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八面玲瓏,為人狡黠 和珅才輸紀曉嵐

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生於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六月,卒於嘉慶十年(一八○五年)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謚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他一生博覽群書,號稱「無書不讀,博覽一世」,以文采名滿天下,時人稱「天下第一才子」。紀曉嵐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書。

紀曉嵐才情非常,和乾隆帝常常作詩文一唱一和,博得眾大臣的喝采,留下了很多佳話。

乾隆曾經屢次南巡,有一次途中經過泰山,率領群臣舉行封禪大典。乾隆帝率群臣在岱廟祭祀,恰好廟前正在上演梆子戲《西廂記》,乾隆帝向來喜歡聽戲。這次忽然靈機一動,想出一個絕妙上聯,就對群臣說:「朕想起一道上聯,諸卿可試對下聯:東嶽廟,演西廂,南腔北調。」

群臣紛紛叫好,可惜一時無法接對,只有紀曉嵐緩緩對道:「春和坊,賣夏布,秋收冬藏。」春夏秋冬四季正應對東南西北四方,而且內容也非常貼切,紀曉嵐因此獲得了眾大臣和乾隆的稱讚。

和珅自認為有文采,但總是沒有紀曉嵐文思來得快,所以常常對紀曉嵐心懷不滿。和珅與紀曉嵐常常你來我往,互相交鋒。

乾隆帝喜歡遊山玩水,封禪之餘,當然少不了遊玩一番。這一日,乾隆到了山東濟南府大明湖的遐園。這是濟南第一庭園,其風景幽靜典雅。大明湖湖心有一座歷下亭,建於北魏,歷史悠久。乾隆說道:「這等風景佳絕之地,必定有歷代的文人騷客留下詩詞歌賦,哪位愛卿知道啊?」和珅向來會討好皇上,這次也立刻介面道:「皇上聖明,詩文自然是有的……」和珅其實也就是「半瓶子」的水平,他一時忘了是誰寫過詩,只好支吾兩句搪塞過去:「這裡風景優美,天下聞名,有很多文人騷客都留下過詩文。」

乾隆見和珅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心中便有些不滿。紀曉嵐在一旁娓娓道來:「詩聖杜甫曾在這裡寫過一首詩。杜甫到臨邑縣看望弟弟杜穎,經過濟南府的獅吼堂恰好碰上了北海太守李邕,二人素來交往甚厚,就在這個亭子與當地名士共謀一醉。杜甫詩興大發,當場賦詩一首。微臣早年曾經讀過《杜工部詩集》,裡面有《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曰:

東藩駐皂蓋,北渚凌清河。

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

雲山已發興,玉珮仍當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湧波。

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

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這應該算是此處比較有名的一首詩了。」紀曉嵐說完,不亢不卑,靜立一旁。

乾隆帝見紀曉嵐連這樣的文人佳話也瞭解得一清二楚,不禁稱讚道:「紀昀真是博覽群書,學識淵博,諸位愛卿要多多學習。」說完,繼續遊玩。

和珅見紀曉嵐讓自己更加出醜,認為紀曉嵐是故意賣弄,於是自己暗暗生氣。紀曉嵐自恃才高,卻也不顧忌和珅的想法。

有一次,群臣隨乾隆帝遊玩了一天,乾隆帝意猶未盡,不覺已經到了黃昏,抬頭看見天上飛來一隻白鶴。乾隆帝道:「白鶴乃祥瑞之物,哪位愛卿以白鶴為題,作詩助興啊?」

乾隆帝話音剛落,紀曉嵐不假思索,才思泉湧,唸道:「萬里長空一鶴飛,硃砂為頂雪為衣。」誰知紀曉嵐詩還沒做完,白鶴早已越飛越遠,在黃昏中化作天邊一個黑點。和珅見紀曉嵐又搶了自己的風頭,早已心生醋意。見此情景立即不懷好意地道:「你看那鶴,現在明明是一隻黑鶴,何來『雪為衣』之說?」

乾隆帝知道這是和珅有意為難紀曉嵐,他卻有意試一試紀曉嵐的應變能力,就饒有興致地說:「和珅說的沒錯,現在確實是一隻黑鶴。紀昀,你如何解釋?」

紀曉嵐也不惱怒:「皇上說的是,」說罷看了和珅一眼,接著吟道,「只因覓食歸來晚,誤入曦之蓄墨池。」乾隆帝見紀曉嵐果然文思機智,誇獎道:「紀昀不愧是我朝大才子,不但學識廣博,而且心眼兒轉得快、作詩巧妙。」

和珅偷雞不成蝕把米,直恨得牙根疼。其實和珅《四書》、《五經》無不精熟,只是在紀曉嵐面前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乾隆帝有一次南巡到了鎮江,群臣陪著乾隆帝遊金山的江天寺。登到山頂,乾隆帝登高遠眺,心曠神怡。一旁的和珅知道乾隆帝又想吟詩作對,於是道:「萬歲爺才學過人,不如和群臣共樂,一起吟聯作對吧!」乾隆正有此意,只見他遠望長江景色,悠悠吟道:「長江好似硯池波。」乾隆不愧胸懷寬廣,有帝王氣魄,他以長江為硯池,這句詩既有詩意,又有文采。

