跟著朱瑩來,本想看看有沒有自己能做的,結果盡看著張壽用無可辯駁的語言,把那些婦人孩子說得怦然心動,甚至還打算把蕭成這樣自己都沒幾歲大的孩子推出來當什麼所謂的巡生。雖說一貫對人頗為信服,但這一次他卻有點不服氣。
要真是如張壽說得那麼簡單,他豈不是也能當老師?
當然,他對於張壽所言,讓巡生來發掘貧家子中天賦出眾的人,他倒覺得有點意思,此時忍不住插嘴說道:「除了致力於科舉的高級班之外,公學的初級班和中級班招的是那些讀不起書的貧家子,七天上一次課,說實話讀不出什麼名堂來。」
陳方高三家的父母都不認得張琛,可既然能夠和張壽和朱瑩來往的人,他們自然知道自家根本得罪不起。可是,張琛這樣絲毫不留情面的話,他們聽著卻無不覺得心裡刺痛。
張琛卻沒有顧及別人的習慣,繼續自顧自地說:「歸根結底,公學的生源太差。我聽說,就算高級班那幾個學生,能考出秀才已經是燒高香,日後也未必能考得出舉人。至於初級班和中級班那些學生,與其特地招來佔了那花費不菲造起來的課舍,確實不如派巡生下來教。」
他把話說到這份上,一旁的方母終於再也忍不住了。她聲音尖利地說道:「我家小郎確實不是什麼大才,可敢問這位公子,你又是什麼功名?」
這樣年紀的少年,說不定和她的兒子一樣,連縣試都還沒通過呢,說什麼大話!
張琛素來無視方氏這樣見識淺薄的民婦,然而,這畢竟還有張壽和朱瑩在,因此他到底還是懶洋洋地回答了對方的話:「我是沒有功名,這輩子也不可能去考什麼功名。我爹是順天府尹,爵封秦國公,我是他唯一的兒子。」
方氏頓時啞口無言,這才想起張壽的學生當中,這位秦國公長公子確實很有名——而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坊間有傳言說,人還狠狠坑過大皇子,那時候大皇子甚至還是正兒八經的皇帝嫡長子!她頓時噤若寒蟬,直到張壽開口轉圜,她方才感受到了幾分安慰。
「話怎麼能這麼說?公學當初便是為了讓貧家子也能讀書,這才從太后、皇上以及宮中諸位娘娘,還有你父親和趙國公等等其他各家那兒收受了大批資助。如今你卻以生源為由,覺得貧家子就不配在公學讀書,那豈不是抹殺了公學最重要的理念?」
張壽反駁了張琛之後,見人滿臉不服氣,他突然想起朱瑩對他說,秦國公張川希望能給張琛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換言之就是狠狠打掉人的驕嬌之氣,雖然那是針對張琛擇偶觀的,但他突然覺得,眼下似乎也是一個挺有意思的契機。
當下他就不動聲色瞥了一眼朱瑩。
心有靈犀一點通,朱瑩也因為張琛這態度想到了秦國公張川的託付,見張壽朝他看了過來,她知道張壽的意思是讓她幫幫腔,就故意不耐煩地說:「張琛,你也不能這麼瞧不起人,朝中不少官員,也不是出自寒門嗎?」
「寒門和貧家能比嗎?」平日張琛絕對不會和朱瑩爭,但這次一貫瞧不起朝中那些老大人的大小姐竟然拿朝中官員舉例子,他就忍不住反唇相譏了,「我就算不讀書,也知道當年魏晉南北朝時,號稱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足可見只有下品那些庶族地主,才是寒門!」
聞聽此言,四皇子情不自禁地從朱瑩身後探頭去看蕭成——因為類似的話,蕭成也說過。人還轉述過朱廷芳的話,在那些官場中人看來,所謂寒門,至少得是祖上出過一個七品以上進士出身的官員,此後卻家道中落,後代那才夠資格以寒門自稱。
所以,那些沒功名更沒家世的讀書人,大多數官員們根本不會放在眼裡,更不會視之為真正的讀書人。因為門庭二字,在文官們看來非書香大族不能用,就連朱家,在人看來也不過因為姻親和軍功緣故飛黃騰達的暴發戶,距離真正的高門還差著十萬八千里。
