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宦海浮沉 一代權監 幸福而短暫的童年

李蓮英的幼年時期,家道已經中升,他基本上是在一個小康之家度過了幼年時代,而非苦命出身。人們之所以說他出身寒門,可能是有人根據一般太監的經歷杜撰的。

李氏家族自遷居大城以來,前後歷經四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到了清朝咸豐年間,已繁衍成一個五六十戶人家的大家族。但由於災荒、戰爭等種種原因,家族中也開始產生了矛盾並逐漸分化。這時的李氏家族大體上已分成四支派系,李蓮英家族屬於第四派系後人。經過咸豐年間的家族大分化,李氏家族中有的人在競爭中勝利了,便趁機發財,置買房屋、土地;有的人在競爭中失敗了,只好變賣家產維持生計,家境每況愈下。

李蓮英的父親李玉在這次大分化中雖然不是獲益者,但至少結果不是很差,加上他本來就有些積蓄,便趁著一些族人離家背井、逃難他鄉之際,大量低價收購他們的房屋土地。沒過幾年,他就購置了六七十畝土地,拴了一掛大車,蓋了十多間房子,甚至農忙時節還要雇些短工,以便打理田中的一應勞作。李玉在別人顛沛流離之際,日子卻越過越紅火。李玉夫婦認為這是求助神靈保佑得到的福氣,便經常到村西的大廟裡去上香,那一尊尊泥胎成了他們虔誠崇拜的偶像。

李玉向來教子很嚴,對他們也充滿了希望,希望他們有人能繼承李家的手藝和家產。李蓮英從小就顯得比同齡孩子頑皮、聰明,七八歲時便跟隨父母打下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計。他在母親面前總是顯得比哥哥勤快能幹,幹活用心,又麻利、乖巧,能把父親熟製好的皮毛擦得乾乾淨淨,梳得順溜又光滑,疊得整整齊齊,是繼承家業的好苗子,因而很得父母喜歡。母親見他聰明伶俐,認定他是塊讀書的好材料,便主張讓他讀書,指望將來獲得功名富貴,陞官發財,光耀門楣。父親李玉則主張讓他學手藝,繼承自己的衣缽,保住李家的飯碗。夫妻二人為這件事還爭吵過。

李蓮英還有兩個弟弟,平時照看小弟弟是他的主要任務。但李蓮英畢竟是小孩子,貪玩在所難免,可又總想討好媽媽,為了讓媽媽高興,就想出一個辦法:每當和小朋友們做遊戲時,就用布條把小弟弟捆在自己的後背上。

有一次,他和小朋友們玩耍,玩得很投入,弟弟在背上睡著了都不知道,腦袋在李蓮英後背上隨著李蓮英的蹦蹦跳跳不停地晃來晃去,看著讓人心酸。恰好媽媽看到了,就覺得李蓮英太懂事了,很心疼地對他說:「等弟弟會走了,就不用你背他了。」媽媽以為李蓮英會非常高興,誰知他卻說:「等他會走了,你又要給我生出一個弟弟了。」在場的人都被他逗得前仰後合。

李蓮英不僅聰明伶俐,而且膽量過人。小時候,他爬樹的本領很強,其他小孩都比不過他。他常常爬到大樹上掏烏鴉和喜鵲蛋,其他夥伴都非常羨慕他的這項本領。他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時,從來都不吃虧。只有他佔的便宜,沒有他吃的虧。做騎馬遊戲時,他總是願意先假裝做奴才,然後假裝做主子。這樣他就可以「後發制人」,掌握佔便宜的主動權了。而且他對做遊戲非常認真,他當奴才時,就服服貼貼、老老實實地跪在地上,讓裝主子的人騎到他背上去,認真履行「奴才」的職責;輪到他裝主子時,手裡總是拿一根柳條做的鞭子,一面不斷抽打「奴才」的屁股,一面耀武揚威、神氣十足地大喊著:「老爺來了!老爺來了!快開道!開道!」其實,從這裡也能看出他日後為什麼會在宮中得到慈禧如此的重用和太監宮女們的敬重——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把握好自己的定位,做奴才就要像個奴才樣,做主子就要擺出主子的譜!

