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高祖還鄉 布衣天子的故鄉情結

劉邦一回到沛縣就做了四件事:

一是開懷暢飲

當初的劉邦只是一個混吃混喝的基層小吏,現在富有四海,衣錦還鄉,當然要顯擺一下。於是,劉邦特意安排了盛大的酒宴,召集所有故交好友暢談共飲。一次不能盡興,竟連續暢飲了十幾天。準備返京之時,沛縣的父老鄉親再三挽留,他對鄉親們說,我們來的人太多,你們供應不起啊。臨別時,沛縣百姓空城相送,獻上酒肉。劉邦為此又留下,在沛縣城西設帳暢飲了三天。

二是載歌載舞

返鄉期間,劉邦創作了生平第二首楚聲短歌——《大風歌》。他親白挑選了一百二十名沛縣少年(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組成了一個兒童合唱團,教他們演唱《大風歌》。每到飲酒酣暢時,更是親自擊築,放聲高唱: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兒童合唱團應和伴唱,劉邦翩翩起舞,熱淚盈眶。

三是施恩沛邑

酒宴上,劉邦對沛縣鄉親們說,遊子無論身在何方都無時無刻不思念故鄉(遊子悲故鄉)。我現在雖然住在關中,但百年之後我的靈魂仍然會思念著故土。當年我以沛公的身分起兵,誅滅暴逆,得到天下,現在我決定將沛縣做為我的湯沐邑,永久免除這裡百姓的賦稅和徭役。

四是加恩豐邑

沛縣的鄉親們紛紛向劉邦請求,我們有幸得以世世代代免除賦稅徭役,可是您故鄉豐邑的百姓並沒有這麼幸運,懇請皇上憐憫豐邑百姓,讓他們也享受到您的恩澤。劉邦說,豐邑是我出生的地方,我絕對不會忘記,但雍齒叛亂的時候,豐邑百姓都反對我,投靠了魏國,這一點我也不會忘記。在沛縣百姓的再三懇請下,劉邦最終答應,世代免除豐邑百姓的賦稅傜役。

衣錦還鄉,劉邦著實風光;快意恩仇,也藉機報復了一把;施恩豐沛,更是得意。

是的,劉邦對這次還鄉很是重視。從時間上看,前前後後一共停留了近二十天;從健康上看,他的身體狀況良好。出征黥布前,劉邦的病情已然是相當嚴重,還曾下嚴詔謝絕接見眾臣。後來樊噲闖宮,大臣規勸,呂后相託,才「逼」得他抱病上陣。雖然這次征程進展順利,但劉邦不幸第二次身受致命箭傷。舊病新疾積於一身,導致他回京五個月後便與世長辭。而在沛縣的二十天裡,他還興致勃勃地與鄉親們痛飲,長歌,擊築,起舞,不能不說是奇蹟。從活動上看,他的一系列安排都規模浩大,情真意切,足見其對故鄉的懷念與感恩之心。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劉邦如此重視這次還鄉之旅呢?

一是布衣出身

恐怕只有當過窮人、受過苦的開國皇帝才會如此重視還鄉省親。從父輩手中順承王位的君王大都沒有這樣的情懷,因為他們從小生活在深宮之中,與故鄉幾乎沒有什麼聯繫,甚至終生都沒有回過故鄉。布衣出身的開國之君則不一樣,他們本來就是一介布衣,在故鄉生活了多年,對故鄉自然有種眷戀之情。高帝劉邦在故鄉生活了四十八年,在外打拚不過十五載,對故土的眷戀之情自然比世襲的皇帝們濃厚許多。而他的兒子、孫子們沒有這般濃烈的故鄉情誼,是情有可原的。

二是衣錦還鄉

所謂布衣天子,也就是說天子原本是一介平民,從小的玩伴、親戚都在故鄉。一朝稱帝,渴望回鄉看看,不只是為了「炫耀」,更為了滿足自身的情感需求。而劉邦打小就生活得不如意,連父親都看不起他,這樣的經歷使他更需要得到故鄉民眾的認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