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悲欣交集

曾國藩感到慶幸的是,作為一介書生,白手起家,居然贏得了這場對抗的勝利。這場對抗,不單單是軍事上的對抗,更是文化的對抗以至理想的對抗。

※※※

很多年後,當曾國藩回憶起自己的戎馬生涯,奇怪的是,曾國藩絕少有自豪感,相反,對於戰爭所引起的殺戮,以及戰爭本身的虛妄,倒是經常性地陷入一種憂鬱之中。這種憂鬱不止在戰爭結束後,在戰事進行當中,曾國藩就一直是憂鬱的,甚至可以說是厭戰的。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並想藉此影響湘軍將領們。曾國藩在日記中寫道:戰爭就是殺戮,用兵也是很冷酷的事情。在戰爭中失去親人,豈能不哀痛悲憤?身處祭奠儀式,經常送別死去的將士,豈能不肅穆莊敬?失敗了,當然更悲慘;即使是勝利,看到剩下的到處都是死傷的人,遍地都是斷頭洞胸、折臂失足、血肉狼藉的場面,連悲痛都來不及了。在軍營中,曾國藩甚至不允許將士們為某一場戰爭的勝利歡歌笑語,在他看來,戰爭是那樣殘暴,對於勝利的慶賀,就是對於大批死難者的不恭敬,是對生命的不恭敬。

進駐安慶不久,曾國藩接到朝廷有關方面的通知,早在上一個月,咸豐皇帝即在熱河避暑山莊駕崩。這個風流而有才情的皇帝像油燈芯一樣耗盡了他最後的元氣,終年還不到四十歲。讓這個亂世皇帝死不瞑目的,還是南方的太平天國政權,據說,咸豐曾在遺囑中寫道:誰能攻克金陵,就封他為王!由於兒子載淳只有六歲,咸豐臨終前,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肅順等八人為贊襄政務王大臣,執掌政權。皇帝駕崩的消息遲遲沒有發佈,本身就意味有重大的事件將要發生。果然,秋天裡,一場大事件突如其來地爆發了:載淳的母親、二十六歲的葉赫那拉氏與咸豐的弟弟恭親王奕訢發動政變,宣佈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以奕訢為議政王。政治永遠是一種交易,為了更好地籠絡各級大臣,尤其是握有重兵的大臣,慈禧太后適時地給予一些權臣重賞,以換取他們對自己的支持——十一月二十日,朝廷命曾國藩管轄蘇、贛、皖、浙四省軍事,自巡撫、提、鎮以下文武各官皆歸節制。同日,又命左宗棠督辦浙江軍務,提、鎮以下各員統歸其調遣。不久,朝廷根據曾國藩的密保,任命左宗棠為浙江巡撫、沈葆楨為江西巡撫;李續宜由湖北巡撫調任安徽巡撫,嚴樹森由河南巡撫調為湖北巡撫。在此前後,還任命駱秉章為四川總督,劉長佑為廣西巡撫,毛鴻賓為湖南巡撫,李鴻章署理江蘇巡撫,劉蓉、李桓、蔣益澧為布政使。這樣,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淮軍可以說幾乎掌控了清朝的半壁江山。

從一八六一年九月開始,一直到一八六四年十月一日,曾國藩乘船順江而下去金陵,他一共在安慶城內住了三整年。讀這段時間的曾國藩日記,看到最多的,就是曾國藩在讀書和學問上的一些見解。對於前線戰事,自戰爭的中期之後,曾國藩已對自己的指揮方式有了調整,一般來說,對於戰事,他從不過問太細,而是放手讓前方將領去處理。曾國藩只是從大勢上去把握戰爭的走向,他的工作重點,主要放在糧餉供給,湘軍與朝廷、地方的關係處理以及選拔人才上。曾國藩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他該做的事情,哪些是他不該做的事情。此時的曾國藩,已頗有點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架勢了。對於戰爭的大勢與局面,曾國藩已瞭然於胸,在他看來,勝利只是時間的問題了。在這種情況下,處理事務的同時,曾國藩重拾自己的學問,又開始大量讀書了。看得出,因為局勢的逐漸明朗,曾國藩慢慢落得逍遙,久別書齋的曾國藩很想在戰爭的間歇中找一點讀書人的感覺。也可能,這樣的變化是曾國藩居於安慶所致,安慶一直是一個歷史古城,文風昌盛,人才輩出。曾國藩步入文壇之初,就是受桐城派的影響,曾國藩一直自認是桐城派弟子。對於桐城派,可以算是道德保守主義的曾國藩有天生的親近感,曾國藩習慣於在文章當中尋求一種哲學和學術的自我表達,而桐城派的主張,無疑正中曾國藩下懷。曾國藩最為推崇的,是明代大儒歸有光的文章,在曾國藩看來,歸有光的文章文氣充沛,既有精奧之神,又平實自然,以小見大,桐城派以他為「偶像」,方向上無疑是正確的。在「桐城三祖」中,曾國藩推崇方苞、姚鼐,不太喜歡劉大櫆。師從桐城派之後,曾國藩以流暢圓適的語言、成熟縝密的結構、超群脫俗的構思、駢散結合的句式,寫出了很多氣勢旺盛、氣貫長虹的雄文。在桐城派後起之秀中,曾國藩可謂獨樹一幟。可以說,曾國藩繼承和光大了桐城派的優良傳統,使桐城派延長了五六十年的文運。

