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第一張牌是兵盛糧足。滎陽、成皋一仗打了兩年多,劉邦也吃了不少敗仗,卻愈敗兵愈多,這主要得力於韓信和蕭何。劉邦總能從韓信那裡獲得源源不斷、訓練有素的士兵,當年還曾與滕公夏侯嬰闖入韓營,帶走了韓信滅趙之後的精兵,與此同時蕭何也從關中為劉邦招募了大量兵員。
項羽就很可悲了,他不但沒有關中那樣穩固的大後方,而且都城彭城和楚軍糧道還時常遭受彭越的騷擾,害得他不得不屢次回兵解除危機恢復糧道。楚軍上下實在是「終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閒」啊。再加上龍且輕敵,在齊地一下子損失了楚兵精銳二十萬。項羽手下又沒有韓信那樣能獨當一面的大將,縱使在滎陽前線打得有聲有色,也難逃士卒愈來愈少的厄運,逐漸陷入「兵罷食絕」的窘境。
劉邦的第二張牌是韓信、黥布已成氣候。漢四年二月,劉邦無奈之下立韓信為齊王,同年七月,立黥布為淮南王。韓信在齊地稱王,黥布在淮南封王,各自為戰,倒讓劉邦省了不少心,並形成了南北夾擊楚軍的態勢。
此時,項羽手中僅剩的牌——人質——又被劉邦盯上。劉邦想將自己的父親太公、妻子呂雉等人解救出來,可是解救人質不能打,只能談。頂級說客酈食其已在齊地光榮獻身,劉邦只好派出了另一位巧舌之人陸賈。確切地說,陸賈其實是一位學者,曾著有《新語》一書。劉邦對他寄予厚望,無奈陸賈無功而返。劉邦沒有放棄,又派出名不見經傳的侯公(姓「侯」,公為尊稱)繼續遊說,沒料到這個侯公還真說動了項羽。最後,劉邦的父親太公、妻子呂雉、二哥劉仲、兒子劉肥等人都被放了回來。
侯公面見項羽講了些什麼?用了什麼辦法讓項羽乖乖就範呢?很可惜,目前所能參考的史書中均無記載。宋代的蘇軾曾作《代侯公說項羽辭》,文筆甚美,流傳頗廣,但非原作。
雖然無法從史料中重現這段歷史,我們也可以大概揣摩一下項羽的心理。打了這麼久,楚軍的形勢每況愈下,恐怕項羽早已無心再戰,希望議和,這次一咬牙放回了人質,是想要以此換取停戰和解。
「項王乃與漢約,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以東者為楚。」這便是項羽提出的停戰協議。協議中的鴻溝是一條運河,開通於戰國魏惠王之時,從滎陽西北引入黃河水,東經今中牟北、開封北,南下經淮陽東南入潁水。鴻溝也因為這場議和成為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楚河漢界」。
劉邦父親、妻子平安到達漢營,漢軍上下高呼「萬歲」。人質的成功解救意味著戰爭的結束,哪個當兵的不高興呢?功勳卓越的侯公亦被封為「平國君」。這個微小的歷史段落,在《史記.高祖本紀》中被歸結為五個字:「匿,弗肯復見。」這五個字歷來有兩種理解:一是劉邦不願再見侯公,二是侯公不願再見劉邦。
先說第一種理解。侯公憑著一張嘴救回了被項羽扣留了二十八個月的人質,可謂「史上最強說客」之一,所以後來劉邦說他:「此天下辯士,所居傾國,所以號為平國君。」什麼叫「所居傾國」?就是說住在哪個國家就能說倒哪個國家。劉邦擔心自己有朝一日被侯公的嘴給說敗了,寧願此生再不見他。
再來看第二種理解,是說侯公立下大功之後,躲起來不見劉邦。按照字面意思,這第二種理解更為準確,我認為,一方面侯公看到劉邦必得天下,怕日後伴君如伴虎,弄不好就得掉腦袋,飽讀詩書的儒生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另一方面,功成身退也確是古人的某種追求。
不管怎樣,人質問題總算是解決了,劉邦卸下了沉重的包袱,為徹底剿滅項羽掃清了障礙。項羽和劉邦不同,骨子裡還是老實人,他對鴻溝議和抱有很大期望,在劉邦同意和解之後便放了人質引兵東歸。他相信,劉邦堂堂一個漢王,肯定會遵守約定。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說,其實劉邦原本也是打算履行協議,「漢欲西歸」,但張良、陳平建議劉邦說:大王現在已經坐擁大半個天下,諸侯百姓都親附於漢,楚軍現在糧食供應跟不上,士兵們忍饑挨餓、疲憊不堪、無心戀戰。此時正是上天要亡楚的時候,不如趁此大好機會滅了楚。要是現在放過項羽,無異於養虎為患。劉邦聽了這番話,點頭稱是,立即單方面違約,下令追擊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