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琴·古音·淡味 一

月出鳥棲盡,寂然坐空林。是時心境閑,可以彈素琴。

古琴,一種古老的中國傳統樂器,長約一百二十厘米。古代多以梓、桐製作,用兩塊木板膠合成共鳴箱。琴面上有十三個徽位,用貝殼或玉石、純金鑲嵌在琴面外側的十三個圓點,是琴弦泛音的標誌,也是音位識別的根據。蠶絲做琴弦。所以古琴又叫絲桐。

古琴的聲音,強弱平衡,深幽有餘韻。大略有十種對比因素,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可見這種樂器表達力的豐富和深刻。

傳說是神農、伏羲、舜等創製了這種樂器。起初,琴可能是作為祭祀的一種方式,用以和天地溝通。《詩經》里有大量句子涉及到琴:「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琴瑟在御,莫不靜好。」「我有嘉賓,鼓瑟鼓琴。」「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當時琴在世間應有廣泛的作用。人們製作琴,在不同的場合演奏,以此傳達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同時,它也是個體尋求一種精神空間的載體。左琴右書是知識分子的理想生活,而在眾器之中,琴德最優。人們把它隔絕於酒肉宴席,大多在山林清庭、寺廟道場中尋求它的蹤跡,感受塵外之趣。元末的冷謙把琴曲演奏歸結為「輕鬆脆滑,高潔清虛,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十六法,逐個做了解釋。

比如「高」,「故其為寧謐也,若深淵之不可測,若喬嶽之不可望;其為流逝也,若江河之欲無盡,若三籟之欲無聲。」

比如「清」,「澄然秋潭。皎然月潔。然山濤。幽然谷應。」

這些字詞描述如此優美,接近是一種理想境界。

可以想見,古琴的彈奏在古代中國的文人雅士之中,並不是單純地用來表演,用音色去取悅他人。撫琴一曲,更深遠的意味是,讓這個儀式與彈奏者自己的內心應和,以此追求「心骨俱冷,體氣欲仙」的意境,達到「令人起道心」的效果。這已接近是一種心靈訓練的途徑。

劉向在《琴說》里寫道:「凡鼓琴,有七例:一曰明道德;二曰感鬼神;三曰美風俗;四曰妙心察;五曰制聲調;六曰流文雅;七曰善傳授。」

作為這樣一種立意高遠的樂器,歷經時代變遷,到了如今,貌似式微,很少人提,也沒有在社會上普及,但也引起很多人的嚮往。

一些對古人的精神世界有共鳴和尋求感的人,試圖學習它,與之產生聯接。它仍牽動人的情思。美的事物,生命力剛強,不會無故消亡於這個世間,仍會在不同時空的心靈之中傳遞和影響。「松風颼颼,貫清風於指下,此則境之深矣。」此種雅韻深意,令人生髮幽情,緬想常存。

因著這些種種,我去蘇州探望了葉名先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