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秦帝國的民間暗流 六、黃石公傳下了兵書

<前言>在秦政府眼裡,張良是死罪要犯,宛若今天美國政府眼裡的賓拉登;而在六國舊人的眼裡,張良是天地英雄。以黃老智者的黃石公看,英雄張良,宛若璞玉尚需雕琢。

刺殺秦王不果以後,秦政府的追查日益緊急,張良於是改名換姓,東遷到東海郡下邳縣(今江蘇睢寧西北)隱居下來。東海郡大致在現在的江蘇省,過去是楚國的東邊領土,遠離秦的中心地關中地區,山高皇帝遠,是秦王朝的統治相對薄弱的地方,也是違法不軌、牛鬼蛇神隱居聚集的樂土。秦末之亂中崛起的英雄豪傑,出於東海及其鄰近地區的不在少數,如韓信是東海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陳嬰是東海東陽(今安徽天長西北)人。下邳縣是東海郡鄰接泗水郡的邊縣,緊鄰下邳的泗水下相縣(今江蘇宿遷西南),是項氏一族的遷徙聚居地,張良與項氏一族的密切關係,由此生發;張良與劉邦的關係,也是因為東海與泗水相鄰,下邳與沛縣相距不遠的地理牽連。

話說張良在下邳隱居已久,有一天,張良獨自一人在城中漫遊,經過流經下邳城的沂水橋頭時,迎面走來一位身著布衣的老者。老者走到張良的近處,不知是不小心還是出於故意,鞋子掉到了橋下。老者回頭看著張良說:「小子,到下面去把鞋給我撿上來。」張良是六國貴胄後裔,刺殺始皇帝的主謀,雖說是亡命在逃,也是年輕氣盛、英雄一方的人物。聽了老者的話,張良不禁愕然怒起,恨不得一拳打將過去。只是看在對方年老的份上,強忍下來,下得橋去,將鞋拾取上來。老者毫無感謝之意,伸出腳來吩咐張良道:「給我穿上。」張良心裡有些搗鼓了,既然已經撿上來了,那就穿上吧,於是跪下身來,為老者將鞋穿上。老者坦然讓張良為自己穿上鞋後,站起身來,微笑而去,沒有留下一句話。張良大吃一驚,目送老者遠去。老者走出有五百來步遠,轉身又走了回來,指著張良說道:「你小子可以教得出來。五天以後的平明時分(天亮時),在這裡等我。」此時的張良,知道老者不是一般的人,於是跪下來施禮答道:「明白了。」

五天以後的平明,張良如約前往,不料老者已經等在沂水橋頭。老者怒斥張良說:「與老人有約,反而後到,成何道理?」說完轉身離去,只丟下一句話:「五天以後早早來。」

五天以後,張良早了一個時辰,雞鳴時分就趕到橋頭,老者又已經先到了,再次怒斥張良說:「為何還是晚到?五天後再來。」

又過了五天。這次張良不敢有稍許怠慢,未到半夜就出發前往橋頭等待。不久,老者也來了。老者見了張良,高興地說:「這回就對了。」從懷中取出一個絲綢包袱遞給張良說:「這裡有帛書一部,讀通了可以成為輔佐王者的師傅。十年以後興事發跡,十三年後來濟北相見,縠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話說完,老者轉身離去,再沒有話,也從此不再出現。天亮以後,張良打開包袱,裡面是一部用墨寫在絲綢上的兵書,篇題是「太公兵法」。太公者,周文王、周武王的軍政導師姜子牙也。姜子牙善於兵法謀略,輔佐文王行政強兵,輔佐武王滅殷興周,被尊稱為姜太公,封地就在領有濟北的齊國。《太公兵法》,據說是姜太公的著作,是他一生政治軍事經驗的總結。張良深感奇異,從此將這部書帶在身邊,隨時翻閱揣摸。

贈書教導張良的這位老者,後來被稱為黃石公。黃石公的得名,源於他留給張良的那句話,「十三年後來濟北相見,縠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據說,十三年後,張良跟隨劉邦經過濟北郡,果然在縠城縣境內的縠城山下見到了一塊黃色的石頭,張良大為感銘,取下石頭寶貴珍藏,奉時祭祀。張良死的時候,將這塊石頭放在自己的棺槨中一同埋葬,囑咐後人,掃墓祭祀的時候,一定要供奉黃石,如同自己生前。

