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案】弟弟與假父的故事 <4>動亂的餘波

嫪毐之亂,以嫪毐兵敗逃脫告終。逃脫的嫪毐,被懸賞捉拿以後,處以車裂,就是車馬分屍的酷刑,他的宗族也被誅滅。參與叛亂的二十多位高官,都被梟首示眾。依附嫪毐的家臣,很多被判刑,而被流放到四川的,數量就多達四千多家。

嫪毐是帝太后的面首,帝太后家務政務的貼心代理人。帝太后是嫪毐的後台,嫪毐之亂的幕後人物。嫪毐之亂失敗後,帝太后被驅逐出咸陽,遷徙到雍城棫陽宮(今陝西鳳翔南)軟禁,她與嫪毐所生的兩個兒子,也就是嬴政的兩位異父弟弟,都被處死。從此以後,以帝太后為首的趙系外戚集團瓦解,帝太后也基本上喪失了對於秦國政權和秦王嬴政的影響力。

在事後的一連串追究中,相國呂不韋與帝太后的舊情,他推薦嫪毐入宮的種種秘事,都被牽連出來,他也成了被審查的對象。秦王政十年十月,呂不韋被免去相國職務,驅逐出京,回到自己的封地河南(今河南洛陽)。

第二年,呂不韋受到更為嚴厲的追究和處罰,秦王嬴政親自下書給呂不韋說:「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其與家屬徙處蜀。」

看來,呂不韋被罷免以後,秦王嬴政仍然怒氣難消。他質問呂不韋說,你對秦有什麼功勞,秦國賜予你封地河南,享受十萬戶的待遇。你對秦有什麼親屬關係,竟然被稱為仲父。現在,命令你全家遷徙到蜀地去居住。呂不韋接到這封信以後,唯恐還有更為嚴厲的處罰到來,於是飲鴆自殺,終年約五十七歲(前二九二—前二三六年)。那些跟隨呂不韋的家臣和賓客們,也受到嚴厲的處罰。

不過,就在呂不韋免相的同一年,嬴政與母親的關係卻出現了戲劇性的變化。怒氣沖天的嬴政聽了一位叫做茅焦的齊國人的勸告,陡然回心轉意,親自到雍城去見母親,將她接回咸陽,重新居住於甘泉宮。《史記.秦始皇本紀》是這樣記載這件事情的:

齊人茅焦說秦王曰:「秦方以天下為事,而大王有遷母太后之名,恐諸侯聞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后於雍而入咸陽,復居甘泉宮。

這段記載,作為文學故事來讀的話,可以理解為作者在情節推進中製造的戲劇性轉折,是一波三折的起伏式敘事手法。這段記載,作為歷史來讀的話,則很有些不可思議,使人懷疑這段紀事的真偽和可靠性。作為歷史偵探,我們自然要問,這位齊國人茅焦究竟是什麼人,他為什麼會在嫪毐之亂後出現在秦王嬴政身邊?茅焦勸諫嬴政說:「秦國志在天下,而今大王有了遷徙母后的名聲,恐怕諸侯各國聽說後,由此紛紛背離秦國。」他講的不過是母子之間應當和睦相處的簡單道理,怎麼會扯到諸侯各國背叛秦國的外交大事上去?嬴政聽了這幾句話之後,又怎麼會怒氣全消,幡然醒悟,立刻前往雍城迎回母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