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劉邦西進 一、李斯與章邯的配合

<前言>章邯的政治崛起和軍事勝利,其背後的支柱是李斯。這時候的章邯和李斯,是將相兩翼,內外一體。將相和,天下安,李斯與章邯間的信賴合作,是秦軍順利平定叛亂的政治基礎和安定條件。

鉅鹿之戰結束,王離軍被殲滅,章邯軍震恐。章邯指揮部隊步步為營,向河內郡方向收縮,在漳水南岸一帶,深壁高壘,作固守待援的準備。

章邯是長於防守反攻的名將,形勢不利,堅壁固守,集結待援,一旦時機成熟,突襲一舉破敵。消滅周文軍,他用的是這種戰術;擊潰項梁軍,他也是用的這種戰術。現在,他故伎重演。不過,這一次,他所面臨的內外局勢要嚴峻得多。二世元年,周文軍突然出現在咸陽郊外時,朝廷上下一致,調動一切能夠出動的力量,全權委任章邯,終於將周文軍擊敗。二世二年,章邯與項梁軍拉鋸苦戰時,朝廷內部已經有重大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尚未波及於前線,章邯軍得到王離軍和河東、河內軍的增援,一舉將項梁軍擊潰。鉅鹿之戰結束的二世三年十二月,王離軍被殲,章邯孤軍失援,面對的既不是如同周文軍那樣的臨時糾合起來的烏合之眾,也不是驕兵懈將的項梁軍,而是血戰大勝之後毫無鬆懈、步步緊逼過來的項羽統領下的各國聯軍。更為嚴重的是,由於秦王朝政局變化的結果,章邯在政府內部已經失去了依靠和後援,開始受到懷疑、猜忌和指責。

二世政權的建立,基於皇子胡亥、中車府令趙高和丞相李斯三人政治同盟的結成和奪權成功。政權建立以來,皇帝胡亥、丞相李斯和郎中令趙高是新政權的核心,一體同心牽引秦帝國的三駕馬車,共同執政。執政之初,胡亥以幼子僭越即位,既缺少政治經驗,又缺少政治資本,為了清除帝位的覬覦者,埋頭於和兄長之間的骨肉之爭。趙高以中車府令超升郎中令,外不能服公卿大臣,內不能服郎中宦者,如何有效控制宮殿內衛,協助二世掌握宮廷權力,是他專注的急務。丞相李斯是先帝老臣,德高望重的公卿首席,政績卓著,富有執政經驗,得胡亥信任,受趙高敬重,在三駕馬車的二世新政權核心當中,唯有他能夠溝通新宮廷和舊政府,協調二世皇帝和先帝舊臣們間的政治關係。新建的秦王朝二世政權,施政治國的主角,無疑是李斯了。

章邯是李斯信賴的先帝舊臣。始皇帝陵園工程,名義上的總負責人是丞相李斯,舉凡上奏匯報,由李斯領銜署名,真正負責具體工作、親臨現場監督工程的人,則是少府章邯。少府是九卿之一,相當於內務大臣,負責帝室的財政和宮廷內務,是政府的主要閣僚之一。這時候的李斯和章邯,上下一體,同心協力。周文軍進入關中時,身在驪山的章邯建議赦免刑徒編入軍隊,協助京師軍抗擊敵軍。他的建議因為李斯的支持而得以實行,章邯由此取得秦軍的指揮權。擊退周文軍以後,章邯得到帝國戰略後備部隊的補充,組建帝國中部方面軍出關作戰,成為秦軍的主力。出關以後的章邯,源源不斷地得到帝國政府的後勤支援,軍事進展順利,戰功卓著,被任命為負責鎮壓叛亂的帝國秦軍的總帥,統一協調各部秦軍的行動。大將章邯,手握重兵,一舉一動,足以影響到帝國的存亡,成為繼二世皇帝、郎中令趙高和丞相李斯之外的又一政治勢力,秦王朝政權的外在支柱。

章邯的政治崛起和軍事勝利,其背後的支柱是李斯。這時候的章邯和李斯,是將相兩翼,內外一體。將相和,天下安,李斯與章邯間的信賴合作,是秦軍順利平定叛亂的政治基礎和安定條件。然而,就在章邯軍順利進軍關東、逐一平定各地叛亂的時候,二世政權內部出現了重大的政治裂痕,丞相李斯和郎中令趙高陷於權力鬥爭,二世皇帝最終站在了趙高一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