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案】尋找秦始皇的表叔 二、銅戈的祕密<1>發現銅戈

昌平君是一位活躍於秦楚兩國政壇的神秘人物,通過我們的追蹤調查,他前半生的身世,已經大致清楚了。

昌平君出生於秦國,父親是在秦國做人質的楚國王太子熊元,也就是後來的考烈王,母親可能是秦昭王的女兒。昌平君是莊襄王嬴異的表弟,秦王嬴政的表叔,而華陽夫人則是他的姑母。伴隨莊襄王的即位,昌平君登上了秦國政壇,秦王政即位的時候,他是接受委政的大臣之一。秦王政九年,嫪毐之亂爆發,昌平君官居御史大夫,受命領軍平定叛亂,成為擁立秦王嬴政親政的第一號功臣,聲望和權勢都達到高峰。秦王政十年,他接替被罷免的相國呂不韋,成為輔佐秦王嬴政的第二任丞相。

然而,對於這樣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直到今天,我們仍然不知道他的名字。歷史啊歷史,你究竟出於什麼原因,始終對我們保密,不願意把真相向我們披露?我們究竟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

幸運的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歷史也往往在不經意間流露出真實的消息。一九八二年,一批廢銅爛鐵從河北省薊縣運到天津,將要被回爐銷熔。天津市文管所的工作人員從這批廢品中揀選出一件殘破的銅戈,在這件銅戈的一面刻上發現有細如毫髮的三行銘文,放大鏡下,一共有十七個字:

十七年,丞相啟、狀

造,郃陽

嘉,丞兼,庫丮𦞠(左月右隼),工邪

根據專家們的鑑定,這是一件典型的秦國兵器。類似的有銘文的兵器,在全國各地多有發現。這件銅戈上的文字,當然引起了專家們的興趣,做出了相當確切的釋讀。今天,我們都來向專家們學習,一起來繼續解讀銅戈上的文字。

首先來看「十七年」三個字。這是標記產品生產年的數字。古代各國,大多以國王在位的年數紀年,銅戈上的「十七年」,是該銅戈製造時在位的王,也就是史書中不時見到的「今上」的第十七年,至於這位「今上」究竟是哪一位秦王,當時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識,到了今天,就成了誰都不知道的秘密,成了有待破解的歷史疑案了——換句專業術語來說,就是有待考證的歷史學上的問題了。這樣說來,歷史學上的問題,多是時間給我們製造的麻煩;這三個字告訴我們,該銅戈鑄造於某位秦王的十七年,至於是哪位秦王,有待考證。

「丞相」,秦國政府的首席大臣,是監督該兵器製造的最高責任者。「啟」和「狀」,人名,某秦王十七年製造銅戈時,兩位出任丞相的人的名字。

「造」,製造。「郃陽」,縣名,該銅戈的製造地,當時屬於秦國首都內史地區,在今天的陝西省韓城縣南。

「嘉」,負責鑄造該兵器的工師的名字。

「丞兼」,丞,副工師;兼,副工師的名字。

「庫〔月隼〕」,庫,保管該武器的倉庫;〔月隼〕,該倉庫負責人的名字。

「工邪」,工,鑄造該銅戈的工匠;邪,工匠的名字。

俗話說,一葉知秋。以這件銅戈為例,我們可以大體看出秦國武器製造的流程與制度。每一件重要的兵器,從生產工人、倉庫保管、工廠的責任人,一直到中央政府的總監製者,都要實名在產品上記錄。這種制度,古代稱為「勒名工官」,既是產品質量監管制度,也是產品流通監管制度,可以從頭到尾追蹤每一件產品的行蹤,在各個環節確立責任,不可不謂是一種相當嚴格而先進的產品監管制度。

現代人自大狂妄,常常低估古人的智慧,眼前的這種古代制度,可能比我們今天的產品監管制度更加嚴格,大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不過,這已經是另一個話題了,我們還是回到文物考古的追查,歷史疑案的偵破中來,考察丞相啟和狀這兩位人物,他們究竟是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