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宦海浮沉 一代權監 得惡報一切成空

人一老就容易回憶過去的事,李蓮英更是懷念以前和慈禧太后一起的日子,回味當年的輝煌。不過,對於一生弄權的李蓮英來說,畢竟大勢已去。當他每每想起昔日伴同慈禧太后權顯朝野、為所欲為的情景,怎不百感交集、思緒萬千呢?他時而緊鎖眉頭,焦躁不安;時而無精打采,疲憊不堪,沒了半點生氣。再加上社會上傳聞光緒之死就是李蓮英親自辦的,這些傳入李蓮英的耳朵裡,他變得十分恐懼不安。

李蓮英的幾個嗣子見此光景,知道他死期將近,立即為他營造墓室。據他的一個王姓太監的同鄉說,李蓮英生前曾在德勝門外買地二畝餘,為自己修建墓室一座,規模雖不宏大,建造倒也講究。墓室營造耗時一年,花銀五六萬兩。但是,李蓮英死後沒敢葬入此墓地。

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正月,病入膏肓的李蓮英自覺難以醫治,恐怕將不久於人世。於是,他把幾個嗣子及諸弟兄召集於床前,神情悲傷,又將自己的一生歷數了一遍,期間如何發跡,如何發家,如何升為大內總管,一一細數。還一再囑咐他們,要謹慎持家,以防財源枯竭。不僅如此,他還讓家人時刻注意動盪的時局,以便隨機應變。因為一旦革命黨人發起暴動,綱紀就會完全喪失,要做好充分準備。

最後,他還對自己的身後大事做了安排:靈柩不要長期停放,發喪等事宜不可冒昧行事,一切都要聽從朝廷的安排,請隆裕太后恩準定奪,如不請旨,倘出意外,後果不敢想像。另外,他還把各銀號、金店的存款及家中庫存開列清單,當即分給各人自存。據李氏後人說,除李蓮英的四個嗣子每人分得白銀四十萬兩外,其餘各屋至少均得二十萬兩,共分掉白銀三百四十萬兩。

李蓮英自己在死前還說,宮廷大內尚有存銀三百多萬兩,珠寶兩箱,此項錢財,不可再去要,就當不是李家的,否則引火燒身。果然,李蓮英死後,宮中幾個知情的太監企圖私分李蓮英的財產,被總管太監小德張秘密報告隆裕太后。隆裕太后將財物據為己有並誅殺了參與的所有太監。

宣統三年(一九一一年)二月初四亥時,李蓮英終於在念念不忘慈禧太后的囈語中死去。李蓮英死後,他的弟兄子嗣遵照他的遺囑,經他長子李成武召集諸弟兄商議後,向宮裡寫了一道奏摺,請求隆裕太后降旨發喪。二月初六,隆裕太后傳旨,按照祖宗家法,凡有品級的太監,均賜塋地於西郊恩濟莊之大公地內安葬,並賜以祭壇和治喪銀一千兩。

李家接旨後,隨即安排發喪日期和喪葬殯儀,旋又請准隆裕太后,「葬儀飭以國家元勳」對待。這樣一來,葬禮的規格就立刻高了起來。雖然國庫緊張,無法給李家發錢。但其實李家要的是這個名譽,並不缺錢。因有隆裕太后旨意,李家便敢於極力鋪張。喪報紛紛散發到京城內外各地,生前友好、朝中大臣都紛紛前來弔唁。李家諸孝子賢孫,披麻戴孝,伏於靈前。退隱章德府(安陽)的袁世凱也令長子袁克定以世侄名義前來北京伏靈弔唁。這場喪禮場面宏大,耗費數萬,直到三月初四,才將李蓮英的靈柩送往恩濟莊大公地內安葬。

為了保證墓地的牢固性,李蓮英的墓頂用沙土、白灰、黃土合以蛋白、糯米湯灌漿。據說,當年此地方圓十里內,各村的雞蛋都被買得精光,尚不足用,而蛋黃則隨地亂扔,時值陽春,很快變得腐臭難聞,當地百姓也是怨聲載道。

李蓮英墓地全部工程包括塋內建石橋、立牌坊、修碑亭、豎墓碑、建祠堂、蓋院牆等,費時一年多,耗銀兩萬多兩。期間,李成武還調用幾百名禁衛軍,全副武裝,日夜守衛。工程完工後,還長期僱用了當地一個叫孫寶祥的貧苦農民,為李蓮英守墓。

一九三一年,李蓮英兄嫂病故後,家人又在祖墳內為李蓮英造了一座假墓。墓內是專門打造的一個尺許的銀人,算是李蓮英的替身,裝入棺木。前後算起來,李蓮英有三個墓地,即真墓(恩濟莊)、疑墓(德勝門外)和假墓(故里)。

李蓮英的後人李瑞描述,整個恩濟莊塋地,周圍都是高大的石牆,向南有高大的門樓一座,進門就可看到整個塋地的面貌,埋葬著自明朝以來的三百多個首領以上的太監,大多數立有墓誌碑,但規模都不大,再加上年代久遠,很多早已荊棘叢生,十分荒涼。李蓮英的墓地卻完整無損,而且非常宏偉。還在關帝廟東側建有李蓮英祠堂,也很有規模。其中北房五間,東西配房各有三間。祠堂內懸掛著李蓮英的畫像,一切還算正常。

李蓮英死後的當年十月,就爆發了武昌起義,結束了清王朝二百多年的統治,並且建立了中華民國。

清亡後,李蓮英的後人無法繼續享受優厚的俸祿,而且後人中大多提籠遛鳥,無所事事,家道遂逐漸衰落。故里莊園的生活更是一落千丈。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到了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前後,仍能維持權貴之家的派頭。不過,終因過度揮霍,坐吃山空,生活難以維繫。一九二二年直奉戰爭期間,全家迫不得已逃往天津。當時,他們拉不下臉來過窮苦日子,沒有經濟來源還要維持昔日富貴的生活,只得典當家中的珍奇物品換錢。先是出售衣服、傢俱、布匹、綢緞。到後來,連成套的桌椅板凳、屏風等都賣了。據說,有些傢俱就是當年慈禧太后給李蓮英妹妹做嫁妝的,相當珍貴。變賣的錢用光後,他們就甩賣土地,到抗戰爆發前,李家土地、財物已甩賣一空。

一九四○年左右,昔日李蓮英苦心營造的北京多處宅邸,大部分已變賣或典當出去。僅一九四○年,就賣了後公用庫宅院、鑫園澡堂子和西直門外的堂子衚衕皮匠鋪等舊產。到北京解放前夕,當年盛極一時的所謂李氏的「北京四大家族」徹底名存實亡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