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秦帝國的崩潰 九、不做秦皇做霸王

<前言>項羽無意做秦始皇重建統一帝國,也不願意回到楚懷王手下去做將軍。他折衷古今,調和現實,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實行了霸王主持下的封王建國。

時勢造英雄。當時形勢下,項羽被時勢推到了決定歷史方向的天下主宰的地位上。英雄造時勢,居於天下主宰地位上的項羽,將根據自己的選擇決定歷史的方向。不過,英雄的選擇,是既定形勢下的有限選擇。就當時的項羽而言,他的選擇範圍,不外有三種:一,回到戰國;二,繼承秦帝國;三,重起爐灶,建立新的秩序和制度。回到戰國,就是實行懷王之約,承認王政復興的正統,這已經被項羽否認了。繼承秦帝國的體制和秩序,就是重建統一帝國,由自己來做皇帝。秦末亂起以來,各國各地軍民殊死戰鬥,其最基本的目的,是要消滅秦帝國及其體制,否定統一帝國,恢復列國並立,這是秦末起義的大義名分,是難以違逆的。況且,秦帝國和秦王國只是收縮和擴大之別,繼承秦帝國首先必須繼承秦王國的領土和臣民,項羽坑殺秦軍降卒,破壞秦都咸陽,已經表明了徹底摧毀秦帝國,絕不讓其死灰復燃的決心,他無意做秦始皇。項羽選擇了第三條路,他折衷古今,調和現實,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實行了霸王主持下的封王建國。

項羽首先將楚懷王升格架空,尊稱為義帝,遷徙到南楚地區的郴縣(今湖南郴州),使之遠離於新的天下秩序之外。他將已經復國的戰國七國,即楚、秦、趙、魏、韓、燕、齊的領土,以秦帝國的郡為單位,重新分割為十九王國。

分割楚國為西楚、九江、衡山、臨江四國。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以彭城(今江蘇徐州)為首都,統治今天的安徽、江蘇、浙江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山東和河南的部分地區,領有原屬於楚國和魏國的九個郡(大致包括秦的東郡、碭郡、泗水、薛郡、東海、會稽、陳郡、南陽等郡)。封楚國將軍英布為九江王,以六縣(今安徽六安)為首都,統治楚國南部的九江郡。封楚國將領吳芮為衡山王,以邾縣(今湖北黃岡北)為首都,大致領有楚國南部的衡山郡地區。封楚國將領共敖為臨江王,以江陵(今湖北荊州)為首都,大致統治楚國南部的南郡等地。

分割秦國為雍、塞、翟、漢四國。封章邯為雍王,以廢丘(今陝西興平東南)為首都,統治咸陽以西的地區,大致包括秦的內史西部、隴西郡和北地郡。封司馬欣為塞王,以櫟陽為首都,統治咸陽以東的地區,大致擁有秦的內史東部。封董翳為翟王,以高奴(今陝西延安北)為首都,領有秦的上郡。封劉邦為漢王,以南鄭(今陝西漢中)為首都,統治漢中地區和四川盆地,領有秦的漢中、巴和蜀三郡。

分割魏國為西魏和殷兩國。魏王魏豹本來領有秦的東郡,由於東郡歸了西楚,作為補償,項羽將秦的河東郡、太原郡和上黨郡封與魏豹,將魏國遷徙到河東一帶,以平陽(今山西臨汾)為首都,王號國號不變。封趙國將領司馬卬為殷王,以朝歌(今河南淇縣)為首都,領有黃河北部的河內郡。

分割韓國為韓和河南兩國。韓王成的領土和王號不變,仍舊以陽翟(今河南禹縣)為首都,領有潁川郡。封趙國將領申陽為河南王,以洛陽為首都,領有三川郡。

分割趙國為代和常山兩國。將趙王趙歇徙封為代王,以代縣(今河北蔚縣北)為首都,統治趙國的北部地區(代郡、雁門郡、雲中郡)。封趙國丞相張耳為常山王,將趙國舊都信都改名為襄國(今河北邢台),作為常山國的首都,統治趙國的東部地區(邯鄲郡、鉅鹿郡、恆山郡)。

分割燕國為燕和遼東兩國。徙封原燕王韓廣為遼東王,以無終(今天津薊縣)為首都,統治原燕國的東部地區(右北平郡、遼西郡、遼東郡)。封燕國將軍臧荼為燕王,以薊縣(今北京)為首都,統治原燕國的西部地區(漁陽郡、上谷郡、廣陽郡)。

分割齊國為膠東、齊、濟北三國。徙封原齊王田市為膠東王,以即墨(今山東平度東)為首都,統治齊國的東部地區(膠東郡)。封齊國將領田都為齊王,以臨淄為首都,統治齊國的中部地區(臨淄郡和琅邪郡)。封另一名齊國將軍田安為濟北王,以博陽(今山東泰安東南)為首都,統治原齊國的北部地區(濟北郡)。

在以上王國分封之外,對於各級有功將領,也分別做了不同的賞賜,故趙國大將陳餘,封賞南皮三縣(今河北南皮一帶),吳芮的部下梅涓,封賞十萬戶等等不一。

項羽分封諸王建立列國,首先是對秦始皇暴力消滅六國、建立統一的秦帝國之否認。在當時,這是歷史的趨勢,是反秦起義的目標,是軍心民心的所向,沒有人能夠拂逆。項羽分封諸王建立列國,也是對懷王被擁立以來,六國復活、王政復興的政治秩序的修正。項羽殺秦王嬴嬰,對其他的六國舊王,皆做了不同程度的遷徙貶抑。他將懷王遷徙到南楚郴縣,使他空有義帝之號而遠離政治。他將趙王趙歇遷徙到趙國北部,貶抑為代王;將齊王田市遷徙到齊國南部,貶抑為膠東王;將燕王韓廣遷徙到遼東,貶抑為遼東王;魏王魏豹保留了魏王之號,卻被遷徙到河東一帶;韓王韓成也保留了韓王之號,卻不讓他回國,被強行帶到彭城,後來加以殺害。

項羽分封諸王建立列國,其基本原則是論軍功行賞,自己軍功最高,分得天下的最大部分,其餘分得好土好地的新封諸王,都是跟隨項羽在反秦戰爭中立有突出軍功的將領們。項羽分封諸王建立列國的理念,和周初的大分封彷彿有相通之處。他所追求的以霸主名義號令天下的政治秩序,似乎又接近於春秋五霸的霸業政治。不過,仔細考察項羽分封諸王建立列國,在中國歷史上是從來未曾有過的新制度和新秩序。受封的諸國,其國內行政,皆是郡縣制,領土大體為一郡或者數郡。各國自己制定曆法制度,任命官員,擁有軍隊,治土治民,是完全獨立的王國。各王由西楚霸王封授,對西楚有朝覲聽命、領軍隨同出征作戰等義務。項羽所開創的這種封王建國制度,在多國共主的天下形式上是承繼了西周春秋戰國,在郡縣鄉里的基層社會組織上已經脫不開秦制。這種融匯古今、對應現狀的結果,成為秦王朝走向漢王朝、郡縣制走向郡國制、中央集權走向地方分權、絕對皇權走向相對皇權之間的過渡。歷史行進到這裡,啟動了某種先行實驗,在不穩定的狀態中,展現出由統一帝國到聯合帝國的嬗變趨勢。

西元前二○六年的中國大地,依然是風雲不定的變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