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荊楚大地 第二百七十三章 後方的忙碌

白圖看過戰報之後的心情不錯,同時也有些煩惱的微微蹙眉。

繼中路軍破鄂城,北路軍破三關隘道、東西會師於復陽之後,南路軍終於也取得了戰略性的成果——張遼和高順已經帶兵突破五嶺之地,抵達荊南武陵郡!

雖然從地圖上看,這還算不上「戰果」,只是「行軍」到了荊南,但是……能夠通過五嶺之地,就已經證明陳宮的計畫成功。

只是……令白圖稍感不安的是,山越擔心大將軍府會「過河拆橋」,而且從五嶺之地運輸輜重,還要這些山越人協助,故而陳宮依舊作為「人質」,留在山越部族中。

從陳宮傳回的消息來看,山越人的三大宗帥力,還有一個望空在策劃著什麼陰謀,而且五溪蠻在不久前,開啟了「白虎祭」、或者說是「白虎試煉」,現在各個部族都在五嶺之地,與山越人奮勇廝殺!

之所以張遼和高順能帶人通過,是因為摩忽肯的主動放行,而且五溪其他部族對於漢軍也並無興趣——白虎祭的目標是山越人,何必去動難啃的漢軍?

這也是之前大將軍府和山越人說好的,他們負責提供糧草,山越人負責在五嶺,開闢出一條道路……

對於張遼、高順的離開,山越人也感覺鬆了口氣。

不過陳宮並沒有彙報的太細緻,比如……那次他指引高順去偷襲「劫糧」之後的五溪人,其實是促成如今局面的重要催化劑。

正是那一戰,令摩忽肯明白,漢軍很可能發現了他與望空的勾結,不過從山越聯盟的情況的來看,漢軍果然是期待他們互相撕咬,並沒有與山越人共享這一信息,並且也從這一戰的倖存者口中,得知了這支漢軍的強大。

故而摩忽肯選擇最後訛詐鎮守荊南的劉磐一次之後,放任他們漢人去「狗咬狗」。

準備自己先專心成為白虎祭最大的贏家,成為五溪人真正的共主,同時削弱山越人的實力才是正道!

可惜陳宮的戰報十分簡略,對於五溪人所謂的「第一勇士」,他雖然聽聞過,但在戰報中卻沒有提及,否則白圖有可能從「沙摩柯」這個名字想起什麼……

現在白圖一面為南路軍進入荊南而欣慰,一面也擔心陳宮的安全。

白圖也明白,以陳宮的能力,之所以留在山越部族,更多的應該為了給大將軍府將來「整合五嶺之地」鋪路。

否則他們想要人質,陳宮就會老老實實的去嗎?

陳宮去了,就僅僅是人質?哪怕他們對陳宮永遠保持戒心,遲早也有被陳宮「賣了」的一天……

近來將軍府中,最忙碌的是吏部和禮部,因為有大量在六部之下、附屬於將軍府的部門,開始陸續成立。

其中很多官署,「將軍府」或許用不到,但是日後的「楚侯國」,卻能夠用得到!

現在白圖為了不那麼「冒頭」,雖然已經得授九錫,但依舊以漢大將軍自稱,對外也一向是強調「將軍府」,而淡化「楚侯」的封爵。

畢竟名義上授九錫的侯爵,是可以開國的,只是現在還不是可以到處嚷嚷自己要開國的時候!

不過時機遲早會成熟,不僅僅是為了虛榮,也是為了進一步擺脫與朝廷的牽連——「匡扶漢室」到了這個地步,自然就是要甩開漢室!

否則等曹操和袁紹分出勝負後,用朝廷的名義拿捏自己?

現在白圖和魯肅的預期,是佔據荊州、合荊揚成西楚之勢後,可以正式打出「楚國」的旗號,到時北方無論誰高誰低,都應該還沒有徹底分出勝負,完全能夠站穩腳跟。

而大小官署,現在就已經開始籌措,不只是前線,後方也在忙碌中……

比負責觀星、釐定曆法的太史令,負責主持祭祀的太常,負責管理王族私產的少府,負責糾彈屬官的御史中丞……

雖然這些都是朝官、甚至是九卿,但是如今丞相府都置有丞相少府,沒道理丞相摸得、楚侯摸不得。

像是太史令,更是重中之重——其主要職權是觀星。

東漢時的太史令,已經被史詩級加強後、又大削了兩次的版本。

先秦時就有封國設立太史令,有編史、觀星之職權,在西漢時出了一部「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後,司馬遷成為「太史公」,理論上其位在丞相之上,各地的公文都要先進太史公、後入丞相府。

