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狡兔死乃烹走狗

對韓信之死歷來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是認為他自作孽不可活,誰教你造反啊,自古造反不是你死就是我死;他劉邦不死,你韓信就必須死;二是認為他死得很冤,比竇娥還冤,他的字典裡沒有「造反」兩個字。韓信冤還是不冤,關鍵就在於是否造反上。

我們先來看看認定韓信謀反的說法,其依據主要是《史記.淮陰侯列傳》上的相關記載,追溯起來是一個相當糾結的過程。

韓信滅齊後,項羽便派武涉去做韓信的工作,希望他保持中立,並許以各種好處。韓信斷然拒絕,甚至講出「雖死不易」的話。武涉的一番話雖沒讓韓信動心卻讓他的謀士蒯通動心了。後來他三番五次勸韓信保持中立,都如對牛彈琴,一無所獲。那時候,韓信是定若磐石,鐵了心追隨劉邦。我們不妨來看一下蒯通力勸韓信時的說詞。

他首先告誡韓信,你別以為幫漢王打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就能受封為王,然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你這是癡人說夢。蒯通一語道破天機,徹底洞穿了韓信誓不叛漢的危險所在。

為什麼說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呢?那是因為歷史無數次地證明: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韓信死心塌地對劉邦寄予厚望,實在是單純幼稚。

蒯通為了說服韓信,還引用了兩個例證:

一是張耳、陳餘反目成仇

常山王張耳、成安君陳餘那可是半個餅都得分著吃的生死之交啊,但卻在巨鹿之戰中反目為仇。在楚漢之爭中,陳餘更是以張耳的人頭做為出兵支持劉邦的條件。後來張耳降漢,率兵滅趙,斬了陳餘,成為天下人的笑談。要說這交情,張耳和陳餘可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為何終究還是會分道揚鑣,誓不兩立?因為一切災難與罪惡都源自慾望太多,人心難測。您現在效忠漢王,但您和漢王的交情顯然不及張、陳二人,而矛盾卻遠比他們更深、更複雜。所以,您覺得漢王一定不會殺你,這絕對是個錯覺。

二是文種功成被殺

文種當年幫助越王勾踐富國強兵,稱霸天下,立下蓋世奇功,最終卻被殺害。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從交情上來說,天下沒有人能勝過張耳和陳餘曾經擁有的情誼;從忠誠方面來說,天下沒有人能超過大夫文種的赤膽忠心,但他們最終都沒落得好下場。

除了朋友關係的不牢靠,蒯通還明確指出,自古以來功高震主的人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

韓信的功勞實在太大:渡西河,虜魏王,擒夏說,下井陘,殺陳餘,脅燕國,定全齊。消滅楚兵二十萬,斬殺楚將龍且。不敢說後無來者,至少是前無古人。立下「不賞之功」,身在人臣之位,卻坐擁「震主之威」,「歸楚,楚人不信;歸漢,漢人震恐」。韓信還能去哪裡呢?

一番慷慨陳詞之後,蒯通得到的回答很出人意料:先生,您說了大半天了,渴不渴啊,來喝杯茶,歇一歇,這是一件大事,不能草率的,讓我考慮考慮。

過了幾天,蒯通見韓信還在猶豫,沒有任何行動,便試圖再次做他的工作。然而,前面的話已將問題說得很透徹了,他還能再講出什麼高見呢?

一是人要善於聽勸

蒯通告訴韓信聽人勸,吃飽飯,盛口於聽取正確意見是成功的法寶,能反覆考量就能把握成敗的關鍵。一旦做出錯誤的決定,想長保平安就會很困難。能廣泛聽取意見而又能做出正確判斷的人,就不會被花言巧語迷惑。

二是奴僕思想後果嚴重

甘心屈人之下肯定會失去當帝王的可能,滿足於做個普通臣子定然會喪失做卿相的機遇。

三是猶豫不決將會喪失良機

聰明人善於決斷,生性多疑容易貽誤大事。只盯著眼前的芝麻綠豆,就會看不見天下大局。看得很清楚卻不敢行動,「百事之禍也」。所以說,「猛虎之猶豫,不如蜂蠆致螫;騏驥跼躅,不如駑馬之安步」,勇士瞻前顧後,不如庸人果斷行動,有聖人智慧閉口不言,不如啞巴以手示意。這些都是說「言貴能行之」。「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韓信不忍背叛劉邦,再加上自認為功勞大、地位穩固,於是謝絕了蒯通的好意。

蒯通見韓信主意已定,便不再勸,他也知道自己惹下了大禍,只好變了個套路,開始裝瘋賣。

這段時期,韓信決定不反主要因為以下四個原因:

