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善於鑽營 皇宮獲寵 趁皇帝新婚撈錢

慈禧太后頒布訓政旨後,本想趁著光緒帝還小再訓政幾年,然後再完全歸政於光緒皇帝。可是,很快就有大臣奏請光緒趕快完婚,以便早日生下龍子。慈禧太后沒辦法,只好張羅著為光緒選皇后。

李蓮英為了穩固自己的位子,主動要求讓慈禧照顧她的弟弟桂祥的女兒,慈禧也心知肚明,同時陝甘總督裕泰的兒子長敘也有一雙女兒頗為出眾。除此之外,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也很有競爭力。

果不其然,在九十六名秀女中被選中三十六個,除桂祥的女兒外,還有長敘、德馨家的兩雙姊妹花。

光緒其實最中意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至於桂祥的女兒,要不是慈禧太后的面子,早就刷下去了。慈禧的這個內侄女,姿色實在太平庸了。反觀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不但姿態優雅,而且漂亮絕倫。尤其是二小姐,更是傾國傾城之色,光緒帝最為中意。

選出的八名秀女,還要在宮中經過仔細考察。桂祥的女兒住在慈禧太后,也就是姑母宮裡,這當然是想給人一種信號——我與眾不同,你們都別跟我爭。

光緒帝也感到萬分苦惱,因為他知道,慈禧太后之所以高調捧她的內侄女,就是要光緒選她為皇后,以便在他身邊安插一個最大的親信。但光緒帝只想讓江西巡撫的二女兒做皇后,真是矛盾。

光緒帝將自己的煩惱跟他的老師翁同龢說了。翁同龢知道光緒帝不喜歡慈禧太后的內侄女,但卻堅定地讓他按照慈禧的意思選這個內侄女,這是為了以後的親政、重振清朝雄風著想,否則帝位不保。

光緒帝卻堅持要選自己中意的人做皇后,否則生不如死。翁同龢卻勸他不要意氣用事,一定要見機行事。

立後的日子很快就到了,光緒又經過一輪篩選,只剩下桂祥的女兒、德馨和長敘的一對姐妹。就在要定最後人選的時候,慈禧太后來了,光緒連忙迎駕,並讓慈禧為自己選皇后。慈禧卻大度地表示皇帝應該自己來選,並賜了一柄玉如意作為未來皇后的見面禮,看中誰就交給她。光緒等的就是慈禧這句話。

只見光緒拿著玉如意走向等待命運選擇的秀女。光緒也在選擇,按照他自己的想法,他真的想把玉如意交到江西巡撫二女兒手中。可他回望慈禧時,卻看到了憤怒的眼光,只見慈禧太后臉色發青,雙唇緊閉,光緒可以明顯感覺到慈禧正在給他暗示,要他選擇自己的內侄女。光緒帝很不情願地把玉如意遞給了慈禧的內侄女——桂祥的女兒葉赫那拉氏,之後就默默地走到御案旁邊,臉上沒有一絲笑容。

李蓮英和慈禧太后終於鬆了一口氣。尤其看到光緒不想選葉赫那拉氏時,李蓮英急得差點要叫了出來,如果皇帝不顧一切地按照他自己的意思把如意給了其他人,慈禧太后肯定會非常生氣,而自己這個出主意的人也不會有好結果。不過,他還意識到更進一步的問題:皇帝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並有意努力實施,再也不是那個任人控制的小孩子了。

最生氣的是慈禧,通過這件事,她覺得皇帝長大了,已不想再被自己玩弄於股掌之上,這是再清楚不過的。出現今天這驚險一幕,慈禧也沒心情接受眾人的道賀,便在李蓮英的引導下起駕回宮了。

慈禧太后強迫光緒帝按自己的意思立了自己的內侄女為皇后,在光緒帝身邊安插了一個最大的耳目,認為終於可以放心地為光緒帝舉行大婚。按規矩,皇帝大婚之後就要親政,皇帝親政就意味著慈禧太后要失去權力,她覺得自己不能不對這個問題好好地考慮一下。至於大婚問題,反正皇后是自己的內侄女,自己操心不操心也無所謂了,於是便把李蓮英找了過來。

李蓮英最近正得意忘形,自己的立後主意雖然經歷了波折,但總算沒壞什麼大事,最終老佛爺的內侄女為後。慈禧以後就可以隨時知曉光緒帝的動向,這對她是一個絕大的優勢。自己若能成為皇帝大婚的經辦人,錢財必定會滾滾而來。

