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秦帝國的民間暗流 四、韓國貴族張良

<前言>張良是王室血統的貴族,聰明智慧的青年,經歷國難家難以後,對於偉大先祖的懷念愈益深厚,對於破滅之祖國的愛戀愈益執著。他內心深藏對於秦國的仇恨,一心一意要為韓國復仇。

就在劉邦在泗水亭長任上廝混著時,張良遷居到了沛縣附近。

張良是韓國貴族的後人,本姓韓,與韓國王室同姓。韓國的先祖出於周天子王室,是姬姓的一支,後代在晉國任官,受封於韓原(今陝西韓城),取封地韓原的韓字為氏,從此姓韓。西元前四五三年,晉國大臣趙氏、魏氏、韓氏三家瓜分晉國,韓國建國,成為後來的戰國七雄之一。張良的祖父韓開地,在韓昭侯(前三六二—前三三三)、宣惠王(前三三二—前三一二)和襄哀王(前三一一—前二九六)的時候做過丞相,父親韓平是韓釐王(前二九五—前二七三)和悼惠王(前二七二—前二三九)的丞相。

一家父祖兩代輔佐五世韓王做丞相,雖說是古來世卿世祿的遺留,如此越代久任,畢竟是少有,足以見得張良一家與韓國關係的深厚。

張良的父親韓平於悼惠王二十三年(前二五○)去世,當時,張良年紀還很小。悼惠王在位三十四年,前二三九年去世。次年,韓國最後一位國王韓王安即位,僅僅在位九年就成了秦軍的俘虜。從張良的父親韓平去世到韓國的滅亡,二十來年間,韓國年年歲歲籠罩在秦軍蠶食攻擊的威脅之中,風雨飄搖,苟延殘喘。前二四九年,秦軍攻取韓國的要塞成皋和滎陽,建立三川郡,將韓國攔腰截為南北兩部。前二四六年,秦軍再次攻取韓國北部領土上黨郡。前二四四年,秦軍奪取韓國十三座城池。前二三三年,在秦國的強大軍事壓力之下,韓王安被迫表示願意成為秦國的藩臣,納地繳璽,順從秦王政的要求,送王室貴族、法家學者韓非到秦國見秦王。前二三一年,韓國南陽郡代理郡守騰投降秦國。次年,秦國任命騰為將軍,統領秦軍攻破韓國首都新鄭,韓王安被俘,韓國滅亡。

秦軍滅亡韓國以後,設立潁川郡,按照秦國的方針制度處置韓國的遺民。秦滅韓國,韓王安沒有作殊死的抵抗,開城投降。秦對韓國的處置,比較寬容。首先,秦國將被俘的韓王安遷離韓國,移居到陳郡陳縣附近。陳縣在現在的河南省淮陽市,離韓國首都新鄭不遠,本來是楚國的舊都,此時已經被秦軍攻佔。秦遷徙韓王安到楚國舊地,目的當然是隔斷韓王與本國間的聯繫,遷徙之地離韓國舊都不遠,又是向韓國遺民,以至向將要征服的其他五國君臣官民表示懷柔寬容。秦國對於韓國的貴族官僚,也沒有作嚴厲的報復,容許他們在故鄉居留,土地財產也予以保留。

然而,韓國人執著於故國、仇恨秦國的民情,始終根深蒂固。前二六二年,秦軍第一次南北分斷韓國,韓國被迫將北部領土上黨郡割讓與秦國時,上黨軍民誓死不願作秦國人,在郡守馮亭的率領下歸降趙國,引發秦趙之間的長平大戰。三十六年後的前二二六年,也就是韓國滅亡以後六年,韓國舊都新鄭爆發大規模的反秦叛亂。新鄭的叛亂雖然被鎮壓,因為波及到韓王安的遷徙地陳縣,進而引發了以陳縣為中心的楚國地區爆發更大規模的反秦叛亂和秦楚之間的新戰爭。在以陳縣為中心的反秦戰爭中,出現了兩位著名的歷史人物:一位是楚國公子昌平君,他長期居留在秦國,受秦王政信任被派遣到陳縣主持當地軍政,懷柔楚人;另一位是項羽的祖父項燕,他身為楚國抗秦的大將,策動昌平君反秦成功,在陳縣大敗秦軍將領李信所指揮的二十萬攻楚秦軍,避免了楚國早早滅亡的命運。

