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項羽的崛起 四、圍城鉅鹿

<前言>章邯再次施用圍城打援的戰術,包圍鉅鹿,以逸待勞,如果六國援軍前來,則以優勢兵力在鉅鹿一帶作戰略決戰;如果六國援軍不至,待鉅鹿糧盡兵疲,一舉攻佔。

王離所統領的秦北部軍主力在進入太原郡、收復上黨郡以後,一部東出太原,兵臨井陘,由恆山郡方向威脅趙國,一部進入河內郡,沿黃河東進,威脅邯鄲郡南部,由南北兩面形成夾擊趙國首都信都之勢。王離軍所用的這個戰略,大致同於二十年前其祖父王翦滅趙所用的戰略。秦王政十八年,王翦統領秦軍一部由上郡進入太原,出井陘關攻擊恆山郡,由北路南下擊趙,另一名將軍楊端和統領秦軍一部由河內郡東進北上,直接攻擊邯鄲,兩軍南北夾擊滅趙。不過,時過境遷,由於有齊國和燕國的支援,趙、齊兩國聯軍頑強作戰,王離軍的進攻似乎並不順利。由太原東出的秦軍與趙國軍隊相持於井陘關一帶,由河內北上的秦軍被趙齊聯軍阻擊於漳水南岸。從二世二年三月到八月,黃河以北的北部戰場,秦軍與趙、齊、燕軍的戰事,處於僵持拉鋸狀態,直到章邯軍兵敗東阿、退守濮陽以後,僵局方才打開。

二世二年八月,章邯軍在東阿大敗於項梁軍,退守濮陽城,引黃河水修築環城水壕,背靠黃河,構築起堅固的防守工事,堅守待援。當時,項梁統領楚軍主力先圍濮陽,後攻定陶,楚軍項羽、劉邦部隊南下雍丘、外黃、陳留,消滅了由李由所統領的秦軍增援部隊,切斷了由三川方面支援濮陽的道路。在濮陽緊急的情況下,停留於漳河南岸的王離軍部隊秘密集結南移,與河東和河內軍的援軍一道,在濮陽附近渡過黃河增援章邯軍。章邯軍得到王離軍和河東、河內軍的增援,軍勢大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奔襲定陶,一舉將項梁軍主力徹底擊潰。定陶之戰結束後,章邯認為黃河以南殘留的叛亂軍大勢已去,難以再成氣候。通過定陶作戰,他也認識到南北兩支秦軍主力聯合作戰的威力。在章邯的統一部署下,秦軍主力悉數渡過黃河,準備一舉消滅趙國,徹底平定黃河北部地區的叛亂。

章邯軍渡過黃河以後,秦帝國兩支主力部隊會師聯合作戰,大破趙國和齊國聯軍,乘勝攻陷了趙國的舊都邯鄲城。章邯下令將邯鄲城牆撤毀,將當地居民強行遷移到河內郡,杜絕他們再次據城反抗的可能。趙軍戰敗、邯鄲失守以後,趙國放棄了首都信都,舉國東遷,退入鉅鹿城(今河北平鄉西南)中,一方面依託齊國作長期堅守的準備,一方面向各國緊急求援。針對當時的形勢,章邯和王離對秦軍的戰略做了新的調整部署。王離軍追擊趙齊聯軍進入鉅鹿郡,將趙王君臣及趙齊聯軍主力圍困在鉅鹿城中,作攻堅破城的準備。章邯軍留在河內和邯鄲郡內,掩護王離軍,確保敖倉的糧食能夠源源不斷的運到鉅鹿前線。

章邯用兵,有幾個特點。一是善於奇襲。面對優勢敵軍,先示弱以懈怠對方,同時秘密集結兵力,然後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舉將其擊潰。戲水擊敗周文,定陶攻破項梁,用的都是這個戰術。二是重視糧道後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章邯深知後勤供應是軍隊的生命線。滎陽之戰,先攻敖倉,迫使田臧軍前來會戰,用的就是攻糧道的戰術。此次大軍深入敵國境內作戰,確保後勤通道,自然是大事中的大事,故而親自指揮執行。三是圍城打援。章邯進攻魏國,將魏王魏咎和魏軍主力圍困在臨濟城中,誘使齊國和楚國的軍隊前來救援。章邯早有所備,趁兩軍遠道而來,以逸待勞,先擊潰齊軍,殺死齊王田儋、魏相周市,再攻擊楚軍,敗走項它、魏豹,最後回軍攻打臨濟,迫使孤立無援的魏王魏咎投降自殺。圍困鉅鹿城,秦軍集中中部軍和北部軍兩大主力,做了長期作戰的準備。章邯再次施用圍城打援的戰術,包圍鉅鹿,以逸待勞。如果各國援軍前來,則以優勢兵力在鉅鹿一帶作戰略決戰;如果各國援軍不至,待鉅鹿糧盡兵疲,一舉攻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