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第一大貪官,萬世留名貪官 屈就上虞備用處

和珅考試不中,就準備繼續讀書,在科舉的考場上光宗耀祖,實現自己的抱負。他的太岳父英廉告訴和珅,科舉並非八旗子弟飛黃騰達的唯一途徑。朝廷對滿族人的科舉出身並不作要求,只對漢人要求嚴格。滿族人要做官不一定非得通過科舉途徑,朝廷一直保持著滿人重武輕文的傳統。欣賞的是騎射之術,旗人多以入選侍衛、軍功、筆帖式和官學員舉為官。

英廉對他說:「你現在已經有了三品的世襲爵位,沒必要在科舉上浪費時間。我幫你在皇宮找一份差事,職位雖然低賤,但可以接近皇上。憑藉你的聰明才智,很快就會嶄露頭角,步步高陞的。你雖然承襲的是個武職,但是當今聖上愛才,你又有才學,皇上一定會欣賞,定有出頭之日。」

和珅覺得這是個機會,於是先通過英廉的關係,找了個鑾儀衛的差事。鑾儀衛負責掌皇帝儀衛排列及承應諸事,也就是為皇帝抬御轎的轎夫。充當侍衛是滿洲八旗子弟晉身的最好途徑,和珅與英廉也一直在為此而努力。

宮中侍衛的挑補有嚴格的規定,一是從上三旗三營中選擇,再就是從宗室、世職人員及八旗子弟中挑補。清代功臣後裔繼承祖先的爵位,稱為承襲世職。世職包括公、侯、伯、子、男等五等爵祿,另有雲騎尉、恩騎尉、騎都尉、輕車都尉等。按等級規定,和珅的輕車都尉可被錄取為三等侍衛。

宮廷侍衛主要負責宮廷和皇上的安全問題,可扈從皇上到處巡幸。侍衛由侍衛處統一管理,其最高職官為領侍衛內大臣,是武職中的正一品大員,品級最高。領侍衛內大臣的任命由皇帝欽定,一般是從內大臣、散秩大臣、滿洲都統、大學士、尚書和各省將軍中選取。

侍衛有上三旗侍衛的區別,日常護衛:鑲黃旗在前,正黃旗在中,正白旗殿後。站班時有嚴格的制度,鑲黃旗在左,正黃旗在右,正白旗分左右居兩旗之次。以上各旗侍衛都由領侍衛內大臣負責管理。日常每旗侍衛分六班,由章京一人帶領值勤。

清代侍衛名目繁多,有乾清門侍衛、鑾儀衛侍衛、上駟院侍衛、司轡侍衛、司鞍侍衛、茶膳房侍衛、傘上侍衛、十五善射侍衛、善騎侍衛、善射鵠侍衛、善強弓、善撲侍衛、奏蒙古事侍衛、上虞備用處(黏竿處)侍衛、庵鷂房侍衛、鶻房侍衛、狗房侍衛等。這些職位一般由滿洲、蒙古貴族子弟充任。漢人也有擔任侍衛的,由科舉武進士充任,一般一甲第一名可授一等侍衛、一甲二名、三名可授二等侍衛,二甲前十名可授三等侍衛、藍翎侍衛。

侍衛的職位也有優劣之分,其中以御前侍衛、乾清門侍衛最為風光。御前侍衛一天到晚侍奉在皇帝身邊,圍繞皇帝轉。先不說能力如何,至少混個臉熟,也表示有獲得賞識的機會。其次就是乾清門侍衛,乾清宮是皇帝處理朝政的地方,這兩種侍衛都是皇帝的親信侍衛,要對皇上絕對忠誠,出身要好,也就是說,只有通過嚴格「政審」的人才能充任。這兩種侍衛不歸領侍衛內大臣管轄,而是由御前大臣直接負責。御前大臣一職由滿、蒙親貴王公充任,統領乾清門侍衛、御前侍衛,直接服務於皇帝和內廷。

乾隆三十七年(一七七二年),二十三歲的和珅獲得三等侍衛的職位,挑補黏竿處,又稱上虞備用處。主要負責皇帝出行時一應儀仗事宜,又叫「打執事」,此處的工作人員就叫「執事人」。上虞備用處是有一定實權的部門。此處的侍衛負責每天早晨到內奏事處接收奏摺,還有負責稽查官員二人,如發現奏事處有形跡可疑的人員走動,有權命令上虞備用處的侍衛緝拿。

清朝統治階級是崇尚武力的滿族,受其傳統思想的影響,侍衛的地位、權力都比較高,他們不僅宿衛殿廷,扈從警蹕,而且還可以傳旨、奏事、出使、授將和拘捕犯人、審理案件等,可謂權力極大,故而仕途一般都很順利,陞遷較快。正是由於崇尚武藝的社會風尚,使得侍衛疏於文化等方面的修養,及至清中期,因承平日久,就連武藝射箭等傳統也都逐漸荒廢,越來越不思進取了。

當時就有人這樣評價那些八旗子弟的侍衛們:很少讀書,甚至還有滿、蒙文字都不知曉的。見面相互問候,竟然有人難以以禮數相對答,訥訥不語。偶然間碰上一兩個能讀一兩句詩詞、讀一小段小說的,馬上就被周圍的旗人視為滿腹經綸之人。更有甚者,有的辦事員竟然不識字,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這樣看來,和珅可謂鶴立雞群。他具有極強的進取心,有著出人頭地的強烈信念,堅信只要努力錘打磨煉自己,就會有嶄露頭角的一天。而且,他還充分利用侍衛職務比較清閒的機會,努力「充電」,提高自己,積累了不少知識。他這隻大鵬,始終沒有放棄一飛沖天的夢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