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三大才子之一、著名文學家楊慎根據自己一生的際遇寫了一首千古名詞《臨江仙》: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歷史上的多少風流人物都隨風而去,只成為後人閒談時的談資。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去看,不是要對世人稱頌的歷史人物頂禮膜拜,也不是要對名聲掃地的歷史人物進行大批判。畢竟過去的已經成為歷史,我們能夠從他們身上繼承向上的動力或者吸取經驗教訓,避免失敗,這才是最重要的。有一句話說,「前車之鑒,後世之師」。要借鑒一個人的人生經歷,我們必須給他一個正確的歷史定位和客觀評價,和珅是乾隆時期的重要官員,深刻影響了當時的歷史和社會發展,所以我們有必要這麼做。
提到和珅,很多人將他稱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貪官」,有一部分人稱之為「乾隆的奴才,官員的皇帝」。其實任何一個人都有他的兩面性,和珅一生所獲的官銜林林總總不計其數,可謂紅極一時,到後來「一條白練結束人生」,他的傳奇人生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由於歷史和電視劇影響的緣故,人們談論的內容大都集中在和珅龐大的家產、貪污受賄以及奢侈的生活、專橫跋扈、權傾一時上面,而其靈活的經濟頭腦、高人一籌的大局意識,風趣詼諧的語言風格等卻被淹沒在歷史深處,留給世人的只是一個負面的形象。我們沒有為和珅平反的歷史任務,更沒有這個實力,我們只是想撥開歷史的迷霧,將一個真實的和珅展示給大家。
嘉慶帝對和珅宣佈的二十條大罪狀中,任選一條都足以致他於死地,而且都是有據可查的。因此,我們不會為和珅鳴冤叫屈,但是也不可因此埋沒了他的功績和貢獻。
和珅是好是壞,歷史始終沒有一個定論,我們也不必急於給他下結論。但他具有足夠的聰明才智和智慧,他絕對是一個辦事幹練,有才能的人,就是他的天敵嘉慶帝也承認和珅「精明敏捷,原不微勞慮錄,是以皇考高宗純皇帝另以厚恩」。我們一定要繞開和珅因相貌頗似馬佳氏才得到乾隆信任和重用的傳說,正視和珅能在官場駕輕就熟的真正原因。和珅能夠在人才濟濟的朝廷獨樹一幟,並非只靠容貌和拍馬屁,他肯定有一定的施政能力,否則乾隆不會重用一個有名無實的人。和珅雖出身貧寒,但受到了良好而系統的正規教育,使他具有了處理朝廷事務的基本能力。
和珅頗具語言天賦,他「承訓書諭,兼通滿漢」,「清文、漢文、蒙古、西番,頗通大意」。乾隆在《平定廓爾五功臣圖贊》中有親筆註:「去歲(乾隆五十六年,一七九一年)用兵之際,所有指示權宜,第每兼用清、漢文。此分頒給達賴喇嘛,及傳諭廓爾喀敕書,唯和珅承旨書諭,俱能辦理秩如。」如此說來,和珅能得到乾隆的賞識是有原因的,但這個原因並非長得像乾隆的寵妃馬佳氏。
正因為和珅具有在語言上的巨大優勢,所以在外交上乾隆非常依賴和珅,而且和珅也不辱使命,理智得體地處理了外交事務。與日後清廷喪權辱國的行徑相比,和珅更應該被稱頌、紀念。就連咄咄逼人的英國使節馬嘎爾尼也曾稱讚和珅「外頻恭謹異常」、「頗悅客氣,但遇到原則問題亦不肯應允。」
不錯,和珅是個貪官污吏,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就是在這方面,他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悲劇人物。和珅雖然位極人臣,但畢竟還有一個在他之上,那就是乾隆,和珅的許多「惡劣行徑」都是在乾隆的驅使下或需求中才實施的。和珅不過是乾隆的代言人罷了,他的官場起伏是隨著乾隆的心情高興與否一起律動的。在乾隆不高興的時候,和珅照樣會官場失意。乾隆三十四年,「珅以扶同瞻絢降二級留職。」乾隆五十六年,珅因審詢護軍海旺等人盜竊庫銀一案擬罪縱,又加之和珅本人為管庫大臣,又被降職使用,乾隆五十九年,因吉林人參闕庫額,命軍機大臣繕寫原因。和珅瞻顧遷延,未及時上報,乾隆責之,降二級留用。乾隆六十年,因告吉圖也北布兇殺案,未置奏,又因廷試或舉發策,和珅上奏不實,「護述掩非」降三級留任。由此可見,和珅只不過是高級打工仔,乾隆老闆心情不佳或和珅自己表現不好時,和珅照樣要挨罵挨罰。
有人說,和珅有反意,理由就是按照宮裡的宮殿樣式建造私宅,而且還收藏了只有皇帝才能擁有的朝珠,甚至比皇帝本人使用的要好很多……這些看似「違制」的行為,難道真的說明他蓄謀造反嗎?其實,這只是他把乾隆作為靠山,一切都要模仿乾隆,從而使自己更加受寵和永保皇帝庇佑的一種心理寄託罷了。
但是,官場畢竟是個是非場,團結官場中的人物是最重要的,由於和珅過於恃寵自傲,搞得他樹敵於滿朝文武。乾隆當政時,他尚有能力以一己之力與之抗衡。一旦乾隆駕崩,嘉慶執政,宣佈他的罪狀時,他真的體驗到了什麼是「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的滋味。他這麼能幹的一個人,之所以被後人詬病,部分原因也許是他被嘉慶帝欽點為「大貪官」而且朝中無人幫他說話,所以名聲比事實上的和珅還要壞。
這是和珅的一個失誤:今日得寵,明日如何呢?得寵於當今皇帝,那麼下一個皇帝呢?就算你通曉多國語言、有著天生的理財頭腦,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皇帝要找到一個替他辦事的人還是很容易找到的,並非離了你就不行。說到底,天下還是皇帝的天下,你飛得再高,也是被引線控制的風箏,一旦引線斷了,你也就隨之失勢跌落。這大清國,乾隆在時是乾隆的,他把權力交給嘉慶那就是嘉慶的,和珅這隻風箏沒有很好地完成交接工作,把自己的引線交給嘉慶,而是被嘉慶生生給掐斷了、撒手不管了。
和珅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也許是恃寵而驕,頭腦發熱,沒弄明白「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官場,同樣身不由己」的道理,認為有了乾隆自己就可以為所欲為,把皇帝接班人都不放在眼裡,親手掘開了自己的墳墓。
官場險惡,躲避的唯一辦法是不參與其中,可是和珅已經進入了這個圈子,所謂「侯門一入深似海」,進入了最高層的官僚網,和珅就再也難以自拔了,他的一舉一動都會造成全局的影響,這樣,他就不是自己,不是馮氏的丈夫,不是豐紳殷德的父親,而徹底淪為乾隆的一顆棋子了。
說到底,和珅一生高官厚祿、功高位顯,他做到了大學士,做到了「乾隆的奴才」,做到了「錢財的奴隸」,也做到了一個好臣子,可惜沒有成功地做他自己。我們要從中汲取教訓,避免重蹈和珅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