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投身官場 罵聲一片被撤職

甲午戰爭之後,李鴻章被解除了擔任長達二十五年之久的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職務。一八九五年八月,清政府命令他留京入閣辦事。此後,李鴻章的權力雖然被削弱了,但他仍是清政府倚以同列強各國進行對外交涉的中心人物。

甲午戰爭之敗與《馬關條約》的簽訂,使李鴻章遭到全國上下的強烈抨擊和痛垢,一時間,罵聲四起,不絕於耳。當朝理政的慈禧太后雖然深知他的苦衷,卻無奈於各方輿論壓力,只好讓他從仕途的頂峰上跌落下來:先後失去了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要職,只為他保留了文華殿大學士的頭銜。

李鴻章在北京沒有房產,他閒居在北京東安門外冰盞衚衕的賢良寺內。賢良寺是由雍正時怡賢親王的房子改建而成,這裡環境優雅,安靜宜人。

這時的李鴻章,忽然脫離了數十載繁巨忙亂的政治生活,雖然有些不太習慣,但心態還是很好的。李鴻章覺得,自己竟一下子落得一個自在,雖然身後有勢如潮湧滾滾而來的罵名,那又如何?又能如何?

李鴻章每天的生活很有規律,保持著在軍營時的習慣。早晨六七點起床,早點之後看看文件,寫寫字。要知道,很久以來,他都沒有時間能夠安下心來練練書法了,寫字就得心靜。他最喜歡的是王羲之的書法,這段時間李鴻章主要書寫懷仁所集的碑帖。午飯之後,李鴻章就在走廊裡散步。散步時他從來都是穿著短衣,特別冷的時候才穿長衫。散步後午睡一兩個小時,然後召開幕僚會議。晚餐之後,讓幕僚隨意,自己再看看書寫寫字,然後就睡覺了。李鴻章生活如此有規律,得益於他的老師曾國藩。這一點,我們在前面的章節裡已經有所表述,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在這段悠閒的時間裡,李鴻章想了很多問題。一次,他對曾國藩的一位孫女婿吳永說:

「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塗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靜室,雖明知為紙片裱糊,然究竟決不定裡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窿,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仍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術能負其責?」

李鴻章這番意味深長的話,讓吳永聽後感慨良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