現在慈禧問他該怎麼做,李蓮英當然想大操大辦,這樣才能撈錢更多,但又不能直說。他就以保持皇家威儀和大氣為由,建議慈禧應該隆重舉辦皇帝的大婚儀式。

慈禧太后就想顯示皇家威儀,於是決定大辦,但又苦於經費不足,因為此時中法戰爭剛剛結束,國家財政吃緊。不過,這難不倒李蓮英,他對此得心應手,建議慈禧令各省報效,到時候各省官員還不得削尖了腦袋給皇宮送財送物。

慈禧見李蓮英對此熟門熟路,就把主持大婚儀式的經辦人一職讓李蓮英來擔任,李蓮英欣喜不已。

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龢是戶部尚書,給各省分派了任務,其中湖南分得三十萬兩。湖南巡撫汪祺祥又把任務增加到四十五萬兩,因為他聽說這次皇帝大婚的經辦人是李蓮英,多徵的十五萬兩拿出十萬兩賄賂李蓮英,為自己謀個好前程。

李蓮英自從成了大婚的經辦人,立刻成了大忙人,到處去採購禮品,當然從中撈了不少好處,常常是花了二十萬兩銀子卻報稱三十五萬兩,搜刮錢財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湖南巡撫汪祺祥匆匆忙忙趕到京城,給李蓮英送上十萬兩白銀。李蓮英欣然接受,並誇他會辦事,告訴他自己一定找機會在慈禧太后面前為他美言幾句。

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備,各種禮品和所用物品都置辦妥當。正月二十四,開始將皇后的妝奩運到皇宮。一里多長的隊伍,由東城方家園——皇后的娘家,迤邐至東華門、協和門、後左門,到達乾清宮。僅此一項,就花了足足兩天時間。

正月二十六日,便是宣崗奉迎皇后之日。一大早就百官齊集。午正三刻,皇帝在太和殿升座,在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中,文武百官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禮,然後由禮部官員宣讀冊封皇后的詔書。等皇帝回宮後,隨即護送皇后由方家園經史家衚衕、東太街、長安牌樓、兵郛街、車江米巷進大清門。這時,午門的景陽鐘鐘聲大作,聲震九城。天子腳下的百姓都知道皇后進宮了。

就在光緒皇帝大婚緊鑼密鼓的同時,還有慈禧太后向皇帝歸政的問題。相較於能獲得多少金銀財寶,李蓮英更加註重自己的前途。於是,他抽空去問了一下慈禧太后關於歸政的打算。

慈禧太后對自己「退休」後的生活並沒有特別要求,只需設個祭壇或者建一座祠堂即可。李蓮英不失時機地稱讚慈禧太后不僅恩德惠及天下,而且心胸寬廣,實在是國家的一大榮幸。

趁著慈禧太后高興,李蓮英趁機提及湖南有個巡撫汪祺祥在湖南做得不錯,人特別謙虛,政績也不錯,建議慈禧太后褒獎一番。慈禧太后於是有心在歸政前通令嘉獎他。

這天,慈禧太后召見軍機,光緒皇帝也在場。慈禧太后回顧自己垂簾聽政了二十多年,表示有些人為國家出了力,自己卻還沒有對他們進行獎賞。如今就要功成身退了,要給他們有個交代。光緒知道慈禧這是要提拔官員,為自己留下好名聲,就建議她開出一個單子,一併褒獎。慈禧太后於是就重點提到了幾個人,一個是醇親王,一個是恭親王。另外,還有為國建功的曾國藩、左宗棠(此時二人均已去世)。除此之外,慈禧還特別提出了湖南巡撫汪祺祥,稱他在任上做得很好,也應該褒獎。

朝中大臣都知道汪祺祥在湖南民憤極大,卻無人敢出來反對——反正又不關我事。慈禧太后說完這些,其餘的就讓軍機處自行裁奪。

軍機大臣世鐸與同僚商議著開了一張三百多人的單子,其中包括醇親王、僧王、頭品頂戴花翎的總稅務司赫德。另外,還有現任及前任軍機大臣,現任及前任軍機章京,各國駐京公使,殉難的將帥及一二品大員等。生者加官晉爵,賞賜珍物;死者或建祠堂,或賜祭壇,完全體現了慈禧太后的神恩廣澤。

慈禧太后一切準備就緒以後,便於二月初三在太和殿為光緒皇帝舉行了正式「親政」典禮。

光緒當然要謙虛一下,表示自己有些大事還要向慈禧問政。慈禧見光緒如此謹慎,心中大安,就即刻起駕去了頤和園,臨行前又囑咐他要分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凡事要學會果斷處理。

光緒帝告別慈禧太后,然後急匆匆來到太和殿。剛在御座上坐穩,午時的鐘聲便已經敲響了。於是,由軍機大臣世鐸向百官宣讀親政詔書,然後光緒皇帝便在眾王公大臣「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山搖地動般的呼聲中正式親政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