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帶

時代/紀元前七世紀六○年代

王朝/周王朝第二十一任國王

在位/二年(前六三六~前六三五)

遭遇/逃亡被殺

奪嫡與反奪嫡

每一個中國君王,都有無數如花美眷。所以中國宮廷比洋大人之國的宮廷,要麻煩骯髒得多,也血腥得多。因愛牛而失掉寶座,丟掉老命的國王,歷史上僅只前文所報導的姬頹先生一人而已。大多數下台鞠躬,人頭落地的君王,都跟女人奪床鬥爭有關。姬帶先生就是一個典型。他從頭到尾,都被一位美麗的老奶擺佈,直到身死馬前。這位姬帶先生——本文的男主角,正是前文男配角姬閬先生的兒子之一。

姬閬先生有很多兒子,其中只有兩個在歷史上留下痕跡。一位是長子姬鄭,一位就是次子姬帶。姬閬先生的大老婆姜後,生長子姬鄭,當然是王座的合法繼承人。不幸她閣下早早逝世,姬閬先生又娶了被史書稱為「惠後」的陳媯(媯,音歸)女士,生了娃兒姬帶。諺不云乎:「貓老食子,人老惜子。」人到老年,對幼兒往往又愛又憐,百依百順。姬帶小子從小就這樣被驕縱得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對他的老哥姬鄭先生,看都沒看到眼裡。姬鄭先生以嫡長子兼王位合法繼承人之尊,卻被欺負得連頭都抬不起來。兄弟二人每次發生爭執,父母裁決的結果,錯的總是老大,對的總是老么,錯的一方受不完的斥責,對的一方可就得意洋洋。官場都是勢利的,所以不久姬帶先生就有了他的搖尾系統。

——搖尾系統者,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一臉忠貞的馬屁精,和迷湯大王也。

在這種情形下,惠後陳媯女士和姬帶母子二人,無法避免的逐漸生出奪嫡陰謀。洛陽城裡的貴族,和政府官員,幾乎成一面倒趨勢。姬鄭先生孤立無援,岌岌可危。然而,想不到天無絕人之路,救星出現,當時的霸主齊國(山東省淄博市東臨淄鎮)國君姜小白先生,正在以「尊王攘夷」作為政治號召。發現了這個火藥庫,他必須採取行動,才能鞏固霸權。智囊管仲先生獻言曰:「姬鄭所以危疑,因他缺少黨羽和外援。我們齊國如果向周國王請求,聲稱:各國國君(諸侯)要拜見世子,請世子駕臨主持封國國君高階層會議。姬鄭只要出席,君臣之分便告確定。國王老傢伙想廢嫡立庶,恐怕得多思量。」

姬閬先生和惠後陳媯女士,以及荷花大少姬帶先生,明知道齊國的用意,可是,對方既名正言順,而現代武器又厲害難擋,只好答應。

紀元前七世紀四○年代前六五五年,封國高階層會議,在首止(河南省睢縣)舉行。

東周列國志曰:

「夏五月,齊、宋、魯、陳、衛、鄭、許、曹,八國諸侯(國君),並集首止。世子(姬)鄭亦至,停駕於行館。桓公(齊國國君姜小白)率諸侯候起居,子鄭(姬鄭)再三謙讓,欲以賓主之禮相見。桓公(姜小白)曰:『小白忝在藩室,見世子(姬鄭)如見王(國王),敢不稽首。』子鄭(姬鄭)謝曰:『諸君且休矣。』是夜,子鄭(姬鄭)使人邀桓公(姜小白)至於行館,訴以太叔帶(姬帶)陰謀欲奪位之事,桓公(姜小白)曰:『小白當與諸臣立盟,共戴世子(姬鄭)。世子(姬鄭)勿憂也。』」

首止共定王儲

齊國國君姜小白先生的計謀是,使高階層會議的時間儘量拖長,藉以傳遞一種信息:封國國君們一致愛戴這位王儲,不忍匆匆離別,使周國王姬閬先生和惠後陳媯女士的奪嫡陰謀,不敢驟發——驟發將冒跟所有封國決裂的危險,以周國王所殘餘的那點家底,絕不敢嘗試。

姬閬先生在少妻幼子的糾纏下,雖不敢明目張膽的採取激烈反應——如公然排斥姬鄭,逕立姬帶當太子,可是,他卻希望封國同盟瓦解,減少阻力。當時中國,被北方的周王國和南方的楚王國,攔腰瓜分。但楚王國卻是一個新崛起的強大國度,周王朝降成為周王國後,已奄奄一息,哪個封國強大,就誠惶誠恐的聽哪個封國擺佈。而現在,齊國正是霸主。形勢比人強,周王國除了聽從擺佈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可是,老糊塗姬閬先生為了一點私心,卻找出了第二條路——聯楚抗齊。

這真是一件荒唐的外交政策,齊國到底只是一個封國,外貌上對周王國仍然尊重,而且正以「尊王」口號,作為政治號召。楚王國則表裡如一的是一個敵人,捉住姬閬先生,可能剝皮抽筋。然而,姬閬先生不管這些,立刻派人送一封信給正在首止(河南省睢縣)參加高階層會議的鄭國國君姬捷。

東周列國志曰:

「鄭文公(姬捷)讀之,函言:『子鄭(姬鄭)違背父命,植黨樹私,不堪為嗣。朕意在次子帶(姬帶)也。叔父(姬捷)若能捨齊從楚,共輔少子(姬帶),朕願委國以聽。』鄭伯(姬捷)喜曰:『吾先公(祖先)武(姬掘突)莊(姬寤生),世當王(周國王)卿士,領袖諸侯(封國),不意中絕,夷於小國。厲公(姬突)又有納王(姬閬)之勞,未蒙召用。今王命獨臨於我,政將及焉,諸大夫可以賀我矣。』大夫孔叔諫曰:『齊以我故,勤兵於楚。今乃反齊事楚,是悖德也。況翼戴世子(姬鄭),天下大義,君不可以獨異。』鄭伯(姬捷)曰:『從霸(齊國)何如從王(周王國)?且王(姬閬)意不在世子(姬鄭),孤何愛焉?』孔叔曰:『周之主祀,惟嫡與長,幽王(姬宮涅)之愛伯服(姬伯服)、桓王(姬林)之愛子克(姬克)、莊王(姬佗)之愛子頹(姬頹),皆君所知也。人心不附,身死無成。君不惟大義是從,而仍蹈五大夫之覆轍乎,後必悔之。』大夫申侯曰:『天子所命,誰敢違之?若從齊盟,是棄王命也。我去,諸侯(各國國君)心疑,疑則必散,盟未必成。且世子(姬鄭)有外黨,太叔(姬帶)有內黨,二子成敗,事未可知,不如且歸,以觀其變。』」

姬捷先生採納了申侯先生的建議。

鄭國國君連夜開溜,並沒有發生作用。剩下的齊、宋、魯、陳、衛、許、曹,七國國君,仍歃血為盟,誓曰:「凡我同盟,共翼王儲,匡靖王室。有背盟者,神明殛之。」姬捷先生聽到盟約終於締結的消息,心裡發慌,他知道齊國不會饒恕他的逃盟行徑。

祕不發喪

申侯先生之所以建議鄭國棄齊投楚,除了嘴巴上說的原因外,還有心裡想的原因。蓋申侯原是楚王國的官員,口若懸河,腦筋靈敏,而又精於揣摩主子的心意,楚國王羋熊貲先生寵信倍加。紀元前六七五年,羋熊貲先生臨死時,怕後人不能接納申侯,就送給他一筆銀子,教他投奔周王國所屬的其他封國避禍。申侯先生選擇了鄭國(河南省新鄭市),鄭國國君姬突先生一見傾心,寵信如故(這種擁有精密技術的馬屁精,可是人見人愛),楚王國聽到鄭國逃盟消息,立刻向鄭國示好,並透過舊日的友情,敦促申侯從中撮合。申侯先生遂向鄭國國君姬捷先生,提出一份機密備忘錄,曰:「非楚不能制齊。現在周國王又命令我們這樣做,如果不早作決定,齊楚都會把我們當作敵國,兩大強權南北夾擊,我們就死定啦。」姬捷第二次接納了他的建議,跟楚王國締結祕密同盟。

首止(河南省睢縣)高階層會議和鄭楚祕密結盟的次年(前六五四),以齊國為首的同盟聯軍,大舉報復,進攻鄭國,包圍鄭國境內的新密城。楚國王羋熊惲(羋,音米),親率大軍北征,進攻敵所必救的許國(河南省許昌市),同盟聯軍果然解鄭國之圍,赴援許國。楚兵團不待交鋒,便行撤退,而同盟聯軍已無力再回師對付鄭國矣。然而,得罪大國者不祥,蓋它會纏個沒完。明年(前六五三),齊國國君姜小白先生的大軍,再度光臨,一定要搞明白首止逃盟的原因,而楚王國的援兵卻不能再發。鄭國改變態度的結果,一點利益都沒有得到,反而兩次招來戰禍,而且看情形,今年即令把齊國打退,明年還會再來。鄭國國君姬捷先生悔懼交加,把申侯先生叫到跟前,責之曰:「你說只有楚王國能夠抗齊,而齊軍屢至,楚救到他媽的哪裡去啦?」不由分說,砍下尊頭,獻給齊國,齊國才行撤軍。

——「為愚人劃策,其死,宜也。」棄齊投楚,原是姬捷先生自己的主意,申侯先生不過是順調份子而已,有挨揍之惡,無殺頭之罪。可是姬捷先生的權大,封建社會體制中,權大就是理大。

姬帶先生只不過剛剛開始奪嫡,就引起兩場國際戰爭。鄭國迅速重回齊國陣營,使老爹姬閬先生的盼望落空,一氣之下,就在該年(前六五三)冬天,躺床不起。姬鄭先生人單勢孤,唯恐老爹一旦挺屍,老弟姬帶先生先下手為強。於是派人到齊國求援。不久,姬閬先生逝世。姬鄭先生和他的一小撮黨羽,祕不發喪,再派人到齊國告急。齊國國君姜小白先生發出十萬火急文告,邀請各國國君在洮城(河南省濮陽市東南),舉行緊急高階層會議,重申前誓,再度歃血為盟,派出代表團,前往洛陽探病,各封國的代表是:

齊國國務官(大夫)隰朋

宋國國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