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後世影響 能屈能伸成大事

古往今來,凡是能成大事的人,必然懂得能屈能伸的道理。在這一點上,李鴻章得到了曾國藩的真傳。在曾國藩幕府的時候,李鴻章從老師那裡得到了一部口傳心法《挺經》,關於這部秘法,李鴻章是這樣描述的:「老師傳授給我的秘傳心法,有《挺經》十九條,這真是精通造化、守身處世的寶訣。」這部秘法開宗明義的第一條裡面有這麼個故事。

從前有個老翁,一天請了貴客,要留客人在家吃午飯,一大早就吩咐兒子到市鎮上買一些水果菜餚,但是快到中午了,兒子還沒有回來。老翁急著要做飯待客,心裡十分地著急,就跑到村口去看兒子回來沒有。

到了村口,老翁發現兒子就在前面不遠,挑著菜擔,在田埂上迎面與一個挑著擔子的賣貨郎相遇了,田埂很窄,只能容一個人挑擔通過,但是他們倆彼此誰也不肯讓,雙方就在那裡僵持了很久。

老翁趕忙上前解圍,對貨郎客氣地說道:「老哥,我家中有客人,急等著要這些東西做飯待客,您能不能先下到水田裡讓一步啊,等我兒子過來了,您老哥不是也就可以過去了嗎?」不料那人卻說:「你叫我下水,怎麼不叫你兒子先下水呢?」老翁接著解釋說:「我兒子身材矮小,如果下到水田裡,恐怕擔子兩頭的菜就浸著水了。您老哥身子高長,可以不至於沾水。就是因為這一點,我才請您先讓的。」那人又說:「你兒子那擔子裡,不過是一些普通的菜蔬果品,就算浸濕了,也還可以將就用的。我這擔中都是京廣來的貴重貨物,萬一被水泅了,就一文不值了。所以怎麼能讓我下水呢?」

老翁一看不是辦法,索性自己脫下鞋子,挽起褲腳,準備下到水田裡面:「好好好,既然你們都不方便下水,還是我老頭兒下了水田,你老哥將貨擔交付給我,我頂在頭上,請你光人從我兒子旁邊側身過去吧,等你過去了,我再將擔子奉還,怎麼樣?」那人見老翁都這樣了,過意不去,就只好說:「既然老先生這麼客氣,我也不好意思爭了,我下水田吧,讓你兒子先過去。」當即下田避讓。老翁就這樣著意挺了一挺,一場僵持之爭,就此消解了。

《挺經》是曾國藩口傳給李鴻章的衣缽秘法,可惜並無其他文字材料傳世,今日看不到它的全貌了。不過李鴻章在今後的仕宦生涯中,一直將這部秘訣奉為至寶,作為自己為人處世的指南。

一八九四年,蓄謀已久的日本侵略者對中國發動戰爭,腐朽的清王朝不堪一擊,李鴻章籌建的北洋水師在這次戰爭中幾乎全軍覆沒,全國上下為之震動,這就是歷史上的甲午戰爭。面臨亡國滅種的危險,清王朝不得不屈膝乞和。

一八九五年,年已七十二歲高齡的李鴻章又一次被迫推上了歷史舞台,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命他為全權代表,赴日本求和。李鴻章再一次與老對手伊藤博文交鋒,雖然他在談判時百般維護中國主權,但弱國無外交,光緒帝求和心切,迫不及待地指示李鴻章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的簽訂,對李鴻章的打擊非常大,雖然條約的內容完全是日本強行提出,經光緒皇帝首肯的,但似乎歷史的罪責全都落在了李鴻章身上,他成了全國上下千夫所指的千古罪人,李鴻章成了腐敗清王朝的替罪羊!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職務被革除了,年邁體衰的李鴻章孤獨地住在賢良寺,閉門反思,門可羅雀。

半年之後,李鴻章終於又挺過了這一關,朝廷給了他一個重大的任務,那就是到俄羅斯談判,並前往歐美考察學習。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