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案】秦始皇的後宮謎團 <8>藤田教授的推測

我在《秦崩:從秦始皇到劉邦》中曾經做過這樣的解釋。我說,凡舉事,須有名目。舉大事國事,須有大義名分。陳勝,雖說是出身下層貧民,但從他為舉事所策劃的大義名分來看,他不但對當時的政治局勢有密切的關注,而且有相當的政治頭腦。始皇帝以暴力滅亡六國,統一天下,秦政長期失於苛暴。始皇帝死,百姓曾經有所期待,盼望主張溫和路線的公子扶蘇即位,暴政得到緩和。殊不知扶蘇不明不白自殺,少子胡亥即位,暴政不但沒有緩和,反而是變本加厲,有過之而無不及。高壓困苦之下,藉助於對仁者的懷念,對暴君作隱喻的抗爭,正是民意國情所在。以扶蘇的名義舉事,反暴政而不反秦政,不僅順應舉國民情,而且利於對秦政府和秦軍的動搖瓦解。

以上所講,儘管是一種道理,總是有些不盡如人意。面對矛盾的史實,難免不生疑問,在被陳勝吳廣起義同時並舉、詐稱為領袖的兩位人物身後,會不會有某種隱秘的聯繫呢?

同樣的問題,也被研究同一段歷史的外國史家所關注。不久前,我讀到日本著名歷史學家藤田勝久先生的新著《項羽與劉邦的時代:秦漢帝國興亡史》(東京:講談社,二○○六年),眼睛豁然一亮。藤田先生也注意到這個問題,他在該書第三章敘述陳勝吳廣起義時,對扶蘇和項燕同時出現在起義軍口號中的矛盾史實作了一個大膽的推測。藤田先生以為,扶蘇之所以在這裡與項燕一道出現,或許是因為他的母系的關係。扶蘇的母親可能是出身於楚國的王女,因為母親的關係,扶蘇與楚國就有了血緣上的關聯,扶蘇冤死於二世皇帝之手,楚人同情扶蘇,復興楚國的起義軍以扶蘇的名義為號召,就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釋了。

進而,藤田先生以為,扶蘇與項燕的名字之所以同時並舉,其間有一個連接二者的關鍵人物,這個人就是昌平君。昌平君是長期活躍在秦國政權中樞的楚國公子,他可能是護送扶蘇的母親——楚國的王女到秦國來的使者,後來一直留在秦國,成為秦王嬴政的親信重臣。然而,就在秦王嬴政派遣大軍進攻楚國,楚國即將滅亡的緊急關頭,他出於愛戀祖國的情感,背叛秦國,與楚軍大將項燕一道聯手反秦,受項燕的擁戴,成為最後一代楚王。在昌平君和項燕的領導下,楚軍在大澤鄉所在的蘄縣與王翦所統領的秦軍決戰,結果楚軍戰敗,楚王昌平君死去,大將項燕自殺,時間、地點、事情都在一起。

藤田先生的推測,是基於戰國以來秦楚兩國非常密切而複雜的關係做出來的,有相當的合理性。特別是藤田先生找到昌平君這個人物,由此將扶蘇、項燕和隱藏在其背後的楚夫人連接起來,這就不僅解通了陳勝吳廣起義將扶蘇和項燕同時並舉,將他們作為號召楚國民眾的精神領袖的疑難,同時也為破解扶蘇自殺之謎打開了一條新的通道,更為破解秦始皇的後宮之謎,解明始皇后是誰的疑案提供了開啟的鑰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