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記載,張良隨劉邦定都關中後「杜門不出」,這是為什麼呢?他在「道引,不食穀。」「道引,不食穀」實際上是漢初流行的一種氣功。他的這種做法被宋人司馬光稱為「等功名於物外,置榮利於不顧」。明人更寫出「張良范蠡笑人癡」的詩句,將張良和范蠡相提並論,認為其功成身退。
張良在後世享有著「功成不居」的美名,他真的是「功成不居」嗎?關於這一點,學術界的認識並不統一。
一是認為張良的確抱病,「杜門不出」為養病;二是認為張良明哲保身,「杜門不出」為避禍。究竟誰說得對呢?
《史記.留侯世家》記載:張良多病,從未親自領過兵,而是做為一位出謀畫策的謀臣,時時伴在劉邦左右。漢三年,楚漢之爭激戰正酣。到了漢六年受封留侯後,張良明確表示,自己願意扔去世間俗事,追隨赤松子遊仙,學習道引辟穀。
《漢書.張陳王周傳》中有這樣的記載:「良多病,未嘗特將兵,常為畫策臣,時時從。」又載:「良從入關,性多疾,即道引不食穀,閉門不出歲餘。」
《史記》、《漢書》兩部原始文獻的記載,也從側面印證了張良「多病」的說法。在《史記.留侯世家》中司馬遷曾寫道:起初我以為張良是位高大魁梧的男兒,等看到他的畫像時才發現,他竟有著美麗女子般的容貌。若是真長得像一位美女(好女),估計體質的確也好不到哪裡去吧!
高帝十一年,黥布叛亂,劉邦帶病親征,留守的大臣們送行至灞上,張良也抱病前來。做為劉邦身邊至關重要的謀士,張良理應隨駕出徵才對,但疾病迫使他不得不缺席。到達曲郵,張良病勢加重,他叮囑劉邦用兵時千萬不要和楚兵爭鋒,並建議讓太子監管關中軍隊。劉邦對他說:雖然子房你重病在身,不過我還是希望,即便是躺在病榻之上,也要輔佐太子。這番言語中透露的信息表明,此時張良已經病得不輕了。
高帝十二年,劉邦征黥布時身受致命箭傷,回到京城時已經無藥可救。彌留之際,呂后向劉邦三問相國人選,劉邦分別以蕭何之後曹參,曹參之後王陵、陳平,一一應對。曹參、王陵、陳平,甚至連周勃也成為預備太尉的人選,唯獨張良未被提及。一方面,張良本非相國,此職一直由蕭何擔任,不提他也屬正常;另一方面,張良病勢沉重,特別是在高帝十一年、十二年,愈加嚴重起來,劉邦自然會有所顧忌。
張良抱病在身,確有此事,不過這病到底有多嚴重呢?劉邦遷都關中之前,張良隨他滅秦、滅項,形影不離,為何劉邦一翻身做了皇帝,他反倒病得無法工作了呢?
高祖六年劉邦定都關中,直至此時,關於張良的病情未見其他文獻有明確記載。不過張良從此時開始便「杜門不出」,可見其中確有生病的因素,當然,除此以外應當有其他原因。
一是知足。張良自稱,家中五世擔任韓國國君的相國(家世相韓),韓被秦滅,不愛萬金,要為韓報仇。現在,以「三寸舌」成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達到布衣生活的頂點,對我張良而言,已經十分滿足了(足矣)。所以「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
二是自保。司馬光作了這樣的解釋:人生必死,猶如黑夜必有黎明(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猶夜旦之必然)。從古至今,沒有一個人可以超越生死而獨立存世(自古及今,固未有超然而獨存者也)。像張良這樣明達事理之人,肯定知道神仙之說是騙人的鬼話(以子房之明辨達理,足以知神仙之為虛詭矣)。然而,張良卻宣稱要跟隨赤松子遊仙,恰是這樣的托詞,倒可以看出其超凡的智慧(然其欲從赤松子遊者,其智可知也)。身為人臣,最難處理的就是如何對待功名(夫功名之際,人臣之所難處)。三傑之中,韓信族誅,蕭何入獄,不都是因為聲名太盛卻不知身退(淮陰誅夷,蕭何繫獄,非以履盛滿而不止耶)。只有張良,托稱求仙,擺脫世間俗物(故子房托於神仙,遺棄人間)。「等功名於物外,置榮利而不顧」,人們常說的「明哲保身」,恐怕只有張良做到了(所謂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司馬光認為張良「杜門不出」,學道求仙,完全是明哲保身。這一說法影響非常之大,但也尚存有待商榷之處。