首先,對劉邦仍存幻想。

其次,沒有稱霸之志。

再次,對劉邦臣服的惰性。

最後,遇事猶豫不決。

韓信滅齊後對劉邦仍然充滿幻想,是有多種考慮的。

首先,他得意自己所立的戰功

這是韓信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期。滅魏、亡代、破趙、脅燕、占齊,最值得驕傲的經典戰事都是在這段時間內發生。他的才能天下無人不知,功勳天下無人可比。對此,韓信自己也充滿信心。

其次,知恩圖報

當年漂母的一飯之恩,韓信能以千金相報;令他蒙受胯下之辱的無賴,他也委以重任。下至寄食裹腹之情,上到皇恩浩蕩之義,他都辱吩忽不忘。尤其是對劉邦,韓信更是心懷感激之情。

當然,他也認定劉邦絕對不會虧待自己,正是這種幻想讓他不可能在此時和劉邦分道揚鑣,即便被劉邦奪去了軍權,他也沒意識到危險,更別說提高警覺了。

再次,沒有稱霸之志

韓信是一個胸有大志之人,但他的大志,不是項羽的霸主之志,也不是劉邦的帝王之志,而是裂土封王之志。他在漢中對策時建議劉邦「以天下城邑封功臣」,既是一種籠絡人心手段,又是他本人的人生追求。滅齊後,韓信其實有兩個選擇:一是甘心交出兵權,當順臣;二是與劉邦、項羽鼎足三分天下;交出兵權,韓信當然不甘心;但為一方霸主,韓信又實在不敢想。求封「假齊王」無疑是他裂土封王志向的外在表現,所以武涉、蒯通都無法說服他。

另外,對劉邦的臣服惰性

韓信有著濃厚的傳統主僕思想,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對劉邦愚忠到底。

最後,處事優柔寡斷

漢六年劉邦以到夢澤遊玩為藉口,突然出現在韓信面前,奪去了他的軍權,這讓韓信很受傷。

面對劉邦的突然造訪,韓信甚至想到了「欲發兵反」。原因無非兩個:一是奪齊王軍權,二是收留鍾離眛。前者是劉邦所為,後者是韓信所做;前者是遠因,後者是近因;遠有教訓,近有禍根。

雖然《史記》中沒有任何文字表述過,韓信對軍權被奪有何不滿情緒,但這件事在他心中肯定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要不然他就應當毫無顧忌地去陳地拜見劉邦才對。「欲發兵反」,說明韓信此時已經動搖了,心裡矛盾重重。那麼,他還在擔心些什麼呢?他擔心自己判斷失誤。既然如此,為什麼「恐見禽」呢?因為他更擔心劉邦這次是玩真的。想造反,又怕自己判斷錯了。對不起恩主;想大大方此去見劉邦,又怕有去無回,糾結啊。

那麼,韓信這次謀反了嗎?沒有!有什麼證據呢?有。

「自度無罪」!

如果韓信真的謀反了,他會「自度無罪」嗎?如果韓信「自度無罪」,肯定就沒有謀反。

儘管韓信「自度無罪」,但劉邦會放過這次,削弱韓信的機會嗎?不會,很快韓信被降為淮陰侯;如果韓信真有謀反,劉邦會這麼輕易地放過他嗎?那怎麼可能!一旦造反那可就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韓信收留鍾離眛是出於義氣和交情,並不是想要謀反。

韓信甘心為臣為奴,卻沒有修煉好為臣為奴的心態。和蕭何一比,他的劣勢就顯出來了。蕭何從來不在劉邦面前逞強爭勝,時時低調、處處自危。而韓信毫不避諱,被封為楚王之後,他千金酬漂母,高官待少年。一有出行,陳列軍陣,威風八面,擺出唯我獨尊的架勢。陳列軍陣保持戒備,招惹了劉邦的忌諱;擅自收留鍾離眛,撩動了劉邦的神經。

這是劉邦對韓信不信任的原因之一。韓信的軍事才能天下無人能比,對登上帝位之後的劉邦來說,韓信已成為他劉氏江山的最大威脅。說到底,這才是劉邦對韓信下手的根本原因。

明擺著是一件冤案,劉邦當然找不出任何證據,韓信好歹暫時躲過了死劫。失去了封國,他只能住在京城,手無寸兵,賦閒在家。從此,怨恨之情日積月累,拒不上朝不說,更恥於和絳、灌等人為伍。

被劉邦襲捕時,韓信曾高喊:「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這表示他開始醒悟。被降為淮陰侯後,他更是深切地感受到劉邦對自己的不公。

誘捕械囚、撤王削藩,這讓一個愛虛榮、要面子的大功臣怎麼受得了?韓信心灰意冷,覺得太丟人了,顏面盡失。他看清了劉邦的真面目,幻想破滅了,一生奮鬥所得也瞬間消失。愛之深恨之切,此前的感恩化為此後的舊恨新仇。韓信由不反到「欲發兵反」,再到與陳豨同反,這一步步的心路歷程發人深省。

關於韓信謀反之事,史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