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仕途通達,決勝官場 詩人兼管文化事

乾隆帝一生留下了四萬多首詩,他一向自詡文采非凡,平日裡非常喜歡吟詩作對,覺得自己的詩作上可比李杜下不讓溫韋。每到一處,總要顯示一下自己的文學才華。遇到喜歡的景緻或建築,不僅要題名賜字,更要賦詩一首,以表明心志。

和珅本來就是學生出身,後來為了能同乾隆有共同語言,也刻意留心學習作詩,尤其是泛覽乾隆的詩作,從中把握乾隆的思想脈絡,所以他的詩風與乾隆極為相似,深為乾隆所愛。

歷史上不乏專為皇帝吟詩寫作的大家,他們用手中的筆墨粉飾太平,為朝廷裝點門面,為皇帝歌功頌德,這種詩作往往辭藻華麗,但是空洞無物。只適合迎合皇帝的心情卻毫無真情實感。和珅也經常為皇帝捉刀,他的詩還曾受到過錢泳的稱讚,說他的詩有佳句可采。

乾隆知道和珅的詩風格與自己類似,所以和珅的詩集中留下了不少奉「敕」而做的作品,如《奉敕敬題射鹿圖.御寶戊申》:

木蘭較獵乘秋令,平野合圍呦鹿競。

霜葉平鋪青嶂紅,角弓曉兵寒風勁。

圖未制匣寶裝成,貯就天章玉彩瑩。

文修武備雙含美,猶百孜孜體健行。

這首詩是和珅奉命描述乾隆帝打獵情景的,全詩可謂四平八穩,圓滿地完成了「任務」。然而,古人云:「詩必窮而後工」,只有真正發自作者內心,詩才會有令人感動的力量,我們要瞭解和珅的文學才華,決不能只看他的御前應和之作,更應該關注那些他真正情鬱於中而不得發的作品,從中才能更好地看出和珅的真實水平。

和珅的妻子馮氏在嘉慶三年(一七九八年)病故,和珅悲痛欲絕,作悼亡詩六首。

其一:

結縭三十載,所願白頭老。

何期中道別,入室音容查。

屏幃尚彷彿,經卷徒繚倒。

淚枯挽奠眾,共穴傷懷抱。

遊川分比鱗,歸林嘆隻鳥。

追思病時言,尚役爭足好(時余足疾復作)。

猶憶含殮前,不瞑心未了。

自此退食餘,誰與伴昏曉。

其二:

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別離。

場此一壞土,泉址會相隨。

今日我笑伊,他年誰送我。

淒涼壽椿樓,證得涅槃果。

其三:

夫妻輔車倚,唇亡則齒寒。

春來一齒落,便知非吉端。

衰哉亡子逝,可憐形影單。

記得去春時,攜手憑栓桿。

玉蕊花正好,海棠秀可餐。

今春花依舊,寂寞無人看。

折取三兩枝,供作靈前觀。

如何風雨妒,也紫同摧殘。

這幾首詩全部採用的是五言古風,內容質樸無華卻又直指人心,落地有聲而讓人慾哭無淚,將和珅當時的悲痛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讀者往往情不自禁地產生共鳴。和珅儘管是一個御前應和詩人,但是他的作品中也還是有一些佳作的,全部收集在《嘉樂堂詩集》中。

和珅不僅是乾隆的御前第一詩人,而且在其他文化方面也有功績。和珅歷任許多官書的正總裁,經筵講習,教習庶吉士,殿試卷官,翰林院掌握院學士和平日起居注官等職務,控制了書籍的出版與查禁及考試,經選,教育等一切事務。

乾隆一朝在文化事業上最大的舉動是《四庫全書》的修纂,由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年)開始直至乾隆四十七年(一七八二年)才告初步完成,其間歷時十年之久,《四庫全書》的總裁也幾易其人。最終,這正總裁的頭銜落在了和珅頭上,並最終在他手中完成,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部叢書,和珅作為這部書的正總裁,自然功不可沒。

從此以外,和珅還歷任過許多官書的總裁,如《開國方略》總裁,國史館總裁等,他在任各種官書總裁期間並沒有閒著,總是尋找機會,施加影響。在他負責國子監石經的過程中,屬下校勘官彭元瑞校審之餘,撰寫了一部《不經考文提要》,獻給皇上。乾隆對這本書大加讚賞。這下可氣壞了和珅,就向乾隆進言說:「不是天子無權考慮經文。」誰知乾隆不加理睬,說彭元瑞乃是奉旨考證,沒什麼可懷疑的。和珅見這一招沒有奏效,又生一計,他說彭元瑞的書中錯誤甚多,他願重寫一本,對彭的書加以修正。得到乾隆首肯後,他馬上召集了幾個學問高深的翰林,對彭的書和經文仔細研究,寫成了《提要舉正》一書,獻給皇上,要求皇上把彭元瑞的書棄之不用,乾隆仍是不許,和珅就命人將自己主編的《提要舉證》抄寫三部分別放在懋勒殿,翰林院和國子監,同時把彭元瑞書中涉及的字在石經上亂加篡改,最終不得不棄去不用,和珅這才心滿意足。

縱觀和珅一生,他的詩文雖不算上乘,但畢竟小有成就,而且在文化上貢獻頗多,可以算作一個詩人和文化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