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慶:強大的、僵硬的、脆弱的、令人肅然起敬的 第二幕

1955年,劉曉慶出生於毛澤東時代的一個革命家庭。她的母親、養父和舅舅都是川東地下黨出身,並且相當資深。

她的家庭有許多來自革命階層的禮儀和習慣,再加上後來短暫的軍隊生涯,使得她一生都脫離不了嚴格的紀律。她記得,不論在哪個時期,但凡早晨需要打背包在操場集合,她永遠是頭一個報到。現在演話劇,她也從不遲到。她把劇本看了14遍,一旦抵達現場,永遠保持昂揚狀態。

這話不假。去年,劉曉慶在《尋龍訣》里出演角色。就我所知,劉曉慶是所有演員裡面,唯一一個到了現場會先去跟導演打招呼的人。

上世紀80年代,有記者在劉曉慶家做客,曾經和她的家人同桌吃飯。這位記者形容說,這是一個典型的「嚴母慈父」家庭。當年,劉曉慶的母親獨自一人在辦公室里生下了她,她也繼承了母親堅毅的性格。家庭教會了劉曉慶如何生活,某種程度上,也造就了她的激情、固執和傲氣。她對自己認識得很清楚。她的自我評價是這樣的:「我小時候就不服管。在我們家,我就是一隻混進鴨子窩的鳥。後來,這隻鳥不但飛出去了,還把全家人都帶得很好。」

多年以後,在劇組和公司里,劉曉慶也大體複製了她在原生家庭里的角色和生活方式。她是長女,也是老大,她樂於助人,也喜歡發號施令。多年前的助理需要一筆汽車訂單,她會拜託自己的人脈,真心幫忙。話劇巡迴演出的時候,曾有工作人員擔心,不知道能撐到幾時,但劉曉慶把手一揮,說,有我在,演到100場沒問題。現在,這出話劇都簽約到160場了。她打羽毛球的時候嘻嘻哈哈,不是非贏不可的人,但在影視領域,她一度絕不容許旁人懷疑她的權威。即便在422天的監獄生活里,她也能結交追隨者。出獄之後,有「獄友」生病住院,劉曉慶還幫助支付了一筆醫藥費。

劉曉慶成長在一個大家庭,她喜歡熱鬧的集體生活。不過,她所表現出來的自我成就的性情和努力,又絕非集體主義所能容忍。早在川音附中學習揚琴的時候,她就對同學說出「我要在全中國走紅」這樣的話來。事實上,她完全不知道要如何才能紅遍全中國。她只是有一種超乎常人的自信。後來,正是這種自信,使她發展出洞悉市場的天賦。這種天賦,又往往在時代的真相和謊言之間流動。

除了「走紅全中國」,劉曉慶還曾有另外一個理想,那就是「把自己貢獻給偉大領袖的神聖事業」。早在青春期,劉曉慶就看過毛澤東詩詞和三大哲學論文,毛是她的青春偶像。1968年8月18日,劉曉慶剛上初中一年級,她把紅小兵的袖章藏在胳膊下面,在天安門廣場參加了毛澤東第一次接見全國紅衛兵的龐大儀式。

劉曉慶曾經是狂熱懵懂的追隨者。她坦白承認,自己曾經打過人。

「那是我最要好的同學的爺爺,是個地主。那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打人完全不像電影里那樣——鞭子打在人身上,竟像棉花一樣。」

但是不久以後,她自己的家庭經歷了嚴重得多的動蕩。「江青說川東地下黨是叛徒,於是我們全家都被批鬥了。」她的養父被打斷了腿,她母親把養父背回家,但從此落下終生殘疾。「我馬上再也不打人了。」她說,「說我家人是叛徒,我簡直不能相信。」

1976年,毛澤東去世。這個時候,劉曉慶已經在電影《南海長城》的外景地拍戲,擔任女一號。拍攝結束,劇組寫了一份評語,讓她帶回成都軍區文工團。「大意是說,要堅持毛澤東思想之類的(意為劉曉慶在思想上不夠進步)。後來我把它打回去了……這個如果拿回去,我怎麼在部隊混啊。」幾年之後,劉曉慶調入北京電影製片廠,正式開始了自己的電影生涯。當時的文化界領袖夏衍評價她說:一代名伶,但思想上有點亂七八糟,只專不紅。

90年代初期,劉曉慶在美國旅行,曾經和一位著名的作家打過一個「不能說的賭」。關於中國的強大和未來道路,劉曉慶和作家觀點相左,他極悲觀,她則極樂觀。他們約定,以她拍攝台灣電視劇《風華絕代》的片酬為賭注。事實上,這是劉曉慶生平第一筆片酬,此前,她拿的都是北影的死工資,低的時候48塊,多的時候100多塊。她既已嘗到市場化的甜頭,就打定主意要順著這條路走下去。幾年以後,劉曉慶成為媒體口中的「中國第一老闆」,作家則去世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