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琴·古音·淡味 十

吃午餐的時候,桐含跟我聊起了她在寺院的經歷。我很有興趣。

「二六年我狀態不佳,想用佛法調整自己,把煩惱解剖。

「那時在拉卜楞寺有一個好朋友,漢人,他學習了藏文,在那兒二十多年。我到了拉卜楞寺,住在僧舍里。朋友每天早上五點鐘就要起來誦經上課,我七八點鐘起來幫他買菜做飯,每天把寺院繞一遍,背會了《心經》。

「也去觀摩他們講課,開始了解菩提心是什麼,因果是什麼,該如何用它做事。以前只是知道,但沒有思考,不去實踐的話,自己不會受益。

「朋友前年離開寺廟,開始雲遊。

「後來我去了金昌的聖容寺。一開始只是想過去看一看。到了那裡,開始思考自己為什麼不皈依,為什麼還在對佛法保持距離。就在那裡皈依了。當時師父說,你皈依的是釋迦牟尼佛,我只是你皈依的證明者,我們是互相學習。他這句話讓我心裡很踏實。

「他說以後要讀經,經里說的才是真正的。就只給了這麼一個提示。這跟我平時聽到的說法不一樣,覺得很受益。葉老師說去年六個多月一直見不到我,就是在那裡。

「那半年正好趕上藏經樓主體搭建完,要開始做佛像。從準備到造像的過程我都參與了。佛讓我們無男女相,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參與進去,一起和泥。這在別的地方是不可能的。泥不能用腳踩,要和,我負責找土,和完泥之後不停地摔,摔完之後弄成一塊一塊放進去。還幫佛做髮髻。

「給大殿造佛像的溫州師傅是個年輕人。手藝是家傳,爺爺傳給爸爸,爸爸傳給他。木雕的東西一般用砂紙打磨,他用豆腐打磨。做了一千尊佛,從藏經樓里排出來,看過去很壯觀。

「那裡有兩座塔,一座大的,一座小的。當地的百姓說不知道誰建的,是從天而降的。文物部門說能夠追溯和考證的也就是一千多年。很多生病的人喜歡繞這兩座塔,他們後來的狀態真得很不一樣。

「這些事情對身心的影響很大,對我的人生起到幫助。有時我想,蓮花開放也需要一個時間。」

午餐是蒸的南瓜,海帶和黑豆燉湯,茄子西紅柿熬煮的菜,米飯。像寺廟裡提供的素齋。她很早就決定不工作,棄世修行,在家處理家務、讀經學習,有時見見朋友。這次她一直善良地幫助,付出精力和時間,並招待飯食。

按照她經常提起的一句話,這是我們彼此的善因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