眾大臣紛紛讚嘆不已,乾隆帝本人也自鳴得意。一旁的劉墉續道:「舉起焦山當墨磨。」恰好不遠處的焦山也是著名景色,碧波環抱,在萬里長江之中,宛若砥柱中流,名字恰好帶一「焦」字,這句詩把焦山比做墨真是再貼切不過了,眾人均暗中稱讚。和珅當然不肯落於人後,四處一望,見東北方向有一座七層孤塔,於是道:「寶塔七層堪作筆,」乾隆大喜,稱讚道:「這筆、墨、硯都有了,最後一句就差書寫了,真是妙啊!」書寫江山當然是皇帝的事,乾隆帝看到十五皇子永琰,有意讓他來這最後一句點睛之筆。

永琰才情不比乾隆劉墉,斟酌之間,一時不知如何應對。正好紀曉嵐在一側侍立,悄悄提醒了一句,永琰豁然開朗:「青天能寫幾行多。」這最後一句,雖顯得有些隨意,彷彿信手拈來,卻最為氣勢磅礴。四句詩嵌入了文房四寶,眾人齊聲叫好。乾隆帝今日得此佳句,不覺十分愜意。

和珅這次總算沒落下風,心情自然很好。他看到山頂的寺廟外有一照壁,知道皇上喜歡題詞,於是提議道:「恭喜皇上得此佳句。不如在寺廟留下題詞,讓世人瞻仰墨寶,恩澤天下,豈不妙哉?」乾隆欣然同意,但一時拿不定主意留個什麼字好。

紀曉嵐上前說:「皇上今天在這裡覽此江天,不如用『江天一覽』四字。」乾隆一聽,此四字氣勢磅礴,又非常貼切,就欣然同意了。不料乾隆因年高而一時筆誤,將「覽」字寫成「監」字卻沒有發現。幸虧紀曉嵐在一旁有意提醒,就對劉墉高聲說:「覽者,看也。」劉墉會意,也高聲回答:「正是。高山覽勝,實乃人生快事。」

乾隆立刻醒悟過來,當下又寫了一個「覽」字,寫完後,眾人更是齊聲叫好。寺裡的方丈千恩萬謝,收下題詞,後來專門在山頂建了一個石亭,讓工匠將這御書的「江天一覽」四個字刻成石碑,豎在亭內,供後人觀賞。紀曉嵐不僅文采飛揚,而且頗為瞭解人的心思,不愧為天下第一才子。

紀曉嵐不僅才情高,而且喜好幽默,愛和大臣們開玩笑。有一次,紀曉嵐與一位官員閒談,此人腦門上長了個瘤子,紀曉嵐就對他說:「你身為朝廷命官,要注意形象,應當趕快找大夫醫治啊。」大臣道:「實不相瞞,四處求醫就是不見效啊!」紀曉嵐一臉認真地說:「我知道一位郎中,此人醫術高明,絕非一般庸醫可比。你多備好禮前去求教,定能成功除去此疾。」大臣連忙感謝紀曉嵐的關心,第二天就帶著厚禮急匆匆前去拜見。誰知那位郎中的腦袋上有顆比自己腦門上還大的瘤子,此官員這才知道被紀曉嵐給戲弄了,只好苦笑而回。

紀曉嵐是天下聞名的才子,眾人對其書法的追求也是趨之若鶩。有一次,和珅修建了一座小亭子,想請紀曉嵐題詞,以此來炫耀自己的權勢——連紀曉嵐這樣名滿天下的大學士也要為他題詞。

紀曉嵐本來不想給他書寫,怕玷污了自己的名聲,但又不好明著得罪和珅。到和珅的花園裡轉悠了半天,見和珅得意洋洋,想到這亭子說不定又是貪污了多少銀兩才修建起來的,想來心中氣憤,便想趁機戲弄他一下。

他裝作不經意間走到竹林旁,很認真對和珅說:「《詩經》中有一篇《小雅》,是歌詠周王宮的。有一句叫『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形容竹子碧綠青翠,松柏茂密。貴府花園風景秀美,何不將這小亭稱作『竹苞』?」

和珅也知道詩經中有這兩句,覺得這兩個字選得不錯,暗暗自責沒有想到這兩句。此二字很符合花園的意境,於是和珅欣然同意。紀曉嵐就認真地寫了「竹苞」二字,文筆飽滿,蒼勁有力。和珅樂呵呵地吩咐下人鑲金匾額,並將其掛在亭子上。

和府修建完畢後,乾隆帝趁機到和珅家來遊玩,還叫了一幫大臣隨駕,和珅深感榮耀。乾隆帝遊玩到後花園中時感覺累了,便來到涼亭裡休息,無意間看到涼亭上「竹苞」二字,於是饒有興趣地問道:「這書法飽滿遒勁,功力不俗,匾額是何人所題?」

和珅正想顯擺一下,就趕緊回稟皇上:「匾額出自紀曉嵐之手,名字也是他起的。《詩經》中有『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此處風景正合此意。」

乾隆盯著匾額細看了一會兒,突然哈哈大笑,指著匾額說:「紀昀這個人,倒是真有意思。『竹苞』二字,意境倒也不錯,用在這裡卻是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