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家財萬貫,聚之有「道」 大興土木建豪宅

和珅一生宅院眾多,既有自建的,也有皇帝賞賜的,不一而足。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年)十二月,和珅全家從正紅旗抬入正黃旗,成為上三旗人。不僅如此,乾隆還賜德勝門內什剎海畔的一塊地給和珅,恩許他另建住宅,同時還把淑春園當做別墅賞賜給他。淑春園在今北京大學內,是頤和園的一部分。和珅對淑春園非常上心,幾經修葺,成了西郊名聞一時的園林。

和珅的老宅在西四附近的驢肉衚衕,是清初論功行賞時分配給尚屬於正紅旗的和珅家的,和珅在發跡之前一直與弟弟和琳合住。後來和珅由御前侍衛兼都統一路升到戶部侍郎、軍機大臣兼內務府大臣,不好再與弟弟和琳一家一起居住,正巧皇上在什剎海賞給他一塊地,於是,他著手在此處修建新居。

和宅的佈局非常精巧,其他宅院根本不能與其相提並論,就是同達官顯貴的府邸相比,也毫不遜色。慶親王永璘曾道:「使皇帝多如雨落,亦不能滴吾頂上,惟求諸兄見憐,將和珅邸第賜居,則吾願矣。」後來,嘉慶帝果然滿足了他的心願,賜了和珅邸宅的一半由他居住,永璘就已經喜極而泣,感動得痛哭流涕了。

和珅的另一處宅院淑春園在歷史上久負盛名。《大清會典事例》中記載:「乾隆二十八年內務府奏准圓明園所交淑春並北樓門外等處花園……」,乾隆把淑春園賞給和珅後,和珅將其更名為「十笏園」,並多次擴建。最終的規模很大。園內山水相間,並存一個湖泊(即今北京大學未名湖),湖中有小島(湖心島),石舫,現在依然完好無損地保存於今北京大學內,環境安靜,美麗,曾有人讚曰:「一徑四山合,上相舊園亭,繞園二、三里,煙草為誰青。昔日花堆錦繡,今日龕餘晉火(園有花神廟),懺悔付園丁。綠野一彈指(綠野亭亦存),賓客久飄零。壞牆下是綺閣,是雲屏,朱樓半卸,曉鐘催不起娉婷(園中有樓,向貯一自鳴鐘,極巨,是鳴則群姬理妝)。誰弄扁舟一笛(園池為漁人利,適有盪舟橫笛者),斗把卅餘年外,綺夢總吹醒。悟徹人間世,漁唱合長所。」

另外,內閣侍讀學士斌良在《遊故相園有感題》中寫道:「銅鋪塵冪徑苔侵,策馬荒園寄慨深。愛蓄名花歌玉樹,曾移奇石等黃金(聞園中有太湖石係鹺商某甲物,以千金運至)。繽紛珂繳馳中禁,壯麗樓台擬上林(園中樓閣均仿圓明園規模建造),猶勝荒地秀蒲牌,澹煙廢綠遠陽沉。」由此可見,和珅為了院子可謂極盡奢侈之風,不惜千金把太湖石從千里之外運到園中。

幾十年後,光緒帝的生父醇賢親王遊覽淑春園後作詩幾首。其中《中秋後遊舒(即淑之諧音)春園四律》寫道:「是園乾隆年間歸和珅,籍沒後入官。傳聞禁園工作,每取材於茲,足證之亭台之侈之巨。後轉變為睿邸園寓,雖棟宇僅存,山水之秀美固自若也。余園近在比鄰,曾未獲遊覽。迨庚申變後,遂就荒蕪。奇當匆匆一涉。輒為俗沉所擾,未得從容吟詠。茲赴差之使,更續舊遊,逐物成詩四章。」其中的兩首如下:

歸風待月樓

相業負林永,登臨悵惜年,高樓悲去鶴,孤塚咽啼鵑;

如僅耽風月,何由子簡編;主人迭零落,一倒幼雲煙。

石舫

余概橫糊辨,軒楹慨劫灰;竟成填海物,不是濟川材;

渭水曾摧轂,嚴陵尚釣台;臨流一憑弔,蛩語動蒿萊。

從詩中我們仍能體會到和珅住宅的奢華程度。

除了什剎海畔的宅第和海澱淑春園這兩處比較著名的宅第外,和珅在京城還有多處住宅。和珅為了早朝的方便,在北長街路西會計司衚衕建造了一個臨時住所,專供早朝用。

另外,和珅為了及時瞭解乾隆的生活習性,又可隨時服侍乾隆,保持和乾隆的親密關係,凡是乾隆去的地方都有和珅的住處。所以,避暑山莊、盤山等地均有和珅的住宅。乾隆五十八年(一七九三年),和珅就曾在熱河避暑山莊自家的宅院裡接見了英國特使馬嘎爾尼。和珅死後,此房由和孝公主和豐紳殷德繼承了一部分,成親王永瑆也分得一部分。

和珅生前生活奢華,為了死後仍然保持這樣的生活,他還早早著手建造自己的陵墓,經過多方考察,和珅在薊州境內選好了一塊墳地,經過幾年的營建,逐步建造出規模龐大的「和陵」。該墓十分宏偉,史書記載:「其外圍牆有二百丈,內圍牆一百三十丈!內有古門樓一座,石門二座,並開隧道,正屋五間,僭稱享殿;東西廂房各五間;僭稱配殿;大門一座,僭稱宮門,其門扇一梁一檁均係紅油飛金彩畫,門用金包釘,梁柁五彩,描畫中有金游龍。」可惜和珅後來沒有享用到「和陵」,嘉慶以「和陵逾制,規格比皇陵還高」為由強行拆毀。和珅死後由長子豐紳殷德將其在劉莊草草埋葬了事。自己花費大量心血建造的陵墓,最終卻無福享受,恐怕是他始料未及的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