張琛懟了朱瑩之後,才覺得自己態度有點問題,可直接道歉嘛,好像又有點丟臉,因此他只能生硬地強行把話題掰回來。
「所以,我覺得小先生之前說,遴選巡生來教授京城各方沒機會讀書的貧兒,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不願意讀書的,屆時肯定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那樣的話只要他們幾次書讀下來,能記得幾個成語,會算類似三加二等於五這種最簡單的算學,那就行了。」
「但要真是有資質的,又肯勤奮求學的,那時候遴選出來放在公學,這才是選才之道。」可說到這裡,他突然詞鋒一轉道,「可是,這麼大的事情,怎麼能隨隨便便交給蕭成一個孩子?我不是看不起小蕭,他和九章堂的那些學生不一樣。」
「九章堂的學生畢竟都是識文斷字,年紀也不小了,平日也多有授課代課,可他之前就算是朱老大收養的義弟,但最初太小,又分別了幾年,這不到一年斷斷續續讀了那麼點書,但距離為人師還早得很吧?小先生,你可別當人人都是你似的,天賦異稟!」
雖說陳父陳母和高父高母聽了張琛最初那犀利入骨的評價,全都覺得心情低落而難受,但他們也知道,自家祖上甚至連一個九品小吏都沒出過,更不要說當官的,因此他們根本無法開口辯駁,反而還隱隱擔心張壽想要改變制度,於是就把他們的兒子從公學裡攆出來。
畢竟,退學這檔子事,也是他們聽了方母的炫耀,於是方才因為家境而一時起意,差點中了人家的圈套。如今那個所謂的華家三管事就在後頭屋子裡關著,他們自然後悔不迭。
所以,此時聽明白張琛最後說的話是反對張壽把蕭成派過來教孩子們,兩對父母面面相覷之後,讀過書的陳父反而釋然了,他忙說道:「張學士,雖說這四鄰的孩子確實都是貧家子,資質低劣,也許挑不出一個可教之才,但若是派一個更老成的巡生,那應該更合適。」
「我絕不是嫌棄這位蕭小哥……」
他正琢磨著如何把話說得更加巧妙和緩一些,四皇子就突然插話道:「怎麼不是嫌棄蕭成,你就是和張琛一樣,嫌棄他年紀小,沒學問,教不好學生,也許會誤人子弟,是不是?」
因為朱瑩和張壽在,四皇子不敢和往日那樣肆無忌憚,一直都在旁邊當一個乖乖聽別人話的老實寶寶。
可張壽剛剛隨口拿蕭成舉例,張琛卻又揪著蕭成說人不能勝任,他就不高興了。雖然才當了幾天的小夥伴,但四皇子自認為最有義氣。
因此,他當仁不讓地站了出來,可頂了陳父一句後,他就丟下了這位老實的前賬房,把矛頭重新對準了張琛:「張琛,剛剛你自己也說,尋常孩子只要能懂幾個成語,會寫幾個字,而且能夠算些最基礎的加減法,那就夠了。既然如此,蕭成怎麼勝任不了?」
蕭成並不是強勢的性格,之前答應張壽,也不過是因為張壽那種你一定能行的鼓勵目光,可張琛和陳父先後質疑,他就不那麼自信了。
因而,四皇子突然為了自己站出來這麼力爭,他只覺得自己不知道該感動,還是該迷惑,結果就只見一直以來的真正小夥伴小花生竟然也開口附和四皇子。
「沒錯,張公子你反對蕭成來教,不外乎是覺得他讀書少,年紀輕,壓不住陣腳,而且也未必能挑出那些資質好卻又勤奮的。但我問你,你覺得手握這種遴選大權的人,是所謂的有學問比較重要,還是心思純凈,品行優秀更重要?」
「閱歷豐富,穩重老成,學問又比蕭成好的人,確實有很多,但他們會不會因為私心,因為嫉妒,而不願意把真正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