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後世影響 大樹底下好乘涼

一八五八年七月,太平軍再度佔領合肥城,李鴻章帶著老母及妻小一路倉皇往北逃竄,剛剛出來辦團練幾年就遭遇了這樣的慘痛,不僅父親死在戰場,而且老家也被太平軍燒得精光,李鴻章感到前途渺茫。父親死了,京城已經沒有了安身之所了。這時候他又想起了老師曾國藩,先前在合肥的時候,他就曾託人帶話給老師,表示希望繼續投靠在老師的麾下。對於李鴻章的請求,曾國藩當然表示歡迎。這年年底,李鴻章來到江西建昌,正式投靠到曾國藩的幕府。對於李鴻章來說,曾國藩算得上是一棵真正的大樹。曾國藩經過五年的努力,建立了一支與清軍不同的新型部隊——湘軍,麾下網羅了大批軍事將領和形形色色的幕僚,這支部隊在清末實際成了朝廷上的一根「救命草」。

而曾國藩的學問、才能、魄力和意志,都是李鴻章在安徽碰到的那些官員所無法比擬的。幕府中那些幕僚包括政治、軍事、經濟、洋務、工程技術等各方面最優秀的人才,李鴻章能置身於這麼好的環境之中,對於自身成長自然是極其有益的。曾國藩對李鴻章這個學生也十分看重,十幾年前,他曾經指導李鴻章經世之學及科舉考試之學,後李鴻章果然不負期望,順利考中進士。

所以這次李鴻章到來,曾國藩著意要對他進行進一步的培養,因為畢竟時世不同了,現在要緊的不是寫文章做學問了,他要培養李鴻章在政治、軍事等多方面的素養,甚至想要培養他作為自己今後的接班人。

在功名利祿問題上,曾國藩教導李鴻章不能急功近利,要有耐性,等待時機。有一次,曾國藩派李鴻章協助曾國荃到景德鎮去增援湘軍老營,李鴻章一看還是跟在別人後面湊熱鬧,心裡就不痛快。曾國藩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少荃啊,你現在初來乍到,許多東西還需要好好學習,就算讓你獨當一面你能承擔得起這個任務嗎?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要學會忍耐啊。」隨後還把自己的一部「秘傳心法」——《挺經》傳授給了李鴻章。

當然,曾國藩也慢慢地讓李鴻章獨立完成一些小的實踐任務。另外,他還讓李鴻章參與幕府的機要活動,使李鴻章能有機會接觸一些軍機、參與一些決策,這對於李鴻章的快速成長當然是極其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培養擔綱挑梁的能力了,因為要作為曾國藩的衣缽傳人,必須進行全面的素質培養,具備把握全局戰略的能力。

咸豐十年八月,英法聯軍攻佔了天津,矛頭直逼京城,咸豐帝慌忙向熱河逃跑,同時命令湘軍猛將鮑超率部北上救援。接到命令之後,曾國藩召集幕僚開會,就是否應該北上勤王展開了討論。

大家七嘴八舌,各抒己見,有的主張北上,有的則說北上無益,互不相讓。這時李鴻章發言了:「聯軍雖然來勢洶洶,揚言要進攻京城,我看那是說大話嚇人,京城就那麼容易被攻佔的嗎?他們不過是想訛詐點金銀財寶罷了。我們這邊的軍隊正在跟太平軍及捻軍交戰,哪能抽出主力到北方去呢,一旦太平軍趁勢捲土重來,後果不堪設想。我看還是寫一個請示,說明情況,再請皇上定奪為好。」

曾國藩一聽李鴻章言之有理,非常高興,採納了李鴻章的建議。果然,不久便接到了清政府與聯軍議和的通知,叫不用北上救援了。這印證了李鴻章的判斷,說明此時的李鴻章已經具備了掌控全局的思維能力。

經過幾年的學習培養,李鴻章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已經不再是先前的莽撞青年了。同時,對老師曾國藩也更加佩服了,以後凡是他對人說起曾國藩時,開口必稱「我老師」,恭敬如神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