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大帝的生命是多采多姿的,充分顯示他強力的獨立人格和獨立思考。他面對的是包羅萬象的龐大帝國,充滿陌生的人民。
然而,大黃金時代的光芒正在普照。大黃金時代最主要的特徵之一是,一種只向前看的心理狀態,人們逐漸地從周王朝那種崇古守舊的傳統中脫穎而出,而以堅決的態度,發揮創造未來的倔強精神。嬴政大帝正是這種主流思潮的代表人物,他是中國最勤勞的帝王之一,不分晝夜地為他的帝國服務。
在政府組織上,嬴政大帝給中國歷代王朝奠定了權威性的規範,使得以後幾百個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裡作小小的修正,而無力作巨大改變。秦政府跟周政府大大的不同,周政府不過是一個國王親屬和大部落酋長們住的大庭院,秦政府則是真正的中央集權的政治機構。在皇帝之下設立宰相,宰相之下設立九卿——九位部長級官員。我們用下表說明:(缺)
秦政府的組織精神,是政治、軍事、監察,三權分立,互不統攝。政府跟軍事不結合,可避免皇帝的權力被剝奪。監察權是皇帝的耳目,它主要目的在查看官吏和人民是否效忠或是否盡職。
九卿的官制,是秦政府的又一發明,我們在括弧中所注釋的現代官稱,實際上並不恰當,但不如此便無法加強印象。主要原因是,政府官員和宮廷官員,在秦王朝時還無法劃分。所有官員都為皇帝做私事,也同時為國家做公事。這就跟現代若干獨資經營的小店鋪,與老闆家庭之間,無論財務和管理,往往混合為一的情形一樣。到了後來,為皇帝辦私事的官員另成一個宮廷系統,九卿才成為政府系統。歷代王朝中央政府的組織雖不斷有變化,但九卿的官稱不變,一直保持兩千餘年,直到二十世紀,才隨著帝王制度的消滅而消滅。
我們可以假設一個問題,假設現在某一個國家,把地球上所有的其他國家都用武力征服,成立一個強有力的世界政府,它最迫切的政治措施將是什麼?這正是嬴政大帝在紀元前三世紀八○年代所面臨的課題,他為了鞏固他的帝國所從事的努力,大概分為兩個項目:
其一、開鑿運河和建築公路。除了靈渠運河外,秦政府又在黃河跟淮河的支流穎水之間,開鑿另一條同樣重要的運河,即鴻溝運河,也即現在的賈魯河,它接連黃河跟淮河,再從淮河轉入長江,航運灌溉,都有高度價值。公路從首都咸陽(陝西咸陽)出發,作輻射形狀,直達各郡,北到遼東郡(遼寧遼陽),南到長沙都(湖南長沙),像蜘蛛網一樣密佈全國。公路寬五十步,每隔十米,即種植一棵松樹或柏樹,這恐怕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林蔭大道,構成「條條大路通咸陽」的壯觀,不僅有利於武裝部隊的機動性,更促進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使相異的差距日益縮小。
其二、統一文化和度量衡制度。各封國和各王國經過長期間的政治獨立,猶如西方羅馬帝國崩裂後的歐洲一樣,每一個國家都發展成為一個文化的和經濟的社會單元,互不相同。齊王國寫出的字與楚王國寫出的字不一樣,韓王國的升斗跟燕王國的升斗不一樣,趙王國的里程也跟魏王國的里程大大的差異。各國車輛,各有寬度,也就是說,車輛只能在本國行駛,一出國境,因為不能合轍的緣故,寸步難行。嬴政大帝要求把這些全部劃一,首先他下令採用一種新文字,也就是一種簡體字,把周王朝及六個王國所使用的那些繁雜而又互相差異的字體,簡化為一種「小篆」——以後更再進一步的簡化為「隸書」。這是中國歷史上由政府所發動,對文字所作的第一次劇烈改革,使原來十分笨重的文字,變為靈活,是中國文化最大的一項躍進。其次嬴政大帝規定標準長度(度),標準容量(量)和標準重量(衡)。從此在中國境內,文字、尺寸、升斗、斤兩以及車輛的輪距,完全一致。這件事奠定了中國人萬世大一統思想觀念的基礎。
帝國的領導人,上至嬴政大帝,下至包括宰相李斯在內的高級官員,都精力充沛,具有活潑的想像力。在本世紀(前三)十年中,他們做出比七○年代統一當時世界還要多的事,也做出幾乎比此後兩千年大多數帝王所做的總和還要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