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生死茫茫 鯨吞六國帝人寰 遣使尋藥海上山

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二一九年),天下統一剛剛兩年,秦始皇開始第二次出巡,這次出巡的目的地之一是泰山,因為秦始皇這次要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秦始皇因泰山封禪讓來到了齊地,在齊地他遇到了一個人,此人對秦始皇的後半生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就是徐福。徐福向秦始皇灌輸了長生不老的思想,並四處為秦始皇求仙問藥。長生的幻夢讓秦始皇怦然心動,他一次又一次地資助徐福出海,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徐福東渡,這一舉動成就了徐福航海家的美名。而徐福卻沒有成全秦始皇長生不老的願望,一次又一次蒙蔽了秦始皇。

最終,這場鬧劇就是一場求仙問藥無疾而終的悲劇。

那麼,徐福為什麼能瞞天過海,欺騙秦始皇呢?秦始皇追求長生不老的道路上,到底上演了怎樣的故事呢?

這位徐福,是齊地的方士,他對秦始皇晚年政治產生過重大的影響。所謂方士,就是懂得神仙方術、通曉如何長生不老的人。徐福,《史記.秦始皇本紀》寫作「徐巿」,《史記.淮南衡山列傳》寫做「徐福」。其實,「巿」即「福」。

徐福乃一介方士,他怎麼能夠影響到秦始皇呢?秦始皇晚年,希望長生不死的心情非常迫切,而方士徐福的神仙說具有巨大的誘惑力。

徐福向秦始皇灌輸了一種新的文化思想,這就是神仙思想。

什麼是神仙思想?方士們認為:天地間存在著可以永世長生的神仙,普通人如果能吃到仙藥,就可以成為仙人、長生不老。這種思想對於困擾於生死之間的世人來說具有巨大的誘惑力。

徐福向秦始皇介紹的這種神仙思想,在秦始皇看來,是一種全新的文化,前所未聞。

神仙思想在戰國時期開始流行,在中國的齊地,也就是今天的山東沿海一帶,尤其盛行。只是秦始皇沒有聽說過。因為嬴政所在的秦國,靠近中國西部,那兒還沒有神仙思想。這是由地理環境決定的。因為齊地近海,而秦國地處陝西、甘肅一帶,齊地與秦地一東一西,地理環境不同,所以產生的思想文化也不同。秦始皇到了齊地,聽了徐福的介紹,立即覺得眼前洞開了一片新的天地,這種新的思想讓他沉迷,讓他如醉如癡,如沐春風。此時他才知道這個世界上原來有神仙,普通人吃了仙藥以後,可以羽化成仙,長生不老。神仙思想對凡常百姓具有很大的誘惑力,對於天下至尊的秦始皇,也同樣如此。

什麼神仙思想會產生在齊地呢?這緣於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海市蜃樓的存在。所謂海市蜃樓,是指在海上航行或在海邊生活的人,會突然發現空中映現出遠方島嶼、城郭、樓臺的影像,非常美麗,就像現實中的真實生活畫面一樣。齊地臨海,海上獨有的海市蜃樓,令古人生出無限遐思;而古人又不具備解釋海市蜃樓的科學知識,所以,很容易把海市蜃樓理解為海上仙山。海市蜃樓的變幻莫測,在古人眼中充滿了神秘色彩。海市蜃樓的具體形象成為營造神仙居住之地的實證。

二是五行之說的流行。齊國的鄒衍最早提出「五德終始說」。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在齊地流傳得也比較早,而按照五行的理論,齊國所在的東方是主生的,既然主生,容易讓人聯想到長生不老,這也是神仙學說產生的很重要的原因。它和五行學說結合起來,從而構成了自己的體系。

三是三神山之說的產生。海市蜃樓是古人的知識無法解釋的現象。所以被一些方士描述成海外仙山。這樣,齊地逐漸產生了三神山之說。三神山之說產生於戰國末年,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時期已經非常流行。所以,齊威王、齊宣王、燕昭王都曾經派人入海尋求三神山。但是,誰也沒有能夠找到三神山。

什麼是三神山呢?

三神山特指「蓬萊、方丈、瀛洲」三山。這三座神山藏匿於渤海之中,山上有仙人,也有長生不死的仙藥。山上的宮殿都是黃金白銀建造,遠遠望去,就像是天邊的雲,虛無縹緲,引人入勝;但是,一旦等到你來到山邊,神山與宮殿立刻消失在海水之中,杳無蹤影。而且,常常是不等船靠近神山,一陣大風就將船颳得遠離了宮殿。

那麼,三神山有什麼獨特魅力呢?

