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八面玲瓏,為人狡黠 伸手不打送禮人

世人對和珅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個大貪官,和珅是怎樣在短短二十幾年的時間聚集起大量財富的呢?他的斂財方法肯定非同凡響。

權和錢向來不分家,有權就為有錢準備了充足的條件,有錢則可以買到權。權錢交易在中國封建社會時代十分普遍,有些甚至是政府允許的。乾隆中後期,這種現象更加猖獗,甚至達到了瘋狂的程度。和珅深諳做官之道,就是一定要在明處給人一種兩袖清風的感覺,背地裡卻做著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不破壞官場的「潛規則」。這樣一來,自己的地位才能牢固而且深得皇帝的信任。他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爬到權力的頂峰的,當然,與之相伴的還有越來越大的貪污受賄之心。

因為和珅歷來受到乾隆的恩寵,引得各級官員紛紛前來拜碼頭、抱粗腿。所以一到逢年過節,和珅家總是門庭若市,送禮的甚至要排隊進入,可見和珅之膽大包天。和珅也來者不拒,吩咐管家呼什圖和劉全記好賬目,將來好按圖索驥,根據送禮輕重授予不同的官銜、給予不同程度的照顧。當然送禮給和珅不一定能獲得他的好感,有的甚至連面都見不上,但是不送禮就會被視為官場異類,終身不受其重用。

和珅的官是越做越大,所以送禮的人也越來越多,送的錢財珍寶也是越來越多,可是和珅並不滿足。他認為,光靠別人送禮終歸是被動收錢,他要主動求財。為此,他打著乾隆的旗號大張旗鼓地聚斂財富,大發橫財。

乾隆中後期,乾隆日漸變得好大喜功,而社會矛盾又日漸尖銳,漢民、苗民常常揭竿而起,軍事鎮壓也耗費大量錢財;加上乾隆本人生活越來越腐化,好場面盛大之事,再殷實的國庫也經不起這般折騰,很快就告急了。乾隆不管這些,仍要幾次南巡,花掉了巨額錢財。不僅如此,乾隆還要粉飾太平,至於錢財的來源,他都靠和珅去張羅。和珅也樂此不疲,正中他的下懷。

和珅向來對治理國家乏善可陳。他沒有能力去繁榮經濟、發展生產;更沒有手段去安定社會秩序,讓人民休養生息,以此增加稅收充實國庫收入。在和珅看來,做這些事情現在已經來不及了,而且這些具體事務交由下面的人去辦就行了,自己的任務就是照顧好皇上,滿足皇上的一切要求和喜好。所以,他把目光投向了那些下屬和腰纏萬貫的富商。他要求官員和富商向自己進貢,他知道那些地方官員有無數種方法從老百姓手中搾取油水。至於那些富商,本來就是靠著官府才得以以次充好,獲得巨大利潤,因而也樂得巴結權貴,尋找靠山。

地方上為了給和珅上貢,只有巧立名目,收取農民錢財,既能巴結和珅,也順便中飽私囊,當然樂此不疲。和珅在這方面做得有過之而無不及。皇帝、皇后、皇太后以及自己家人的生日等重要節日不必說了,皇帝對他進行嘉賞、邊關捷報甚至風調雨順等等都是收禮冠冕堂皇的理由。從地方官的腰包中收取錢財,地方官上自封疆大吏下至知府知縣以及一些捐小官的商人們每年都會向皇上進貢。及至後來,金銀錢財已經不能引起和珅的興趣,於是官員紛紛想出奇招妙策,搜刮奇珍異寶甚至山水莊園獻給和珅。和珅就在這樣經常推陳出新的送禮現象中陶醉,而且其胃口越來越大。不僅如此,和珅甚至連國外使臣的貢品也不放過,連皇宮都沒有的東西,和珅家中卻琳琅滿目。

乾隆經常收到大臣送來的貢品和錢財,心中自然高興,但也知道下面難免抱怨,為了保持他的聖君形象,所以曾經下旨不要再送禮,但眾多官場油條還是通過其他途徑照樣進貢,乾隆也就不再堅持了。和珅的這種做法使百姓生活更加疾苦,而這種情況乾隆又難以知曉,這就為以後清廷的衰落埋下了禍根。

和珅的斂財手段十分高超,和珅接手內務府沒幾年,內務府就扭虧為盈了,「歲月盈積,反充外府之用。」鄧之誠在《中華二千年史》中寫道:「乾隆的軍旅之費、土木遊觀,與其不出正供之貧,歲無慮億萬,悉索之和珅,和珅索之督撫,督撫索之州縣……」和珅成了乾隆的「財政大臣」。

和珅不僅通過以上各種辦法中飽私囊,有時更是「吃了原告吃被告」。如在奉天義州許五德與霍三德打官司,雙方同時送錢給和珅,和珅將兩家的財物悉數收下,結果雙方的事都沒辦成,最後還是靠自己解決。

給和珅送禮的人很多,但和珅不能一一接待,所以給和珅送禮還得講技巧。和珅本是文人,加上乾隆喜好文墨,所以和珅也常以文人自居。因此,很多時候送他古玩字畫比錢財更令他開心。

官員汪如龍知道他這個喜好,所以時常送些玉如意、黑玉蝴蝶、玉馬等古玩奇珍給和珅。為了傍牢和珅這棵大樹,他還給和珅送了北宋著名畫家趙昌的《寫生蛺蝶圖》,而且還在圖內塞進銀兩若干,和珅當然對他另眼看待。很快,汪如龍就頂替徵瑞做了兩淮監政。雖然徵瑞也每年向和珅貢獻十萬兩白銀,可還是眼睜睜地看著汪如龍得寵,只好打掉牙往肚裡咽。

和珅對送禮者向來來者不拒,所謂伸手不打送禮人,因此也籠絡了一大批官員為其賣命跑腿,可謂盛極一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