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宦海浮沉 一代權監 為籌錢賣官鬻爵

慈禧太后一路向西,越來越遠離北京,路上雖有些小麻煩,但總算不用提心吊膽了。他們一路來到了陝西境內的潼關。

潼關是中原進入三秦大地的咽喉要道,潼關太守施祥一直想高昇一步做個道台,可惜沒有合適的機會。不料前方來報,說大內總管李蓮英要隨著慈禧太后路過潼關,這真可謂千載難逢的機會。他決心做好充分準備,好好在李蓮英和慈禧太后面前表現一番,到時候別說道台,說不定還會進京做京官。

待到慈禧的隊伍抵達潼關,施祥跑前跑後將慈禧太后和李蓮英伺候得面面俱到,不料李蓮英根本沒有把這位施祥放在眼裡。眼看著第二天慈禧太后起駕繼續西行去了西安,投入巨額資金辦理接待工作的施祥當然不甘心。在聞知慈禧太后駐蹕西安之後,他派了自己的得力親信,趕赴西安,通過關節見到李蓮英,說明要謀求一個道台的職位。

李蓮英聽後,覺得道台的職位非同州縣官員,需要稟報慈禧太后才能做決定。慈禧太后聽說有人要謀求道台的職位,表示如今雖然蒙塵在外,價格可以適當降低一些,但不宜低於一萬兩銀子,否則州縣的官位就更不值錢了。

李蓮英領命而出,心想至少要給自己五千兩白銀,否則自己不會去運作的。李蓮英回去後將慈禧的意思和自己的想法如實地告訴了來人。

來人飛奔回潼關,報於施祥知道,施祥一合計,整個打點下來兩萬兩銀子就夠了,而一個道台在任一兩年就可以撈回老本,往後就是淨賺,如果這期間再花銀子弄個巡撫或者藩台當,賺得就更多了。思來想去都是上算,就決定花這筆錢。

因為上次的那個親信辦事俐索,所以這次施祥還是派他前往西安聯絡此事。他的這名親信也是樂得不行——施祥做了道台,說不定自己就可以做個七品縣令。

正所謂樂極生悲,這個人為了趕快實現自己也能做官的願望,到了西安便急急去找李蓮英。很不湊巧,李蓮英不在。他知道李蓮英經常陪伴在慈禧身旁,便鬼使神差地到行宮去找。棉線掉進針眼裡,巧了。偏偏門口警衛的侍衛只顧和人說話,並未注意宮門口,這個親信竟然輕鬆地進入了慈禧的行宮。不僅如此,那麼多房間,他居然獨獨闖進了慈禧的寢宮。剛好慈禧正要起床,忽見窗外有人影晃動,似是有人窺視,立即讓護衛將其抓捕。

親信還沉浸在自己的美夢中,不知道怎麼回事,就已經被逮捕了。慈禧命人將此案交於岑春煊審問,如實回奏。此案本來就非常簡單,經審之後,事實很快就清楚了。但由於此人供出是來掏錢買官的,岑春煊就覺得有些棘手。他早就聽說慈禧太后串通李蓮英賣官鬻爵,如今終於見識了。可是,他若真的如實和盤托出,不但李蓮英會恨他,就是慈禧太后的臉上也不好看。倒不如來個「臣為君諱」,將此事永遠隱藏起來。於是,就胡亂判了個「冒名入犯禁宮」的罪名,並依律立刻予以正法示眾。

李蓮英聽說此事後,急匆匆趕來,可惜岑春煊已審理完畢,正在整理判詞。李蓮英取過口供一看,什麼都如實招供了。李蓮英一想,事情敗露了倒沒什麼,只怕太后知道後會嫌他辦事不牢靠,壞了她的名聲。因此,他大聲替自己開脫,聲稱自己從來就不認識這個人,更不知道他的名字。也許是因為自己名聲太大,才被陷害栽贓。岑春煊等的就是這句話,現在李蓮英不承認有此事,這名親信的供詞就更是栽贓了。為了徹底掩人耳目,李蓮英還建議慈禧將施祥革職遣回老家永不錄用,這才算放下心來。

慈禧命陳丕仁為欽差,到潼關給施祥宣讀聖旨。施祥此時還蒙在鼓裡,聽說欽差到了,立刻大喜,心想這兩萬兩銀子果然奏效。連忙命人設宴,準備盛筵款待欽差。誰知聽到的內容卻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竟然是革職查辦、永不錄用的消息,頓時癱軟在地,連領旨謝恩都忘了。

施祥費盡了心機,花了兩萬兩銀子,卻鬼使神差地買了個遣送回籍,真是又急又氣,最後竟死於回家的路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