不過司馬遷之後,太史令已經被大削過一次,但依舊有編史的職能,而在西漢後期,太史令只剩下觀星的職權,而編史不設專門的史官,宮中有「起居」負責記錄,至於具體史書撰寫都是「兼職」,時而由太史令負責、時而由其他官員負責。

這也是為什麼在後世三國時期,蜀漢沒有專門的史官——算是秉持了東漢的傳統。

而太史令的觀星,也不僅僅是為了占卜,也是為了觀測節氣。

西漢時就已經有二十四節氣的說法,是「干支曆法」的重要補充。

二十四節氣是對太陽年的周期的測定,更能夠代表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這也是為什麼二十四節氣反而和外來的「陽曆」的日期能夠標準對應,與本土「陰曆」卻並不對應。

比如冬至往往是公元紀年的12月22日……

沒有二十四節氣的情況下,干支曆法是純粹的陰曆,正是因為結合了二十四節氣,設定干支曆法中的閏月,才是陰陽結合的完整「農曆」。

而二十四節氣在古代,是觀測出來的,雖然不像後世能精確到「秒」,但也不會差太多。

今後每年由楚侯府的太史官,來發布節氣日期、指導農耕,可以潛移默化的提升治下百姓的歸屬感。

另外在時機成熟之後,更是可以暗搓搓的恢複太史令官署的編史職能,這可是真正的社稷重器!

一大票的新官署成立,不僅吏部和禮部忙前忙後,陸康也沒少操勞。

雖然現在大將軍府在江東的地位,越發深入人心。

尤其是有了淮南之後,對江東的依賴性也有所降低,故而陸康的「世家樞紐」作用有所削弱,但是江東世家已經習慣於找陸康抱團。

而陸康的事情增加之後,作為書佐的張春華,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歷練,最重要的是……在陸康的幫助下,張春華平時是代表陸康和其他世家的人接觸,其他人也多給她三分薄面,她也越來越熟練於待人接物。

畢竟陸康年事已高,不能凡事都麻煩他老人家,有時有些不用親自見、或者不想親自見的人,都是張春華接待。

不過這一天,不省心的陸儁——也就是陸遜的大伯、陸康沒什麼出息的大兒子,又來麻煩他老爹。

陸康看見他兒子,就氣不打一處來。

這就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相比於侄孫陸遜,還有孫子陸績,這陸儁簡直不成器,哪怕有自己這棵大樹,陸康也不敢對其委以重任,只是擔任閑職,免得自己身後,這敗家子再惹出什麼禍患。

「爹,尚兒現在也到了成婚的年紀……」陸儁看老爹臉色不耐,連忙說起「正事」。

一聽是孫兒陸尚的事情,陸康這才神色平和了一些,畢竟是隔輩親的,孫子不論成不成器,都比兒子的待遇好些。

「恩,你準備尋哪戶人家?」陸康問道。

因為不是長孫,陸康之前也沒有親自計畫這些。

「兒子覺得徐琨的長女徐慧品貌俱佳,與尚兒當是良配。」陸儁連忙說道。

「徐琨啊……恩,徐氏的確不錯。」陸康不認識什麼徐慧這些小字輩,不過對徐琨卻有印象。

徐氏也是吳郡大族,和孫氏有姻親,算起來徐琨還是孫堅的外甥,但是已經年近四十。

陸康說的「不錯」,自然是指徐家,至於徐慧如何,他也不知道……

在沒有白兔效應的歷史上,徐琨的長女的確嫁給了周尚,但是周尚沒多久便病死,之後徐琨女改嫁孫權,是太子孫登的養母,哪怕後來孫權十分喜愛步皇后,但礙於作為太子養母的徐妃仍在,步皇后生前是沒有正式獲封「皇后」的。

而徐琨的次女,也嫁給了孫權的三弟孫翊,可見徐氏與孫氏的親近。

當然,現在孫策是在白圖麾下另開別部的大將,連孫氏都不願意和他關係太近,免得被猜忌,徐氏自然更不會找彆扭……

故而現在的徐氏,並沒有歷史上那麼煊赫。

陸儁這時欲言又止、止言又欲地說道:「其實……徐琨還有一個次女徐蓉,甚有聰穎之名,年紀輕輕,便善占星之術,而且據說性情有謀敢斷……」

倒不是陸儁貪心,而是給自己選兒媳婦,誰不願意優中擇優?

尤其現在陸康還在,陸家也有貪心一些的資格,只要陸康願意拉下面子求親,更加優秀的次女徐蓉,也很有機會……

「恩?你剛剛說什麼?」陸康不知想起什麼,聞言眼前一亮。

「徐琨還有一個次女徐蓉,甚有……」

「下一句!」陸康催促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