現在,居於「桐城派」的老家,曾國藩很想安安靜靜地待上一陣子,採一採這裡的「文氣」。文章是「經國之大事」,是曾國藩終生不想放棄的,是他畢生的追求。儘管外面硝煙瀰漫,但對於曾國藩來說,在這樣的一個地方,能享受著片刻輕鬆,他已經覺得很滿足了。

在安慶的那段時間裡,曾國藩所做的兩件事,曾引起了廣泛的爭論,一是曾國藩在進駐安慶不久,迎娶了一個小妾。這是曾國藩生平第一次娶妾,也是唯一的一次娶妾。曾國藩這一次娶妾的理由讓一般人難以置信——因為曾國藩一直患有癬疾,奇癢難耐,尤其是到了晚上,更如酷刑一樣折磨著他。夜深人靜之時,曾國藩必須有一人替他搔癢,否則總無法入睡。這個時候,由於歐陽夫人不在曾國藩的身邊,曾國藩在徵求了歐陽夫人和家人的意見後,由自己的親兵營統領韓正國辦理,娶了二十二歲的陳氏為妾。值得一提的是,曾國藩還與陳氏立了一份「協議」,在「協議」中,曾國藩明確表示:陳氏只是為了照料自己的生活,幫自己夜晚撓癢,並不打算與她有什麼「親密接觸」之類;並且,自己死後,陳氏可以改嫁。曾國藩這一頗讓人費解的「納妾」事件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波動,原因在於曾國藩娶妾的時間正是咸豐帝的服喪期,在此期間,此項失禮的舉動自然會遭到很大反響,有人還專門向朝廷上了奏摺,告發了這一件事。好在朝廷因為曾國藩身居要職,要利用他帶兵打仗,所以對此事並沒有深究。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有人評價曾國藩是一個假君子,他只是利用癬疾的理由來尋歡作樂;更有說法是陳氏係一個漂亮異常的女子,並且曾經是洪秀全的妃子。一時間,關注的目光投向了在安慶的曾國藩,弄得曾國藩很是苦惱。不久,傳聞風平浪靜了,原因是陳氏在一年之後突然去世——年輕的陳氏一直是一個肺病患者,嫁給曾國藩時,她一直隱瞞自己的病情。儘管那一段時間陳氏對曾國藩盡心盡責,曾國藩的身體也得到了明顯的改觀。但不久,病魔奪去了她年輕的生命。冬天來臨的時候,曾國藩又重新開始孤獨的生活。

另外一件事,就是在安慶期間,曾國藩突然對於洋務感興趣了,他花很大精力所做的一件事,就是全力啟動洋務事宜。雖然曾國藩一再談到,就軍事本身而言,刀劍長矛永遠是根本,最終解決戰鬥,還是要靠人才;但對於西方先進的軍事技術,曾國藩已經不排斥了。安慶興辦了軍械所,先是製造槍支彈藥,到了後來,竟然可以生產大炮和船隻了。那段時間,曾國藩隨時關注洋務的進展情況,一會去巡視槍支的製造情況,一會又去看看小火輪的製造進展。安慶軍械所的工作,一開始並不順利,一八六二年五月十六日,曾國藩「看華蘅芳所作炸彈,放十餘炮,皆無所見」;次年二月二十五日,「至東城外看丁道傑所演炸炮,大小五炮,其彈在半空炸裂,不待落地而已開花矣」,但這些,都沒有影響曾國藩辦洋務的決心。曾國藩忽然對於洋務的濃厚興趣,引起了社會輿論大嘩,很多人向朝廷上摺子,說曾國藩此舉不務正業,有悖道統,甚至有人說曾國藩圖謀不軌,想投靠洋人。好在那段時間曾國藩的心情一直不錯,也懶得去理會各種各樣的議論。當然,朝廷對於曾國藩此舉還是信任和寬容的,一直沒有正面表態。這樣的態度,讓曾國藩感到很滿意。

大本營移至安慶後,湘軍逐漸變得兵強馬壯了。這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湘軍變得有錢了。除了各地釐金基本到位之外,那些湘軍將領們也變得越來越會搞錢了,他們經常讓一些大戶和商人捐款,所到之處,也如太平軍一樣,用各種手段擄獲大量的錢糧物資。對於這些,曾國藩也變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些事情,作為主帥,曾國藩無法管得太細,也懶得管得太細。不僅如此,曾國藩還奏請朝廷准許他直接派李瀚章、郭嵩燾、丁日昌等赴廣東抽釐助餉,專供江、浙、皖各支部隊。曾國藩看到洋人的武器很先進,打仗很管用,便有意變通一些政策,讓李瀚章、郭嵩燾等在籌得釐金後,直接向洋人購買,然後把這些軍火直接發給各路湘軍;同時,也讓各支部隊自己籌錢到洋人那裡購買,以武裝自己的力量。這些現代化槍支彈藥的裝配,使得湘軍的戰鬥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也讓那些見利忘義的洋人們認識到湘軍的重要,開始慢慢疏遠太平軍,把最好最新的武器賣給了湘軍。這樣,幾年下來,各支湘軍早已是今非昔比。

到了一八六二年,湘軍在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