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如果能夠有人指引他的話,那麼,他就會有很大的進步,更容易迅速地成長。在李鴻章的成長過程中,曾國藩便起到了指引的作用。李鴻章到了京城,在曾國藩的指引下,逐漸打開了交際的視野,結交了不少有志之士。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曾國藩原來的朋友班底和不斷擴大的曾門弟子。李鴻章為人灑脫,比老師更善於交際。曾國藩擔心他擇交不嚴,不斷加以誘導。曾門弟子和同年進士是李鴻章最重要的人際資源。
在這些人中,李鴻章與沈葆楨同門同房,交情最為融洽。沈葆楨生於道光元年(一八二○年),比李鴻章大三歲,但進士及第的名次卻排在李鴻章之後。沈葆楨考中進士後,和李鴻章一同被點為翰林,當了三年翰林院庶吉士,又一同當了三年翰林院編修。一八五三年,李鴻章回鄉辦團練,沈葆楨在第二年出任江南道監察御史。兩年後,沈葆楨被任命為九江知府,但當時九江不被清政府控制,已被太平軍佔領,他不能赴任,便被曾國藩留在湘軍大營幫助照料營務,成為曾國藩的幕賓。
一八五六年,沈葆楨改任廣信知府,上任不久,就遇到太平軍輔王楊輔清率領數萬大軍前來進攻。當時城中守軍僅四百人,頓時作鳥獸散。沈葆楨正在城外公幹,有人勸他的夫人林普晴出城暫避,她堅決拒絕,並寫下血書向鄰縣清軍守將饒廷選求援。當沈葆楨從河口鎮馳回時,城中四處起火,府衙內的照壁也被映得通紅,林普晴仗劍立在外邊,對丈夫說:「現在正是你報效朝廷、為國捐軀的時候,你如果死了,我也不苟活,這口井就是我的葬身之所。」後來幸虧饒廷選率領救兵來得及時,廣信城才得以保住。
這件事後,曾國藩對沈葆楨更是刮目相看,在一八六二年上奏力薦,破格提拔為江西巡撫,成為封疆大吏。李鴻章和沈葆楨從同學、同事到同僚,往來非常頻繁。李鴻章在一八五八年底投奔曾國藩時,特意繞道廣信,與沈葆楨徹夜長談。
後來李鴻章和曾國藩鬧矛盾,在湘軍幕府感到不太得志,想去沈葆楨的家鄉福州當道台。沈葆楨得知後,立刻寫信勸李鴻章不要赴任,而是留在曾國藩身邊等待機會。
不久,二人在曾國藩的秘薦下,幾乎同時當上巡撫,李鴻章與沈葆楨分別擔任江蘇巡撫和江西巡撫。在以後的內政外交中,二人更是互相呼應,推動了晚清的近代化進程。
沈葆楨在維持湘淮兩系的關係,特別是李鴻章和左宗棠兩人的關係上,也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李鴻章的密友當然不止沈葆楨一人,其他如郭嵩燾、陳鼎等,都對他的起家給予了重要的幫助。可以說,他在京城這段短短的日子,在曾國藩的引導下,結交了一大批有志之士,是他後來事業的人際基礎。
李鴻章加入曾國藩幕府,對曾國藩的交際之法有了更深刻的領會。曾國藩上馬殺敵,下馬講學,幕府中供養「三聖七賢」十位名儒。但是這些人並不是純粹的書獃子,而是胸懷天下的有志有學之士,是曾國藩的人才庫。
李鴻章獨當一面後,完全仿照老師的辦法,和所在地方的商紳打成一片,擴大了自己的權力基礎,同時也儲備了大量的人才。
在這方面,李鴻章受益頗深,他曾向部將劉秉璋講述曾國藩的教導之恩:「我跟從的師輩多了,沒有一位像這老翁善教的。他隨時隨地隨事都有所指示。」除了軍事政治方面外,人際關係的學問也是重要的一環。只憑單打獨鬥,做不成大事。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豐富自己的人際資源,是成大事的重要前提,要把它當做一項重要的工作來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