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底】穿透歷史的迷霧 <4>奇特強悍的宣太后

在秦昭王時代,魏冉是楚系外戚的頭面人物,國內國外的大事,出頭露面的多是他。他的姐姐宣太后呢,她身居宮中,垂簾聽政,是楚系外戚的核心人物。楚系外戚的其他成員,都在她的卵翼之下,分據要職,牢牢地將秦國政權掌握在手中。

羋戎是宣太后的同父幼弟。宣太后出嫁到秦國時,他還在楚國,後來在楚國犯了罪,被迫離開楚國到了東周。宣太后當政以後,羋戎被從東周召到秦國,大受重用,出任丞相,被封為華陽君,成為楚系外戚的另一位頭面人物。羋戎、魏冉與宣太后三姐弟,成為長期主宰秦國政壇的三巨頭,被稱為「三貴」。

當時的秦國政壇,又有「四貴」當政之說。「四貴」的前兩貴是穰侯魏冉和華陽君羋戎,另外兩貴是高陵君嬴悝和涇陽君嬴市。嬴悝和嬴市是秦昭王嬴則的弟弟,宣太后的兩位兒子,他們也積極活躍於秦國政壇,參與國政,出使外國,領軍征伐,成為位尊權重的封君政要。史書上說,魏冉專政擅權,涇陽君和華陽君無所顧忌,高陵君進退不請,秦王大權旁落,四貴私家富於王室。這種說法,出於游士的誇張,政敵的攻擊,雖然是偏頗的一面之詞,也確實反映了楚系外戚權傾秦國政壇的一面。

宣太后是秦昭王的母親,三貴的首貴,四貴的後台,勢力龐大的楚系外戚,宛若眾星拱月一般,圍繞著她此起彼落,升降沉浮。秦國的國運和勢力,在宣太后與秦昭王當政期間,達到了秦國立國以來的最高峰;不可逆轉的秦國統一天下的局勢,也決定於這個時期。不僅在秦國的歷史上,就是在中國歷史上,宣太后也是一位了不得的女性,一位傑出的政治人物。她不僅擅長國事,政績非凡,而且行事為人非常特立獨行。如果用後來的歷史人物來加以比況的話,宣太后可以說是一位秦國的武則天。

在《戰國策.韓策》中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秦昭王即位不久,楚國進攻韓國。韓國多次派遣使者向秦國求救,秦國都不理睬。原因在於宣太后。宣太后是楚國人,她不久前剛剛為兒子秦昭王從娘家娶了楚夫人,秦楚兩國正在新婚的蜜月中,她不願意與楚國交惡。韓國無奈,再次派遣使者尚靳到秦國面見秦昭王,陳述利害說:「韓國在地理上是秦國的屏障,在外交上是秦國的隨從,兩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唇齒相依。如今韓國危急,秦國不予救助,唇亡齒寒的必然結果,望大王再三考慮計量。」

秦昭王將尚靳的話轉達給了宣太后,宣太后說:「韓國來的使者不少,唯獨尚靳的話還有些道理。」於是同意召見尚靳。宣太后對尚靳說:「賤妾從前服侍先王的時候,先王將他的大腿壓在賤妾身上,賤妾感到睏乏而難以支撐,先王將整個身子壓在賤妾身上,賤妾卻沒有感到沉重,為什麼呢?因為有承寵接歡之利。如今秦國救助韓國,如果不多發士卒,不配備充足的糧草,是難以完成的,仔細計算下來,可以說是日費千金。在這種情況下,韓國將如何回報秦國,使秦國不要感到沉重的負擔,而有得利的歡快呢?」

在戰國的外交活動中,露骨的利益要求常常會用比較委婉的詞句加以紋飾,曲折地表達,宣太后直言不諱地要求韓國對秦軍的救助行動做出實際利益的回報,可見她快人快語,毫不掩飾對國家利益的追求。更為奇特的是,對於這件事情,她竟然在外國的使者面前,用自己與秦惠王間的性愛動作為比喻來侃侃而談。這種在外交場合對於兩性關係的話題毫無忌諱的做法,在中國歷史上也許是絕無僅有的。

