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謎底】穿透歷史的迷霧 <2>《史記》是歷史學的第三世界

毛主席他老人家曾經教導我們說,地球上有三個世界,第一世界是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第二世界是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第三世界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亞非拉發展中國家。這是政治家眼中的國際政治世界,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成為歷史。當代傑出的哲學家波普曾經宣稱,宇宙有三個世界,第一是物質世界,第二是精神世界,第三是知識世界。這是哲學家眼中的哲學世界,正在隨著資訊這種奇特物質的興起而成為現實。

作為歷史學家,多年來我一直在思考歷史學的世界劃分。受偉人先賢的啟發,我深感「3」是一個有趣的好數字,歷史學也與「3」有緣。在這次疑案的追查中,我終於認識到,歷史學世界是一個「3+N」的世界。「3」是歷史學的三個基礎世界,我分別稱它們為第一歷史、第二歷史和第三歷史,N是歷史學的多個延伸世界,作為三個基礎世界的延伸,歷史學的N可以有第四、第五甚至更多的世界。

在時間中過去了的往事,曾經真實發生過,這是歷史學的第一世界,或者叫做第一歷史。以我們所追查過的疑案內容而言,兩千多年以前,在關中華北地區,有叫呂不韋、子異、趙姬、嬴政、華陽太后、昌平君、茅焦等一些人,他們曾經交往相處,相愛相恨,有過種種活動。這些在時間中過去了的往事,已經消失;這些曾經活著的人們,已經死去,都不可能再次出現了,後人也是不可能再親眼看到了。

不過,有關這個第一歷史的一些資訊,卻通過口述傳承、文字記錄和遺物留存的形式保留下來了。這些東西,我們叫作史料。能夠反映往事的史料,我們叫作歷史學的第二世界,或者叫做第二歷史。以本書的內容而言,呂不韋和華陽太后、子異和趙姬——也就是後來的莊襄王和帝太后、嬴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他們的墳墓都還在,我們可以去憑弔,可以去勘察,甚至可以去發掘。有關他們當時情況的一些文字資料,我們近來也發現了不少,比如出土的秦代竹簡,我們可以去閱讀整理,可以去研究解釋,甚至可以去觸摸感受。這些都是最可靠的史料。

根據史料所編撰的歷史著作,是歷史學中的第三世界,或者叫作第三歷史。《史記》,就是這樣一本屬於第三世界的歷史學著作;司馬遷,就是一位屬於第三世界的歷史學家。《史記》是一部通史,從傳說時代的遠古一直寫到司馬遷所生活的西漢武帝時代。對於司馬遷來說,他出生以前的所有歷史,都是沒有親歷過的,他只能根據流傳下來的史料來編撰。即使是司馬遷所生活的武帝時代的歷史,因為個人的經歷視野有限,絕大部分仍然只能依據史料來編撰。所以我們說,《史記》不是史料,而是根據史料編撰的歷史著作。如果無分析無批判地將《史記》作為史料來看的話,就是還沒有入歷史學之門的門外漢了。

有了以上的三個世界,或者說三個歷史以後,歷史學的基礎就算是奠定了。

進而,如果有人讀了《史記》,根據《史記》的敘述寫了一本歷史書,比如書名為《史記的人物和故事》,這本書就是歷史學基礎世界之外的延伸,屬於N類的第四世界了。也就是說,根據已有的歷史著作再編撰所寫成的歷史書,屬於歷史學的第四世界,也就是第四歷史了。如果有人再根據這本書編成一部歷史電視劇,這部電視劇就屬於第五世界,成了第五歷史了。同樣的延伸,還可以不斷地繼續下去,這就是我所說的「3+N的歷史世界」。

「3+N的歷史世界」發展到這裡,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我們常常提到的歷史真相和真實的歷史,實際上指的是第一歷史。隨著歷史世界的由1到N的步步延伸,我們與歷史真相的距離越來越遠;第二世界的史料距離歷史真相最近,到了史書的第三世界,已經有了一定的距離,一旦進入N的世界,距離逐漸變遠,變形隨之加大,信用也不斷地降低。

與此相反相成,隨著歷史世界由1到N的步步延伸,衍生出來的歷史故事,編導出來的歷史影視劇,則可能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有趣,被更多的人喜聞樂見,得到更為廣泛的流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