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權傾朝野 擾亂朝綱 大清國太監閱兵

經過兩次鴉片戰爭後,清政府的統治階級對如何解決一系列的內憂外患分裂成為「洋務派」與「守舊派」,洋務派主張利用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方式發展新型工業,增強國力,以維護清政府的封建統治。

一八六○年十二月,曾國藩上奏摺說,目前借外國力量助剿、運糧,可減少暫時的憂慮;將來學習外國技藝,造炮製船,還可收到永久的利益。第二年,他對上述看法加以發揮,主張購外國船炮,訪求能人巧匠,先演習,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成為官民通行之物,那時可以剿髮(指太平軍)、捻(捻軍),勤遠略,這是救時第一要務。

洋務運動進入第二階段以後,外國侵略勢力加緊了對中國的進攻。日、英、俄、法紛紛侵佔中國的邊疆地區。清王朝為了應對複雜的國內局勢,再加上洋務派的不斷敦促,於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九月,命醇親王奕譞為總理海軍衙門事務大臣,慶親王奕劻、北洋大臣李鴻章為會辦大臣,善慶、曾紀澤為幫辦大臣,並同時在京城設立海軍衙門。

對於此時的清政府來講,創建一支海軍並非易事,至少也要幾千萬兩銀子。無奈國庫日益貧乏,對外賠款也有很多,朝廷實在力不從心。同時,慈禧太后又不願意自己的頤和園修建計劃停工,還是源源不斷地從財政收入中籌錢修建頤和園,供其享樂。因此,對李鴻章的海軍建設計劃總是造成麻煩。李鴻章雖然心中不滿,但面對現狀也無可奈何,有苦難言。

李鴻章畢竟是洋務派的中堅人物,他東挪西借,四處籌錢,終於在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春,七湊八湊地弄到了一筆銀子,從英、德、美、法等國購進了大小十多艘艦艇。隨後又立即招募兵勇,建成了一支北洋海軍艦隊。同年夏天,慈禧太后忽然想起此事,就令醇親王奕譞去天津巡視海軍操練情況,並特命大內副總管李蓮英隨同前往。

李鴻章獲悉後,甚是納悶。醇親王來天津閱兵,讓李蓮英隨行,雖不合禮法,但既然慈禧太后如此安排,定有深意。李鴻章也對李蓮英的手段早有領教,不得不加倍小心提防。於是就委派幹員,準備兩套房間,作為醇親王來津閱兵之行轅。一套供醇親王下榻,一套為李蓮英居室,並對相關服務人員特意囑咐,要小心伺候。

醇親王和李蓮英到達天津的那天,李鴻章舉行了場面宏大的迎接儀式。李蓮英穿著太后賜給的黃馬褂,戴著花翎頂戴,行事十分張揚。李鴻章暗自吃驚,越發摸不著頭腦,究竟李蓮英是來幹什麼。

第二天,醇親王和李蓮英由李鴻章陪同檢閱海軍。李鴻章下令會操,所有艦隊、大小船隻嚴肅認真地表演了一番,醇親王和李蓮英都對海軍一竅不通,只是走了一個過場。第四天,由於醇親王無法出海觀看戰艦,就讓李蓮英一人前去視察。李蓮英見終於有了機會,這才對李鴻章說:「所抽海軍經費,用建頤和園的款項,尚有不足。太后之意,要中堂大人設法,再抓緊籌措些。」

李鴻章終於明白了慈禧太后安排李蓮英前來天津的真正用意,但也不敢說反對,只好歎一口氣,點頭答應了。

李鴻章知道對醇親王和李蓮英的前來要表示極度的尊重,又從海軍軍費中抽出部分銀兩,送給醇親王和李蓮英各十萬兩白銀,以便回去給慈禧太后奏報實情。李蓮英得了銀子,不敢運回京城,背著王爺把這筆款留在天津,託人備置磚瓦木料,運回故里,營造自己的李家莊園。

得了銀子的李蓮英,回到北京以後,把李鴻章操練海軍之事在慈禧太后面前說得天花亂墜,並且向慈禧匯報了李鴻章已經答應從海軍軍費中籌錢給頤和園。慈禧聽了很是滿意,並對李蓮英的才幹倍加讚許。

雖然朝中有人對李蓮英在天津的一些違制的作為非常不滿,而且還上奏摺,但由於李蓮英在朝中關係網密集,很快就把這件事擺平了,繼續自己的貪贓枉法、收受賄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