不忌諱兩性關係的作風,宣太后不僅流露在口頭上,也表現在行動中。義渠,是地處秦國西北的游牧民族國家,軍力強盛,長期成為秦國邊疆的心腹大患。面對國政的如此難題,宣太后挺身施行美人計。她利用義渠王來秦的機會,引誘義渠王私通,生下了兩個兒子。就在義渠王戒備鬆懈的時候,她在咸陽的甘泉宮中設計殺死了義渠王,趁義渠國內無主的混亂,迅速發兵攻擊,一舉將義渠消滅,就地設置郡縣,從此以後,秦國的西北邊境安定下來。

這件事情,秦昭王不但知情,而且與母親緊密合作,相互支持。據說,在事情最緊張的時候,秦昭王每日早晚進宮面見宣太后請示商量,完全無暇顧忌其他的事情。宣太后與義渠王的事情,見於《史記.匈奴列傳》和《范雎列傳》,詳細的情況雖然不清楚,古代史上一位奇特強悍的女主的形象,卻是躍然紙上,令人不得不嘖嘖稱奇。

宣太后養有一位面首,叫作魏醜夫,很得寵愛。秦昭王四十二年,宣太后病重,自感將不起,她下了一道命令,要魏醜夫為她殉葬。魏醜夫惶恐,請了一位叫作庸芮的人為他幫忙遊說,請宣太后千萬不要將自己殉葬。

庸芮見到宣太后,談起了死生知覺的哲學話題。

庸芮對宣太后說:「對於人死後有沒有知覺的事情,不知道太后怎樣看?」

宣太后回答說:「恐怕是沒有知覺的。」

庸芮接著話頭說:「以太后的神明悟性,當然知道死者是沒有知覺的,不過,既然如此,太后為什麼還要將生前所愛的人,埋葬到死者身旁,這不是徒勞而不會有知覺的事情嗎?退一步講,如果死者真的有所知覺的話,先王對太后養面首的行為可以說是積怒已久了,太后要去見先王,如今救過彌補尚且還來不及,難道還有餘暇去顧及魏醜夫?」

於是宣太后醒悟了,收回了要魏醜夫殉葬的命令。

宣太后要魏醜夫殉葬,見於《戰國策.秦策》,也是一件令人深思稱奇的事情。

用所愛的人殉葬,在秦國的歷史上還有一件更為有名的事情。秦國的第十代君主秦穆公死的時候,曾經用一百七十人殉葬,他生前喜愛的三位大臣,奄息、仲行和蟜虎三兄弟也在其中。這件事情,不僅使秦國人民感到莫大的悲哀,也遭到了各國輿論的譴責,受到有識之士的批評。

不過,我們在這件事情當中,可以看到一樁重要的歷史事實,在秦國的歷史上,用活人殉葬是一種古來的習俗。這種古來的習俗,在殷商時代已經可以看到,在秦國的歷史上,可以明確地追溯到秦國的第六代君主秦武公時代,連綿不絕,一直延續到秦國第二十七代國君秦獻公的時代方才廢除。正式廢除的時間是西元前三八四年,距離秦穆公用臣下殉葬的西元前六二一年,已經過了二百三十多年,距離秦武公用六十六人殉葬的前六七八年,已經過了將近三百年。

由這件事情聯想到宣太后在兩性關係上的種種奇特言行,我們應當認識到,這種比較開放的性觀念,不只是宣太后的個人行為,應當也是當時秦國和楚國的古來習俗。秦國和楚國本是蠻夷的國家,與中原各國在文化和習俗上有較大的差異,不可以只是用後來的道德觀念來一味地指責,而是應當在歷史的演變中尋求理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