韓國亡國時,張良已經二十多歲。二十多年間,天天的耳聞目睹,都是秦軍攻城壓境、國勢一天天衰微的苦難和辛酸。他還沒有進入韓國的政界,秦軍已經攻入國都新鄭,身不由己成為亡國遺民。張良是具有王室血統的貴族、聰明智慧的青年,經歷國難家難以後,對於偉大先祖的懷念愈益深厚,對於破滅之祖國的愛戀愈益執著。他內心深藏對於秦國的仇恨,一心一意要為韓國復仇。

新鄭反秦叛亂,張良天生有參加的條件,他有什麼具體行動,我們已經無法考察。不過,他不可能不捲入其中,他深受此事的影響,也完全可以想像得到。張良後來離開韓國,到他鄉遊學任俠,他最重要的停留之地,就是陳縣。我們前面已經談到過,戰國末年,陳縣一直是反秦的熱土,層累著楚國舊都、韓王遷地、昌平君和項燕的反秦據點等種種歷史積澱。進入帝國以來,反秦的暗流也始終在陳縣一帶湧動。據我們有限的所知,魏國的游俠名士張耳和陳餘,被秦政府通緝後,是逃到陳縣作里監門潛伏下來的;發動秦末起義的首事者之一的吳廣,是陳縣近鄰陽夏縣人,而陳勝、吳廣在泗水郡大澤鄉起義後,迅速西進,直趨陳縣,得到陳縣父老鄉親的熱烈擁護,在陳縣建國定都,都是出於陳縣獨特的地理和歷史條件。張良在陳縣一帶活動,結交了不少反秦的豪俠英雄;陳縣的反秦風土,也加深了他為韓國復仇的決心。

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軍事鎮壓和法制建設雙管齊下,逐一平息各國的武裝反叛,以郡縣什伍戶籍制為基礎的帝國化政策在各地步步推行,政權日趨鞏固,統治日趨強化。年輕氣盛的張良,眼見復興祖國的希望越來越渺茫,覺得別無選擇,決心以個人之力,刺殺秦始皇以報秦國滅韓的深仇大恨。

古今中外,刺殺既是個人復仇的方式,也是政治鬥爭的手段。作為政治鬥爭的手段,刺殺在兩種情況下是有效的選擇,一是在弱小對抗強大,無法做有組織的對抗時;二是在強大敵人的權力運作集中於個人時。春秋末年,負氣的名將伍子胥由楚國逃到吳國,將勇士專諸推薦給吳國的公子諸光,刺殺了吳王諸僚,使公子諸光做了吳王,出兵攻破楚國,報了楚王殺死自己父親和哥哥的冤讎。戰國年間,嚴仲子與韓國丞相俠累有仇,請動武俠聶政刺殺俠累,在歷史上留下了嚴仲子得人、聶政聶榮姊弟剛烈俠義的千古英名。秦滅韓國後的第三年,燕國太子姬丹派遣荊軻刺殺秦王嬴政,雖然功虧一簣,「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情豪義,至今尚迴盪在人們的耳邊。

亡國後的張良,從貴胄公子淪落為民間的游俠。當他的弟弟不幸早逝的時候,家中尚有家僮三百餘人和大量的土地財產。張良草草埋葬了弟弟,將全部家產變賣出售,仗義疏財,廣交天下豪傑,四處尋求可以刺殺秦始皇的勇士。張良先在陳縣一帶活動,後來繼續東去。據說他曾經流落到朝鮮半島,見過東夷君長倉海君。古來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秦攻取燕國首都薊城,燕國舉國東移到遼東,秦軍東進遼東滅燕,燕人逃往朝鮮半島的不在少數。也許,張良確是追尋燕人足跡到過朝鮮,也許,倉海君只是近海地區的豪士賢人,而張良是上窮碧落下黃泉,遍遊天下,終於通過倉海君得到一名壯勇的武士,可以揮動一百二十斤的鐵椎。張良開始實施刺殺秦始皇的計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