子牙河養育了大城縣,是繁衍生息在這一帶人們的母親河。夏天,李蓮英和小夥伴們到河裡洗澡,總愛抹上一臉泥巴,做出各式各樣的鬼臉。當逗得大家捧腹大笑的時候,李蓮英卻趁機偷襲小夥伴,使他們防不勝防。那時就能顯出他頗多的心機。

李蓮英從小就得到祖母的疼愛,經常跟祖母一起睡,躺在被窩裡聽祖母給他講故事。他祖母是封建時期一個典型的信奉鬼神的鄉下婦人,總愛給李蓮英講一些帶神奇色彩的故事,李蓮英也常常在這些神奇的故事中睡去。

一次,祖母破天荒給他講了一個真實的人物故事:明代萬曆年間,大城縣東陳村出了一個兵部左侍郎,姓李名松,早年鎮守遼陽,屢建戰功,大城縣令奉皇旨在縣城內建立石牌坊一座,坐東向西,鐫刻「兵部左侍郎少司馬李松坊」,供後世瞻仰(此牌坊一九五八年被毀壞),人們都稱他「李督堂」。

有一年冬天,李松到城隍廟裡去玩,剛下過大雪,李松便隨手捏了個雪球,放在城隍爺的供桌上,隨口叫城隍爺給他看好,如果丟失了,就要城隍爺的腦袋抵償。到了第二年春天,天氣暖和了,城隍爺再也看不住了,便在一天夜裡給李松的老師託夢,央求他快快告訴李松,趕快到廟裡來取他的雪球,不然實在是看不住了。老師醒來,夢中情景活靈活現,很是納悶,覺得非常稀罕。

第二天早上,李松來到學堂,老師便問李松到城隍廟裡玩鬧過沒有,李松一時記不起來,就說沒有。老師說:「你好好想想,城隍廟裡的雪球是怎麼回事?」李松經老師一提,忽然想起,說:「去年冬天,學生去城隍廟裡玩過一次,正好天降大雪,便隨手捏了個雪球放在供桌上,讓城隍爺給我看著。」先生說:「你趕緊去吧!這麼熱的天氣,城隍爺實在給你看不住了。」李松飛快地跑進廟裡,果然看到供桌上尚有一片水漬和一個杏核大小的雪球。李松便頑皮地說:「區區小事,何必如此當真。」他剛說罷,只見一陣清風吹來,雪球化作一團氣體被颳走了。老師知道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以後,認定李松日後必定大富大貴,從此就認真教習李松。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松於萬曆年間考中武舉,封疆鎮守遼陽。後來,打敗入侵的金兵,當了兵部左侍郎。

李蓮英平時聽故事都是聽著聽著就睡著了,那天他卻聽得津津有味,以致睡意全無,聽完後還問祖母李松為什麼不怕城隍爺。祖母告訴他:「人有一分膽量,就有一分天意,有一分天意,就有一分官職。李松有天分,又有膽量,後來才做了大官。」

李蓮英被這個故事深深吸引住了,他非讓祖母看他有幾分天意。祖母告訴他:「人一生有多大天分,都是命中注定的,做皇上的天分最大,就叫天子,老百姓的天分總在皇上之下。」李蓮英雖然對祖母的這些話半懂不懂,但卻堅信了一個信唸:人只要有膽量就能做官,膽量越大官越大。

不僅如此,祖母還給他講了家鄉的另一個名人——大太監李義的故事。自明成祖遷都北京以來,大城縣的黎民百姓中,淨身當太監的人很多。一是離北京近,二是生活所迫。大城縣在明朝出了不少有權有勢的宦官,其中影響最大、最有權勢的就是李義。李義是大城縣大里北村人。明朝宦官專權,李義輔佐朝政,很得皇帝寵信,權勢一時間遮天蔽日。

有一年,他私造宅院,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由於他平時得罪了一些人,就有人趁機在皇帝面前參了他一本,說他在家私造金鑾殿,意圖謀反。皇帝半信半疑,便暗中派人查詢。李義手眼通天,很快就得到了風聲,知道事情不妙。他急中生智,把所造宅院改為廟宇,並雕塑了很多佛像,裡裡外外香火繚繞。另外,他還暗中賄賂前來調查的官員,讓他們報知皇上自己在修佛建廟做好事。皇上得知後,不但解除了懷疑,還嘉獎了他。這樣一來,更沒人敢惹他了。

家鄉投他做官的人很多。大城縣的「要做官,找李義,想發財,北京去」的歌謠流傳了很多年,可見其影響之大。

在祖母的熏陶下,李蓮英把一個個傳奇式的人物都記在自己那幼小的心裡,把他們都當成自己的楷模,並暗暗發誓要成為家鄉人羨慕的人物。而祖母是他童年最信賴的人,也是影響他人生觀的一個重要人物,他一直對祖母懷有感激之情。

李蓮英的一生,只在故鄉待過八年時間,度過了幼年時期,童年生活剛剛開始,便去北京淨身入宮,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