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仕途通達,決勝官場 朝廷財政盡掌握

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年)是和珅人生旅途上的一個幸運年份。三月,和珅在雲南辦案沒有結束,他的太岳父英廉就補用漢大學士缺,而其戶部尚書的缺就由和珅補授。由於戶部掌管天下一切戶籍財經,因此乾隆帝下令和珅趕快返回北京,和珅回京赴任前,戶部的事務仍由英廉管理,這對和珅來說是個積極信號;這還不算,四月份,乾隆帝親賜和珅長子名為豐紳殷德,並指為自己最疼愛的固倫和孝公主的額駙,賞戴雙眼花翎,待成年後再派結髮大臣舉行指婚禮。沒過多久,和珅還被補授永貴所遺鑲藍旗滿洲都統員缺。六月,又兼任滿洲正白旗領侍衛內大臣。

乾隆帝這一連貫的政治動作是在向朝廷內外釋放一種強烈的信號,和珅已經完全贏得了他的信任,從此將跨入朝廷要員的行列。乾隆將清政府的財政大權委託與他,並願意與和珅結成兒女親家,建立一種特殊的君臣關係,使和珅成為大清帝國最親近的大臣,無疑是對和珅最大的肯定和獎賞。

戶部尚書可以說是大清國的財政大臣,之前戶部事務一直由和珅的太岳父英廉主持,皇帝的內侄、大學士傅恆的兒子福康安以及和珅負責具體事務。後來太岳父英廉升為大學士,戶部事務即由和珅全權處理了。這其中必定有英廉在其中保舉,和珅才得以迅速坐穩這個位子,但有一點也要承認:和珅自身也是有一定能耐的,否則他也不可能長期擔任這一職務,甚至在後來升任大學士,兼任吏部尚書、刑部尚書等職務的情況下,也沒有離開戶部尚書這一職務,如果和珅真的沒有一點兒管理才能和真本事,估計乾隆帝也不可能放心大膽地把權力交給他。

和珅接任戶部尚書一職務後正好趕上乾隆的七十大壽,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風風光光地操辦了當年八月乾隆帝的七十萬壽慶典,獲得了乾隆的首肯。

人生七十古來稀,志得意滿、統治大清國已經四十五年的乾隆帝,自然希望將這次慶典大辦一番,以顯示自己統治下「太平盛世」的景象。但是他有一個要求,就是不要花費國家財政,避免損害自己愛民恤民的仁慈君主形象。

這件事聽起來前後矛盾——哪有不花錢就能辦起大場面的事?可是和珅做到了,他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從朝中和各地官員身上搜羅錢財罷。和珅在雲南就已經知道自己是戶部尚書了,所以當時他就開始考慮這件事,回京後就忙不迭地張羅開了。

他不斷給各地官員和富商,特別是一向富有的鹽政、鹽商們打招呼,對他們又是威脅又是哄騙,目的是讓他們打著孝敬皇帝的名義出錢。有關這次慶典的具體情況,官書中記載不多,也不夠具體。但我們可以從史書記載的關於整修工程中窺見當時花費之巨。朝鮮使臣就曾這樣記載:「皇城內樓台之窮極華麗,不可殫數。而以臣等所見言之,則宮城內紫禁城之間有太液池,環池左右前後,寺院佛塔橫亙蓮絡,殆至眩目……直隸保定府長蘆隘甲,即各省富商輳集之所。眾商預輸蘇杭間綵緞與奇玩,路旁結棚如物形,或樓台狀,窮極眩采,橫亙數十里」。以至於使者感嘆說:「為遊觀之娛,役民興作如此,而以帑儲厚給工費,故民不為怨雲」。

乾隆帝的七十萬壽慶典,和珅既是乾隆帝的寵信之臣,也是他的親家,還是剛剛履新的戶部尚書,所以他除了竭力張羅好這一活動外,也精心準備了一尊很大的金佛作為禮物。朝鮮使臣在見聞中提到:「京城內有佛鋪子,互相賣買。朝臣有此作為貢獻,皇帝亦以此賞賜貴臣。於秋節晨朝,有進貢覆黃帕架子,盛以金佛一座,長可數尺許,舁入闕中,聞是戶部尚書和珅所獻。」

通過成功籌辦乾隆帝的七十萬壽慶典,和珅與乾隆帝的關係更加密切了。同年十月,和珅被派充四庫館正總裁,仍兼署理藩院尚書事務。換句話說,和珅不僅僅掌控了清朝的財政大權,而且開始向文化事業和民族事務轉型,真正成了一個「複合型」人才,其地位也更為顯要。朝鮮使臣的記載中就有:「兵部尚書福隆安、戶部尚書和珅,貴幸用事。閣老阿桂之屬,充位而已。」並特別提到和珅:「為人狡黠,善於奉迎。年方三十一,為戶部尚書、九門提督。而以最所鍾愛之六歲皇女定婚於其子。性又陰毒,少有嫌隙,必致中傷,人皆側目。」

從此,和珅開始走上了長達二十幾年的把持財政大權之路,直到被嘉慶抄家賜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