第一,三神山有長生不老的仙藥;第二,三神山可遇而不可求;第三,三神山可見而不可登。古人並不明白三神山即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找吧,找不到,但是,人們又常常可以在海邊看到;所以,越是找不到,越是被海邊的齊人傳得沸沸揚揚,令人心馳神往。這樣,三神山在齊地就被「炒」得越來越火。

秦始皇兼併六國、統一天下之後,享受到人間的一切榮華富貴、至尊至貴,但是,唯獨讓秦始皇感到遺憾的是不能避免死亡。對於第一個統一天下的皇帝,秦始皇在人間可以說是無所不能,但是,死亡卻是懸在他頭上的一把利劍。封禪泰山讓秦始皇第一次知道了齊地的神仙文化,人原來可以通過吃長生不老藥,獲得肉體上的長生。當秦始皇聽到徐福的神仙思想時,他頓時覺得眼前一亮,他奢望的長生不死的願望似乎可以實現了。

對求仙願望達到癡迷狀態時的秦始皇,立即無條件地接受了神仙思想,也接受了求仙人徐福,並迅速行動起來,立即採取措施,開始為成仙而努力。

首先,他立即答應徐福的海上求仙要求。

秦始皇二十八年(西元前二一九年)徐福向秦始皇介紹了海上三神山有仙人居住,如果能夠虔誠齋戒,再派出童男童女,可以到海上去尋找仙藥。秦始皇立即答應了徐福的要求,「遣徐巿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徐福第一次見到秦始皇,就向秦始皇提出,你要給我船,你要給我人,你要給我錢,我去替你找仙藥。秦始皇可不是一個輕易被忽悠的人,他運籌帷幄,兼併六國,六國國君都敗在他手中,想從秦始皇的兜裡掏錢,那可不是一般的人。但是徐福卻能輕輕鬆鬆辦到,他一番話就把秦始皇完全忽悠了,於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徐福率領浩浩蕩蕩的船隊出海,求仙去了。

徐福走後,秦始皇又相繼相信了盧生、韓終、侯公、石生等方士。

徐福一去,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秦始皇三十二年(西元前二一五年),秦始皇又增派燕人盧生尋求碣石山的仙人。盧生是繼徐福之後第二位受到秦始皇信任的方士。盧生一句「亡秦者胡也」使秦始皇立即啟動了大規模地對匈奴作戰和修築萬里長城的工程,雖然秦始皇對匈奴的戰爭和修建萬里長城絕不是因盧生一言而定,但是,盧生的話肯定點燃了秦始皇攻打匈奴的熊熊烈火。同年,秦始皇又派韓終、侯生、石生尋求「仙人不死之藥」。

到了盧生受重用之時,圍在秦始皇身邊的已不是一個方士,而是一批方士。當徐福從秦始皇的兜裡掏了一大把錢,開著船帶著人走了以後,很多人都覺得徐福發財了。這是一個巨大的財富效應。其他人也覺得可以像徐福那樣,到秦始皇的股市裡面也能淘一桶金,所以,陸續有人找秦始皇去兜售各具特色的神仙學說。秦始皇是來者不拒,所以,盧生到來之時他也相信不疑,馬上就派盧生去尋找仙人和仙藥。盧生是燕人,徐福是齊人,都是靠近海邊的人。除了徐福跟盧生以外,秦始皇又信了一大批方士,這一大批人都從秦始皇那兒得到了政府的「財政補貼」,然後紛紛替他找尋仙藥去了。

隨後,秦始皇自稱「真人」。

秦始皇的「一人」思想極為濃厚,為此,他兼併六國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壟斷「朕」字為皇帝的專稱。但是,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突然改變自稱,他下令說:「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從自稱「朕」到廢「朕」稱「真人」,不過九年時間,秦始皇的自稱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是盧生的一番話——盧生的「真人」說,使秦始皇自覺主動地更改了稱呼。

盧生的「真人」說怎麼能讓秦始皇相信了呢?秦始皇可不是白癡,也不是弱智。兼併六國,統一天下,橫掃六合,秦始皇基本未犯什麼過錯,他可是個有勇有謀的人。那麼,盧生靠什麼忽悠了秦始皇的呢?

盧生給秦始皇講了三點:

第一,「真人」就是仙人。盧生詭稱,真人入水不沾水,入火不感到灼熱,還能淩雲駕霧,和天地一樣萬古長存。

第二,求仙遇阻事出有因。秦始皇求仙多年未有成果,原因是「物有害之者」,有人妨礙秦始皇見到「真人」,所以才會屢求不靈。

第三,人主必須辟惡鬼才能見到「真人」。天地間有「真人」,也有惡鬼,「惡鬼辟,真人至」。所以,人主的一切行動都要秘密,包括人主住在哪兒,都絕對不能讓其他大臣知道。一旦被大臣知道,就會驚走了「真人」。只要秦始皇做到居無定所,居無人知,才可能得到長生仙藥。

秦始皇兼併六國之後,平生慾望沒有得不到滿足、唯一沒實現的就是長生了。在求長生的強烈慾望中,秦始皇早就被各種神仙的說法與誘惑沖昏了頭腦,聽了盧生的話,立即下了三道命令。

一是改「朕」為「真人」。二是京城宮殿一律相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