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案】尋找秦始皇的表叔 <3>被拋棄的母子

西元前二六三年,也就是秦昭王四十四年,楚頃襄王三十六年,熊元的父親,第四十代楚王頃襄王熊橫年老病重,可能不起。已經在咸陽做了十年人質的太子熊元得到消息,急於馬上回到楚國,看望父親,處理可能出現不測的後事。然而,他的岳父秦昭王卻不願意馬上放他回去。理由嘛,簡單明瞭。秦昭王想借勢拿一把,以放熊元回國為條件,要挾楚國獲得實際利益。

熊元到秦國做人質,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以王太子傅的身分一直伴隨著他,成為他最信賴的親信,這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春申君黃歇。熊元與春申君徹夜商量對策,務求早早歸國。當時,秦國的丞相是應侯范雎,深得秦昭王的信任,不但與春申君關係良好,也與熊元關係親密。於是春申君找到范雎,直接商談讓熊元歸國的事情。

談話中,春申君說:「請問相國是否真的善待我家太子?」范雎回答:「當然如此。」春申君接著說道:「如今楚王恐怕一病不起,秦國不如送太子回國。太子回國後如果被立為王,一定會厚重地善事秦國,也一定會無量地感德相國,如此一來,秦國可以說是得到友好之國楚國的親近,相國則可以說是在楚國儲存了萬乘之邦的力量。如果不放太子回去,太子留在秦國,終究不過是咸陽城內一布衣而已。太子不得歸,楚國不得不另立太子,心生怨恨必然不會善事秦國。如此一來,不但秦國會失去與友好之國的親近,相國也將斷絕與萬乘之邦的協和,這不是賢明的做法,希望相國深思熟慮。」

范雎是出身於魏國的游士,思路敏捷,精明於國事己事的利害。一番話下來,他當即明白,請春申君不用多說了,立即面見秦昭王,將留送熊元的利弊一一呈明,請秦昭王重新計量。秦昭王考慮後說:「讓太子傅黃歇先回去看望楚王的病情,回來以後再作商量。」

秦昭王的態度有所軟化,但仍然不願痛痛快快地放熊元歸國。春申君是足智多謀的人,他為熊元出主意說:「秦國之所以扣留太子,無非是想從楚國得到好處而已。如今太子尚沒有力量滿足秦國求利的慾望,在下甚為憂慮。如今的楚國朝中,陽文君的兩個兒子都在,如果楚王一旦有不測,太子又不在的話,他們一定會被立為繼承人,太子也就不可能即位奉祀宗廟了。以臣下之計,滯留不如亡歸,請太子與回國的使者一道,喬裝歸去,臣下留在這裡應對,大不了一死而已。」

於是熊元變更容貌服裝,扮作歸國使團的車馬馭手,一行人馬急急奔武關而去。春申君留在熊元的邸宅,假裝太子,稱病不出。估計太子已經遠去而無法追及以後,春申君才到秦宮求見秦昭王,呈明事情原委,說明熊元已經歸去,他表示說:「臣下(黃)歇大罪當死,請求賜死而無怨言。」秦昭王大怒,準備讓春申君自殺。應侯范雎勸諫秦昭王說:「黃歇身為人臣,為主公挺身而出,不惜一死,深得主僕之義,太子如果被立為楚王,必定會重用黃歇,與其聽其自殺,不如無罪釋放他回國,以此顯示秦國對於楚國的親情和厚道。」秦昭王勉強息怒,同意放春申君歸國。

春申君回到楚國繼續跟從太子熊元。三個月後,頃襄王去世,熊元如願繼承了王位,是為考烈王。正如范雎所預計的,黃歇被任命為令尹,也就是楚國的丞相,授予最高的爵位,封為春申君,執掌楚國的國政。

熊元即位以後,昌平君以及他的母親等人是否回到了楚國,史書上沒有記載。從二十五年後昌平君在嫪毐之亂中出現於秦國政壇中樞的事情來看,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們後來回到了楚國,過了一段時間又回來了;二是他們一直沒有回楚國去,從此留在了秦國。從當時的種種情況來看,昌平君在秦國更有發展前途,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我們為什麼這樣說呢?有兩個理由。

戰國以來,秦國不斷地擴張發展,吸引更大地區的更多人才加入秦國的體制中來,是秦國的基本國策。由出土的《睡虎地秦簡》可以了解到,秦國法律明確規定,秦國女性與外國男性間所生的子女,其法律地位是秦國人。昌平君生在秦國,雖然他的父親是楚國人,但是,由於他的母親是秦國人,他在秦國的生活和活動,等同於秦人,不太會有差別和異樣感,這是他以及與他類似的人之所以願意留在秦國發展的理由之一。更何況,他的母親不是一般的秦人,而是秦國的王女,他是地道的秦國王室宗親。

昌平君之所以留在秦國並且能夠活躍於秦國政壇中心,還有另一個因素,就是因為他的楚國父系出身,使他天生與以華陽夫人為首的楚系外戚集團關係親密,有共同的歸屬感和利害關係。

我們已經談到過,華陽夫人是秦昭王的母親宣太后的姪孫女,他的祖父是宣太后的弟弟華陽君,多次出任秦國丞相的權臣。秦始皇的祖父安國君被立為太子以前娶華陽夫人為正妻,是出於宣太后的意願。安國君之所以能夠被立為太子,正是因為娶了華陽夫人的關係。這一切,都是以宣太后為首的楚系外戚集團的精心安排。宣太后去世以後,楚系外戚集團的中心轉移到華陽夫人身上,她不久將成為王后,安國君的繼承人的選取,也將取決於她。當時,秦始皇的父親子異正在趙國首都邯鄲做人質,呂不韋為他爭取安國君繼承人的資格,走的就是華陽夫人的門路。

華陽夫人出身於楚國的王族,她與昌平君的父親熊元應當是親屬。華陽夫人的丈夫是王太子安國君,昌平君的母親是安國君的姊妹,華陽夫人就是昌平君的舅母,昌平君是華陽夫人姪子。換句話說,不管從父系還是從母系來看,昌平君都是華陽夫人的親屬,可謂是親而又親。完全可以想像,十年的秦國生活,楚太子熊元一家與秦太子安國君一家,在親緣和政治關係的雙重撮合下,當然是關係親密。熊元逃亡歸國,昌平君留在秦國,沒有子女的華陽夫人視他如同自己的兒子,也應當在情理當中。

古代的外戚姻親政治,有兩條基本的原則:其一是確保王位繼承人出自本家;其二是由本家推出輔政當權的親屬。這兩條基本原則,宛若人的兩條腿,車的兩個輪子,一個都缺不得。華陽太后接受呂不韋的斡旋,收子異為養子,確定他為王太子繼承人,是實現了第一條原則,事情成了一半。至於另一條原則的實現,事情另一半的成就,從以後的歷史上來看,應當就是華陽夫人任用昌平君,由他代表楚系外戚集團出頭露面,輔政執政了。那麼,昌平君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在秦國政壇之上的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