司馬光之說錯在哪裡?錯在他忽略了「淮陰誅夷,蕭何繫獄」是在「張良謝病辟穀」之後。張良「杜門不出」之時,韓信正從齊王徙封楚王,錦衣還鄉,所謂叛釁,未露端倪。劉邦此時雖有誅殺的行動,但所誅「皆平生所仇怨」。張良作為劉邦的心腹,立萬世之功,怎會招來殺身之禍?所以,司馬光的說法未免有些言過其實了。
當然,我們也不可否認,劉邦對異姓諸侯王大開殺戒,張良不可能對這種做法表示心悅誠服地認同。我們在講陳平用調虎離山之計誘捕韓信時,曾經講過,為什麼那時候聽不到張良的聲音?原因只能有兩個:一是不能說,二是不願說。張良抱病,已經不再參與軍國大事,便不願再多言;他看到了劉邦必除韓信的決心,也就不能再說什麼了。
儘管這樣,張良並未就此退出漢代政壇,他始終和西漢政權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劉邦有很多事情依然會和張良商議。《史記》中有一段著名的文字:「及立蕭何相國,所與上從容言天下事甚眾。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對於這幾句話的理解,現在的人往往認為司馬遷寫《史記》並非每事必錄,而是有所選擇,無關軍國大事,捨而不錄。所以張良閉關後與劉邦的接觸、交流應當還相當廣泛,不僅是軍國大事,即便是無關軍國的事談論得也非常多。
《史記.留侯世家》還記載張良跟隨劉邦征戰:「留侯從上擊代,出奇計馬邑下。」《漢書.張良傳》稱:「出奇計下馬邑。」
《史記》、《漢書》都沒有記載張良為劉邦出奇計於馬邑,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同樣因為司馬遷和班固的失載而無從知曉了。劉邦生前因為平定韓王信的叛亂到過馬邑。但是,劉邦在馬邑遇到過什麼麻煩?張良為劉邦出了什麼奇計?可惜都失載了。但是,「出奇計馬邑下」,或者是「出奇計下馬邑」,一定不會是空穴來風!還有一種可能:《史記》和《漢書》記載的「出奇計馬邑下」或者「出奇計下馬邑」是另一件史書未載之事,而並不是我們所熟悉的平定韓王信叛亂。
晚年身患重病的張良也未得安逸。劉邦易立太子最急迫的那段時間,呂后強迫張良為她出謀畫策,力保太子劉盈之位。此事我們在這裡暫不詳述,後面會有詳解。我們只看這件事說明了一個什麼問題,那就是即便張良不想過問國事,國事也會找他。
劉邦駕崩之前,張良始終以病弱之軀力盡謀臣的工作事務,也確有「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的想法,並從閉關時已開始實施。後人對此大加讚賞。
劉邦去世後,惠帝劉盈即位,在位七年病故,年僅二十餘歲。這對呂后是致命的打擊。在哭祭惠帝時,呂后乾號無淚(哭泣不下)。張良的兒子張辟強此時年僅十五歲,擔任侍中,他心知呂后欲哭無淚的原因。下來後,他對時任丞相的陳平說,太后只有惠帝一個兒子,現在帝崩,太后哭而無淚,您知道是為什麼嗎?陳平說,實在不解。辟強說,帝無壯子,太后擔心你們這些軍功大臣啊!請拜呂台、呂產、呂祿為將,統兵居南軍、北軍,再讓諸呂都入宮掌權,居宮理政。這樣,太后自然就會放下心來,你們也都免了大禍。陳平照辟強的意思報告了呂后。果然,呂后大喜。但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由呂氏家族掌權的歷史時期悄然而至(呂氏權由此起)。
張辟強獻策,陳平委曲求全,雖然免了權臣的大禍,卻成全了呂氏宗族化身為實權派。有人懷疑,張辟強年十五,怎會有這樣的洞察力和判斷力,顯然這個計策是張良在幕後指點的。事實真是這樣嗎?
我認為不然。張辟強看出了呂后欲哭無淚背後的憂患,可謂獨具慧眼,他將一己之見透露給右丞相陳平是擔心權臣們的安危。陳平為求自保,選擇了妥協,將軍權讓出,導致呂氏宗族對西漢政權的壟斷,最終也斷送了呂氏全族的性命。
這件事跟張良又有什麼關係呢?張良堅決反對易立太子,並在被劫持的無奈中提出了卑詞厚禮請「商山四皓」助太子劉盈的奇計,最終打消了劉邦易太子的想法,呂后對此感激涕零,再加上張良畢竟重病在身,呂后何必要絞盡腦汁加害他呢?除了保住太子之位外,張良始終沒有介入呂氏控股的朝政大事,他一生維護的是劉邦和劉邦建立的大漢王朝。如果說他晚年為呂氏掌權大獻殷勤,實在難以服眾,至少我不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