黃石公與張良的故事,是司馬遷採訪收集的傳說。司馬遷不是迷信鬼神的人,但他以為人世間的怪異神奇是有的。張良本身就是一位神奇的人物,他早年刺殺秦始皇,後來輔佐劉邦平定天下,晚年超脫人世辟穀求仙,一生不同凡響,為人行事,宛若有仙人指引。司馬遷以為,張良見黃石公的事,怪異是怪異,也在人間的情理變異之中,所以特別詳細地記錄下來。

歷史不僅是往事的記錄,也是對於往事的解讀。作為一種歷史學的解讀,張良是信奉黃老道家的人,黃老道家是假託黃帝和老子為始祖的新道家學派。假託黃石現身的老者,大概是戰國末年黃老道家的一位智慧的傳人。黃石公當是齊國濟北縠城人,齊亡以後,避難遷居下邳,雖說是隱居,卻密切關注天下形勢。張良來到下邳,他的身世來由、一舉一動,都在黃石公的眼目中。張良是韓國貴胄後裔,韓滅以後,他主謀刺殺秦始皇,驚天動地。在秦政府眼裡,張良是死罪要犯,宛若今天美國政府眼裡的賓拉登;而在六國舊人的眼裡,張良是天地英雄。以黃老智者的黃石公看,英雄張良,宛若璞玉尚需雕琢。刺殺秦始皇,不過是恩怨發於個人的匹夫之勇,而為祖國復仇的大業,其根本在於推翻暴秦,恢復故國。行事偏離根本,逞意氣於一搏,正是年輕氣盛、少年方剛的血氣。若要成就大事,尚需要加以打造磨練。就性情而言,強權暴政之下,首先要能夠韜晦隱忍,等待時機;就行事而言,復國滅秦,一定是有組織的軍政大事,需要相當的智慧謀略,兵法政略的學習正是眼下的要事。黃石公自感年事已高,有意將自己密藏多年的兵書託付於張良。他用忍耐試探,一而再再而三地委屈張良,良苦用心,意在磨練英才。

黃石公交付給張良的《太公兵法》,就是假託姜太公名義的古代兵書系列,至今流傳於世的,有《黃石公三略》、《陰符經》和《六韜》。我通讀三部太公書,感歎有加,張良後來輔佐劉邦平定天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他的智慧謀略,正是淵源於《太公兵法》。據說張良修得《太公兵法》以後,說與別人聽,都沒有反應,說與劉邦聽,劉邦馬上覺得好,當即一一實行。由不得張良感慨:「沛公殆天授。」從此不願意離去。天授天授,上天所授與也。張良的聰明智慧,是上天所授;劉邦的英斷決行,也是上天所授。上天又假手黃石公和《太公兵法》將二人連接在一起,打造出君主和帝師、主帥和謀臣的天作之合。

我讀《六韜》之<文韜.文師篇>:「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武韜.發啟篇>:「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獸,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共濟,濟則皆同其利,敗則皆同其害。」大有豁然開朗之感。多年以前,我在考察劉邦集團的時候,曾經提出「共天下」的理念,即共同所有、公平分配天下權益的意識,是劉邦集團的原則和共識;劉邦集團之所以能夠取得天下,新建的西漢王朝之所以能夠克服秦始皇的絕對專制皇權,發展出一種新型的有限皇權,其思想根源就在這裡。

劉邦集團「共天下」的理念,是由張良提出來的。西元前二○二年,劉邦和項羽決戰陔下,張良正式向劉邦提出,只有君主能夠與諸侯臣下「共天下」,才能上下內外協力,擊敗項羽,取得勝利。劉邦接受了張良的建議,與各國約定共同分配天下權益,終於集結諸侯國聯軍,一舉擊敗項羽。當時我考察這段歷史時,致力於共天下理念對漢王朝政權影響的追究,未遑探索共天下思想的來源。眼下如今,當我為黃石公賜書張良再次通讀《太公兵法》時,意外尋跡到共天下理念的思想來源,釋然之餘,得到一種由人及書、由書及人、思想推動歷史、歷史啟發思想的融通關聯。

信哉《太公兵法》,大哉共天下理念,其存在和影響,綿綿不絕於兩千年後的今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